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大半辈子的研究告诉你,麻醉到底会不会使孩子变傻!

 板桥胡同37号 2017-07-20




麻醉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作用及抑制不良应激,因此越来越多的婴幼儿能够在全麻下安全平稳地手术或接受检查。不过这时总有人担忧:麻醉会不会使孩子变傻啊?今天,我们就来捋捋麻醉与孩子变傻的相关性。


一、来自实验室动物的警醒:全麻药具有神经毒性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发现:幼年期暴露于麻醉的动物会产生行为异常和永久的学习障碍。而药物实验也发现:常用的全麻药物对多种发育中的动物神经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包括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这两类实验的结果一出,群众哗然。


“难怪我总觉得孩手术后变傻变呆了!”“听说做一次手术智商得下降十个点啊!”一时间麻醉成为洪水猛兽,人们谈麻色变,甚至有父母因为担心麻醉影响智力而拒绝手术。


二、大量的回顾性研究对麻醉危害提出了质疑(附图列举了多项研究)


动物实验的结果让人不由得担心这种毒性在人体上产生。但是,对过去十几年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却出现了结果的不一致性。


首先是评估指标的选取问题:有以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为指标;有以学习障碍为评估指标;还有以神经发育延迟为指标。评估时间点的选择也各有不同。


其次,选取对象的混杂性:有研究表明,富裕的生活环境能减轻麻药毒性的严重程度。另外,幼年便存在疾病的儿童较正常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可能性会否提高?最后,麻醉的时长、次数、用药不同的影响


三、提出动物实验的结论对人类适用性的质疑


动物实验的结论和大量回顾性临床研究结论的矛盾让研究人员不由得反思其动物实验结论的适用性。主要的质疑有以下几点:


1. 麻醉时间和神经发育窗口的占比:一般选择鼠为实验对象,而鼠的神经发育峰值期为出生后第7天,人则从孕中期持续到出生后第2年,那么对于相同的一两个小时的麻醉时间,全麻药占神经发育时间窗的比例鼠将远远大于人。


2. 动物和人对麻药的敏感性不同:为达到相同的麻醉深度,动物的麻药浓度将远大于人。这很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轻重不同及是否可逆。


3. 实验中存在管理的缺失:手术室中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都由麻醉医师密切关注并监控着,而实验中几乎不可能对实验动物进行监控及调整。由此出现的代谢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和缺氧等因素本身就可引起神经元凋亡。


四、一项国际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与国际麻醉研究学会(IARS)联合启动一项名为SmartTots的计划,该计划选取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资源,对研究目的、评估指标、研究对象、麻醉情况进行精准的研究。其初步结果:幼年期单次或简短的全麻暴露不会引起远期明显的神经认知缺陷。


毫无疑问,这个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研究都是有局限性的,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疑虑。比如:对于多次或麻醉时长大于2小时的手术,其风险如何?是否大于3岁可当做安全界限?


五、麻醉会使孩子变傻?


至此,如果你还要问我这个问题,那我只能回答:“几十年来并没有可信的研究能确切地表明麻醉会使孩子变傻,而根据最新最权威的研究表明:单次简短的全麻并不会。至于有人反映的麻醉后孩子变傻的情况,我实在没办法帮你找出确切的原因。”


然后,对于孩子是不是真变傻,会不会是身边环境变化导致的,我心里是打个问号的。当然,对于小于3岁的儿童是否全麻手术,还是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家长们共同权衡其手术迫切性及潜在的麻醉药物毒性风险后作出慎重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刘丝濛 吴安石 岳云, 2017: 全麻药是否会对儿童脑神经发育产生不利影响,2017麻醉学新进展,邓小明 姚尚龙 曾因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37-242

2.顾碗珍 刘均云,全身麻醉对小儿智力影响的观察:附32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1995,13(2):129-130

3.朱明 王璐,儿童行全身麻醉手术对其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南海医学,2015,26(18):2701-2703

4.李纯青 王东信 马旭波 朱赛楠,婴幼儿时期麻醉手术对儿童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远期影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9):2326-23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