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得钱规则的人,人品一定不会太差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17-07-20


  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月光妹子,看中一奢侈品包,钱不够就向闺蜜借,结果闺蜜要求打个借条吧

  她心中立刻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闺蜜还要借条吗?”这个愤怒的妹子,就是典型的不懂钱规则。

  风墟先生讲“社交的本质”时说过,社交在本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功利社交,一种是共情社交。

  功利社交,就是指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是带功利性质的,为了获得信息、知识与物质等的交互传递。

  而另一种所谓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不涉及利益的交换,只是为获得情感与心理上的慰藉与共鸣。


  这两种社交有本质差别,只是有些人总喜欢混为一谈,认为共情社交的朋友为自己做功利社交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

  “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年终总结。”

  如果遭到拒绝,就会骂对方不够朋友、不讲义气。

  可是,他忽略了,共情朋友从来没有义务必须对你做出功利性帮助。金钱的规则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即便你们是从小玩大的“共情朋友”,但只要你提出“功利诉求”,就应当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沟通。对方愿意帮是情分,不愿意帮是本分。


  小军想买车,存款不够,跟哥们小华借了两万。小华是农村人,来城里打拼,很想早点买房,但还是把钱借给了小军。

  半年过去了,小军迟迟没有还钱。但是他经常在朋友圈大晒特晒:哪天又买了一款限量高档货,哪天又去某景区旅游了一番,哪天又吃了一顿高档自助餐。

  小华心里极度不爽:“我借钱是救急,不是让你去嗨的!”于是,他去找小军还钱,两人大吵一架。

  这个小军,就是不懂钱规则。


  鲁豫说过一句话:“我非常不明白,为什么要借钱?你有多少钱就干多少钱的事儿,你有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

  朋友没有义务拿他的钱,来帮助你改善生活。所以,当你准备向朋友借钱的时候,请扪心自问:我真的必须借这笔钱吗?

  真正懂钱规则的人,从来不会借别人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只愿意以自己的奋斗,来改善自身的生活。


  齐白石老人是出了名的“小气”。

  他家里贴满了卖画和刻印的润格: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恥,请照润格出钱。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元。已出门之画,回头加题,不应。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

  请他作画,一只虾十块,两只二十。如果你只带了十五块钱,对不起,“那我只能给你画一只虾。”再在角上画一个虾脑袋。

  白石老人一生免费赠出去的画不计其数,但他觉得一码事归一码事:你找我画画,那就应该按价来。


  有朋友开了家公司,找人做推广计划。出于多年交情,我做了一个送他。没想到他收到后二话不说,就让助理打款。

  我说我是免费帮你,结果他说了句让我铭记一生的话:“越是真心朋友,越是珍惜你的价值。”

  什么是真心朋友?最粗暴的标准就是:能开诚布公地谈钱。

  朋友间的钱规则就是:互相谈情,主动谈钱。一个永远不跟你讲金的人,也不配跟你交心。

  可以说,不占朋友便宜,就是一个人对待友情的顶级修养。


  有人曾邀请检察官逻格斯回答一个问题:“婚前老公妈妈首付按揭房产,写的老公名字,且老公还贷。装修时我父母出资20万,我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

  逻格斯的回答是:夫妻双方好好谈谈,再去公证处作一份“财产约定公证”。

  逻格斯说:“在男女关系当中,大家都羞于谈钱,唯恐一谈钱就被打成绿茶婊、绿茶渣。尤其是女生,生怕一谈钱,就被认为太现实。”所以,很多情侣或夫妻一谈到财产公证就摇头。

  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碍于面子不谈钱,很多婚姻才会到最后闹得头破血流。

  有的人觉得谈钱就俗、谈钱就伤感情,真是这样吗?很喜欢逻格斯的回答。


  他说:“是你们的感情也就这样。我在公证处的时候,有幸见证一对佳人来办理家庭财产协议公证。在他们眼里,我看到的不是算计,而是淡然。

  两个独立灵魂,在深思熟虑后互相吸引,开诚布公地讨论了今后的生活,并用最严肃的方式来见证。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件事情。”

  与其站在大家庭立场上各打小盘算,不如彼此能好好谈一谈钱。很多时候,所谓的谈钱伤感情,不是因为钱太俗,而是因为那份感情太虚,不接地气。真正的爱情,都经得起谈钱。

  更何况,婚姻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财产保护、分配和继承制度,两个人谈钱,才是真正的务实。


  冯仑在《野蛮生长》说了一个故事:你开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结果警察是熟人,对方说:“没事儿,你过去吧。”你省了50元罚款,觉得特有面子。

  第二次路过这里,你拐错弯了,又是这哥们,“没事儿,你过去吧。”你又省了50元。

  麻烦人家两次,你心里过意不去,就找理由请他吃饭,还这个人情。一吃一喝,花费可不止100。

  吃完饭,你多嘴问了句:“弟妹忙什么呢?”对方说:“不争气,一天在家没啥事儿。要不上你那里找个活,随便给点钱就行。”你答应了。


  他媳妇来上班了,工资再怎么也不能低于2000吧?

  三个月后,他又打电话来了:“大哥,你得好好管管你手下,不能老欺负我媳妇。”第二天,你给手下人打了招呼。

  但是到最后,你忍无可忍跟哥们:“让她回家吧,我每月给她开1200元。”对方一听急了:“你瞧不起我媳妇啊……”

  结果,一年搭进24000,还得罪了哥们。如果当初乖乖罚款100元,那还会有后面的麻烦事?

  所以,请千万记住一个钱规则: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一定不要用人情!



  以前在报媒做记者时,我曾经卷入过一件官司。

  当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也不去找律师做咨询,抱起几本法律条文就啃,整整研究琢磨了一个月。结果在法庭上破绽百出,官司输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钱规则: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最高效率。省时省力,甚至更省钱,最重要的是效果好。


  有些人为了解决一个很小的问题,就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总觉得“这次我掌握了,下次遇到就可以自己解决了。”这样的人常常被我们称赞为好学。

  但是在这个社会化大分工极其繁荣的时代,事事亲力亲为,绝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勺子”说的:“三十岁之前做事靠吃苦耐劳过活,三十岁之后做事则应讲究方法和效率。

  当然,我不反对各种知识积累,我平时也看书,学习知识。但这绝对不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事。


  企业家凌军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两个员工,是同时招进来的同班同学。因为刚毕业缺钱,就把房子租在了北京五环外。每天上下班需要四小时。

  凌军建议他们可以在离单位近点的地方租房,虽然贵一点,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一个员工听了,另一个员工觉得“不能浪费钱,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三年后,听从建议的那个员工工资翻了两倍,他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学习上,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证。而另一个员工只涨了800元。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觉得是人对财富的最好状态:“对金钱和物质抱有温热的热爱,不拒绝,不贪图,懂分配。”

  懂分配的钱规则就是:要学会用钱置换时间和空间。


  作家江罗讲过一个故事。

  他去尼泊尔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费制度。一开始他很不情愿,“可为了避免纠缠,我还是会支付5尼币。”

  但是付了小费后,他便得到了很好的礼遇。“他们热情回答与帮我解决了各种问题。这也让我意识到小费的好处,它能让你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同样这也是对别人劳动的认可。”

  在去博卡拉的途中,江罗遇到了一位中国游客,她因为在加德满都没给尼泊尔人小费,结果被忽悠绕了半条街,差点耽误了航班。


  江罗还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朋友开了心理咨询工作室,江罗建议他先做无偿服务,等口碑起来了,再开始收费。

  但朋友却告诉他:收费是对顾客的尊重。有的心理咨询师就是打着免费名义去祸害顾客,很多贪小便宜的人因此人财两空。

  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愿意跟你谈钱的人,是真心诚意想要服务于你。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钱规则:想要得到长期的有品质的服务,就一定要有付费的观念。

  付费才是良性的运转之道,亏本维持的事情一定不会长久。


  我二姨的女儿丫丫和男友分手了。原因是对方实在太抠门。

  他男友最喜欢说三句话:“这个不适合你。”“这个不好吃。”“这个不好看。”有一次微信聊天,丫丫开玩笑说:“没零食吃了,你明天带我去买吧!”

  结果对方一下子沉寂了,一刻钟不回消息,直到丫丫换了话题,他才重新回消息。

  提出分手时,那男的说:“把我送你的礼物还回来。”丫丫脸都气白了。还完他送的项链,那男的又叫住她:“今天该你买单了。”

  很多人说看一个男人的品质,从他的衣着打扮和说话方式里就能窥个大概,其实不全是这样,衣着得体有时只能说明他注重形象,说话得体有时也只能说明他情商高。

  最能反应一个人品质的,就是花钱这件事。消费观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格局。


  有个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生小经验:“千万不要和那些一毛不拔的人做朋友,不是因为他们抠,而是因他们太吝于付出了。每个成年之后仍然习惯一毛不拔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原,他们大都有一个充满恐惧与匮乏的童年,因为太过匮乏导致的荒凉,他们慢慢将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大黑洞,永远在害怕,永远在汲取,永远在警惕。”这话够狠,但入木三分。

  所以啊,女人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懂一个钱规则:看对方是怎么花钱的,特别是在你身上是怎么花钱的。

  在经济收入允许的范围内,愿意为你花钱的人不一定爱你,但不愿为你花钱的人一定不爱你。

  但就像黄磊说的:“富养妻子比富养女儿更重要。”这个富养,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

  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舍得为你花钱,舍得为你花时间,舍得为你花心思。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女儿考上大学后,父亲给她每月打1200元够不够,让她想买什么就买,别亏自己。

  女儿听后半天不作声,父亲觉得奇怪,就问她怎么了?结果女儿说,她有个室友也是每月家里给1200元,但是她的生活质量比她高。因为她在谈恋爱。”

  “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一点也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自己买单而已。她还说我傻,可惜了这张脸,明明可以找到很多愿意付费的长期饭票。”


  父亲听后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又告诉女儿:多出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可以去麦当劳、必胜客……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钱买单,这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某个男生就告诉我,我每月再给你增加200元,作为恋爱经费。但是请你一定记住,每次约会,不要忘了带上自己的钱包,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这就是父亲教给她的钱规则:经济独立的女人,是最有尊严的女人。


  我有位高中同学,非常喜欢张罗聚会。每次聚会都玩得很开心,可是一到结账时间,就去上洗手间。

  去KTV唱歌时,他特别喜欢叫酒,好像自己在请客做东,可是每次点完东西,都是别人买单。

  他缺钱吗?不是。他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经常在朋友圈晒出国玩的照片,但每次聚会,他从来不会买单。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意再和他玩了。


  很小的时候,我爸就经常对我说一句话:“对自己要小气,对别人要大方。”这句话也成了我一直以来的生活准则。

  朋友一起打车,我会抢着坐前面副驾。朋友请客,我会要求点尽量少的菜,若是我请,就会比够吃多一些…………

  “花自己的钱越大方越好,花别人的钱越小气越好。”这已成为我一直恪守的花钱准则,也是我区分一个人品质好坏的标尺之一,事实上,我也常常以此来辨识我的同类。


  作家周冲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一位老母亲瘫痪在床,需要人天天喂饭喂汤,擦屎擦尿。五个子女侍候着侍候着就没了耐心。

  老大说老小:“妈以前最喜欢你,该你照顾!”老小反驳:“你读书花的钱最多,该你照顾。”其他几个也都各找理由推托。后来怎么解决的呢?钱。

  五个人按各自经济能力出钱,去专业公司请了一个高级护工。老人的生活立马变得整洁有序了。五个孩子也不再忌惮回家。周末团聚在母亲家里,一边探望老人,一边吃饭,聊些家常事,其乐融融。


  这个案例很有意思,也非常典型。很多人面对亲情矛盾时喜欢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我要的就是一个理。”事实上,这恰恰就是钱的问题。

  就像这五个兄弟姐妹的矛盾一样,最后还是钱的到来,让一切规则化了。你该如何,我该如何,一下就清爽了。

  从这件事情上,举一反三,就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钱规则:当某人告诉你“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时,这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很多时候,钱,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