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书法家写字,都是用的什么笔?

 农场小五哥 2017-07-20
2017-05-232评

这个问题分时期

在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那时候的殷人一般将龟甲、兽骨拿出来,在上面刻字,这时候刻字用的工具一般是尖锐的石刀或者金属利器刻成,一般重要的占卜,刻完之后还要用朱砂填墨!

在钟鼎文时代,商人将文字铸刻在钟或鼎上,这种技术在商代起源,在周朝盛行!这种铸造的方法比较先进,铸造前要另做一块带铭文的泥范,然后浇注,这种文字一般是在器内。器外带有文字的,一般后凿刻的多!

同时期还有另一种书体,叫做“漆书”,漆书是用硬物将树漆涂在竹片上,这种硬物一般是木棍或者木条,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后来逐渐运用软毛的东西来书写,直到秦朝的大将军蒙恬(以前是文官),改良了毛笔,才将毛笔的运用推广开来!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毛笔叫做,叫作“聿”和“不律”等,秦才开始叫做毛笔!

秦朝和秦朝之前的毛笔,一般用野生动物的毛比较多,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紫毫,也就是兔毫!

到了汉朝时候,根据一九七二年甘肃武威磨嘴子49号汉墓出土的文物来看,那时候的毛笔是以黄褐色狼毫为主!

甘肃武威磨嘴子49号汉墓

到了魏晋南北朝,据记载用的比较多的毛笔主要以紫毫狼毫书须笔为主!

在隋唐时朝,用的比较多的是鸡距笔,诗人白居易有个《鸡距笔赋》,曰:“足之健兮有鸡足”——鸡距笔劲健硬挺——“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日本收藏的唐朝毛笔

现在人们喜欢唐代写经,认为写好看的小楷就得使用鸡距笔。

北宋毛笔

宋代制笔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时候的毛笔叫做散卓笔,其实就是柳公权以来改革的成果。

散卓的意思是散着扎毛,跟今天的毛笔差不多。

这种毛笔是以一种或两种兽毛参差散立而扎,其毫长寸半,并存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称“散卓笔”。

北宋诗人梅尧臣诗赞曰:“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诸葛笔”成为宣笔的旗帜。安徽有新安汪伯立、歙县吕道人等制笔名家,为宣笔技艺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散卓毛笔

综合看来,毛笔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有过发展,到东汉、魏晋时期披柱法创立和采用,至唐宋时期采用披柱法、散卓法,利用紫毫、羊毫、狼毫等制作长锋和短锋,其制作体系基本形成。时至今日我们沿用的还是这种方法,只不过山寨的比较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