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页

 叮叮当当777 2017-07-21
4月7日,德州市发布了《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建设农产品加工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是《规划》中的十大工程之一。农产品加工业是德州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是德州市目前四个达到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92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121.8亿元,同比增长7.9%,农产品加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规模膨胀快速,但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品牌知名度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规模看,产业规模快速膨胀。2016年底,德州市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为792家,资产为78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2亿元;资产和收入总量分别是2010年的1.2倍和1.75倍,资产和收入快速膨胀。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0.6%,主营业务收入总量仅次于装备制造业(2990亿元),成为全市第二个总量超过两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全市工业的地位得到有效强化。
  二、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独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主要包括七个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2016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224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比重为55.9%;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18亿元,占比为14.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12亿元,占比为7.9%,家具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占比为8.7%,造纸和纸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亿元,占比为6.1%,其他两个行业实现收入131亿元,占比为6.0%。
  三、从分布看,集聚效应增强。全市有8个县(市、区)农产品企业个数超过70个,分别是齐河县(113个)、禹城市(111个)、乐陵市(101个)、宁津县(81个)、夏津县(81个)武城县(70个),6个县市企业个数占总量的70.3%。从规模总量看,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的有5个县市,分别是夏津县(345亿元)、乐陵市(257亿元)、齐河县(247亿元)、平原县(239亿元)、禹城市(232亿元),5个县市收入总量占全部产业的60.2%,占比较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
  四、从企业看,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抓住机遇,骨干企业得到了有效发展。2016年50亿元以上企业1家,30亿元-50亿元企业5家,10亿元-30亿元企业18家,10亿元企业较2010年增加了9家。
  五、从贡献看,有效解决居民就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来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居民就业和增收有着重要贡献。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业从业人员近11.1万人,支付薪酬总计25.58亿元,人均年工资达2.3万元。
  六、从后劲看,投资规模不断加大。2016年,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完成投资额247亿元,增速高达33%,比全市工业投资速度高12个百分点,投资势头强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知名品牌的引领作用,都为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膨胀较为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在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而此行业主要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如面粉、植物油、饲料等,收入总量占全部行业的56%。二是骨干企业少,知名品牌少。德州市企业较多的肉制品加工、植物油加工、调味品加工、粮食加工企业中仅有双汇食品超50亿元,还缺少大型企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产业中的小型企业总量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65%左右。知名品牌少,比如德州市企业比较集中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个数较多,但是品牌较少,主要产品多作为初级原材料供给金龙鱼等知名大企业。三是企业体制不健全,人才引进难度大。德州市私营企业较多,主要实行家族式管理,大部分企业体制不完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引进难度大,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加快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多参加农产品展销会、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平台,宣传德州市农产品。在举办好现有的京津冀农产品展销会、全国粮油订货会等展会的基础上,应积极走出去,更多的在北京、上海等有辐射能力的城市举办德州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以区域产业品牌化推广促进德州市企业品牌化建设,进而增强德州市企业竞争力。
  二是坚决贯彻现有政策规划。贯彻实施好德州市现有的各种规划政策等,如“三航”培植计划、“进解促”活动等;农业类如《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各相关部门细化分工,充分利用德州市现有政策,壮大德州市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有效推动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质量是保障产品打开市场的最基本要求,是品牌建设的最低要求,各相关部门切实贯彻执行各项产品质量标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加大查处力度,对于违法案件,从重处理,绝不姑息。
  四是继续加强产业集群推进。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宏观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政策,统筹协调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加强特色农产品各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基地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