分享

中庸的提出及其本义

 liuhuirong 2017-07-20
中、庸二字连用,最初见于《尚书·大禹谟》,它早于儒家问世。到孔子提出“中庸”时,其内涵又发生了某些变化。“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也” (《论语·雍也》。)。这是孔子首次提出中庸概念,并把它当作道德范畴。这句话是说,中庸作为美德善政的标准,是至高无上的,可惜已成为过去,离现实太远 了。孔子提出的中庸,中,即中和之道;庸,即平易可行。“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是孔子命名中庸内涵的本意。

   《论语》中提到“中庸”一词,仅有上列一条,而且也没有对中庸直接的解释。在《论语》中,中庸又称“中行”,中行即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 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即狂妄、嚣张; 狷,即保守、拘谨,这是两种对立的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过”与“不及”,同样不合中道。

  《论语·先 进》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是孔子的弟子颛孙师;商,即孔子的弟 子卜商,即子夏;“过”是过分;“不及”是达不到标准。孔子认为,“过”并不比“不及”更强些,而是和“不及”一样不合中道。又说,“柴也愚,参也鲁,师 也辟,由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是孔子的弟子高柴;参,曾参;由,仲由即子路;求,冉求即冉有,这些都是孔子的弟子。 “辟”,偏激;“”,鲁莽;“兼人”,好勇过人。孔子认为,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因而对他的品质和德行尚需加以纠正和培育。只要他们能够做到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就符合于中庸之道。

  对不偏不倚的论述,《论语》书中还有不少。例如:“君子矜而不 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这五种道德品质,被孔子称为 “五美”。对于仁与礼,孔子的态度也主张以中庸贯之,礼趋于严肃,仁偏于温情,二者相结合,就完美无缺了。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折不扣地坚持中庸之道的 一贯性,为后人做出表率。

  在孔子心目中,过头和不及都不好,唯有无过无不及的“中”最好,因为过和不及是相反方向的对立倾向,也就是 妨碍事物统一、平衡的两种极端。而中庸则是把握两端,即协调矛盾着的对立面,主张采用他们的中,也就是彼此间可以互相沟通的那一部分,如此便能兼顾双边共 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的倾向。

  千百年来,由于孔子的言传身教,中庸在潜移默化中被后世儒家发扬光大。中庸之道根据不同的背景和 需求,而被用于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行之有效的人际关系中。子思一派儒家阐发中庸,把中与和结合起来,形成《礼记·中庸》之章,对中庸作了系统阐述。《中 庸》解释“中”、“和”概念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中”是一种情感形态,轻易不表示喜怒哀乐,一旦表露,则和谐得体,恰如其分。这是人生基本的处世基调和方法论。据后世学者的 具体归纳,中庸的行为规范有12条:忍辱负重、不偏不倚、持之以恒、推己及人、谨小慎微、知足安分、清心自省、述而不作、一团和气、诚则得中、明哲保身、 随时合俗。这其中有不少成为后代儒家的处世之座右铭,立身之方略。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等人对此又加以阐释,中庸之道几乎为家喻户晓、妇孺皆 知,而且潜移默化,积习成俗,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构成的重要部分。

  中庸虽说是儒家的重要学说,却并不为儒家所独有。道家和佛家同样具备 中庸学说的思想。老子观察到许多人生两极的现象,如进与退,盈与虚,福与祸,智与愚等,在现实人生中,不是得于此,便是失于彼;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很不 容易达到均衡无失的状态,因此造成社会紊乱、不和谐的种种弊端。针对这些现象,老子警告人们,欲进故退、欲擒故纵,提醒人们,盈不可久、大智若愚。这些充 满智慧的提示,几乎无不贯穿着中庸的人生哲理。

  佛祖释迦牟尼说:“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 莫着急,莫放逸,莫取相”(《杂阿含经》卷九。)。这种说法,与孔子中行、狂、狷之说颇为相似。佛教要求人们不可执“有”,也不可执“空”,应该修习“中 道妙理”,这实际也是中庸的具体表现。

  实际上,古希腊人也有类似中庸的学说。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是道德的真 谛,“因为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乃是以居间者为目的的”(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这种见解,曾被认为是道德上的“黄金律”,即在对人的态度上,阿谀嫌 太过,轻视又不及,友爱最合乎中庸;在社交方面,傲慢嫌太过,卑屈又不及,诚实最合乎中庸;在处事方面,粗鲁嫌太过;怯懦又不及,勇敢最合乎中庸;使用金 钱,浪费嫌太过,吝啬又不及,慷慨才是中庸之道。

  为什么古代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的圣哲们,都众口一词地提倡中庸之道?究其原因,在于中庸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大中至正的生活理想,在两端之间择乎其中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愉快和谐生活的方法,人类社会依赖着中庸,才不致于完全崩溃和毁灭。

   所谓中庸,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最好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一般人一提到中庸,就以为是折衷、乡愿、无力。这不对,真正做到中庸,力量是很强 的,也可以说是力量的最强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中庸混同于平庸了。中庸不鼓励因陋就简,毫不进取,更不教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相反,它是一种 力求完美、力争上游的进取哲学。它教导人们,无论立身处世,都要采取和平、中正,既不狂妄也不自卑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实际已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特性。所 以中国幅员虽广,人口虽多,终能汇聚成中华民族,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而当外来精神文化如潮涌至时,也能如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中庸 之道,包括道德、伦理、政治和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中庸的本义是“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即取于中正之道而不偏颇,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和于众人而不 闹宗派,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所谓中,既无过,无不及,发而中节,适得事之宜。假如过或不及,则失之偏倚,违背事物的规律性。

  有人认 为,中庸之道是把两个极端调和起来,认为中庸即折中,均衡起来。这种认识有失准确。中庸和折中有本质区别。折中是把各种不同思潮、观点,毫无原则地、千篇 一律地结合起来,其特点是暧昧的、模糊的和机械的,与中庸之道毫不相干。中庸强调的是适中,即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例如,“使民以时”,这就是适 中,而不是折中,它承认可以使民,但又要选择时节,以不误农时为度,过了这个度,即为恶行,适度才是美德。中庸也不是调和,不辨是非,抛弃原则,随波逐 流,一团和气,老好人的处世哲学。它也不是妥协让步,落后保守,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