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讲 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5)

 liuhuirong 2017-07-21
第二,长期的军事斗争生涯,让他形成了惯性思维,没有敌人也要制造出敌人来。

  而且,朱元璋也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杀人。他曾经就赵匡胤的政治策略进行过深刻反思。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每一个案件,都是他深思熟虑出来的结果。

   在对待功臣方面,朱元璋握紧一个“严”字。建国初期,朱元璋主要是惩戒部分不法功臣,以此形成威慑作用,但到了他执政后期,特别是1390年之后,“惩 戒”便变成蓄意的杀戮。在两大谋反案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被牵连而死的人都数以万计,加上其他的诛杀,开国功臣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只剩下个别的。

   甩掉丞相搞独裁丞相作为帝王之辅佐,由来久远,基本上可以说,中国自有帝王始,就有辅佐朝政,处理实际事务,掌握次高权力的丞相这一可称“天下第二人” 的职务。到了明初,宰相制最终终结于朱元璋。这不是一时的冲动,是在他建国为帝后,为了巩固帝权,经过多年的思虑和谋划才决定的。

  最初,他对设立宰相辅佐国政的制度,也是一如前代,并无疑虑。早在他还是称为吴国的时候,便已经设立了丞相的职位。从吴至明,丞相共有左、右二员。那时位居左丞相的是李善长,位居右丞相的是徐达,丞相任所称中书省。

   明朝出任丞相的只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四人,时间只有十三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因“胡党案”撤销中书省,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 以后,权力由六部分摊,军队设立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一切权力由皇帝直接掌握。朱元璋成了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

  首先要说的应是李善长。在朱元璋为郭子兴的部将时便与朱在军中共事,那时朱元璋才27岁,而李善长则已41岁,但他们相交极厚,彼此非常相得。

  李善长其人,史称“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从指挥作战和组织供应,他都兼管。建国之初,一切有关政治、经济等项的法规和制度,也都是由李参与制定,或者由其牵头的,所以被封为开国六国公之首。

  然而,建国之后,朱李开始逐步相离了。当时中书省掌管全国军、政大权,对一切庶务都有专决的权力。李善长自作主张的行为并未有所收敛。而对皇帝朱元璋来说,这样的做法简直忍无可忍。他对李的不满,便是由此开始,只不过隐忍不发而已。

  到洪武四年(1371年),机会恰好到来。李善长因患病在家,多日未能前往中书省治事,自觉心有未安,便上疏恳请致仕(退休)。他这样做一则是略示未能任事心有未安;二则也是借此以为试,看看皇帝对他究竟如何看待,这是历代大臣所惯用的一招。

  朱元璋得奏之后,并没有如他想的那样下旨慰留,而是顺其所谓,立即钦批准其致仕。当然,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一些歉意的,所以对李善长的家人也特加恩礼,到洪武九年(1376年)更将自己幼女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长子李棋为妻。

  当时徐达北伐未归,中书省无人,朱元璋就提拔了追随他多年的旧人汪广洋。汪为人谨慎小心,廉明持重,与李的专断截然不同,可以令朱元璋放心。但汪却没有丞相之才,事事请示,又令他日渐失望。所以李善长将胡惟庸荐入了中书省,汪则依照酒例升为左丞相。

   胡惟庸是淮西定远人,是朱元璋的故旧。他很早便以精明干练受知于李善长,曾多次受其推荐和提拔,后来更成了亲戚。胡惟庸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 的儿子李佑。胡惟庸于洪武三年(1370年)进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后在七年内连升三级,即中书左丞、右丞相、左丞相。到洪武十年(1377年),他已 经变成了皇帝之下第一人,位极人臣了。胡得李的指点和旧部配合,使汪更加相形见绌,终被朱元璋贬到广东。

  朱元璋对胡惟庸虽基本满意,但并不放心,始终暗地里察访着胡的言行。而胡在挤走汪之后,也不由得无所顾忌,趾高气扬起来了。当了左丞相的胡惟庸,不知自重,专横跋扈,结党营私,这就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这并未瞒住朱元璋。于是洪武十年(1377年)又将汪广洋再次调回中书省,以钳制胡惟庸。不过这一招失败了,汪本庸才,重任后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胡 惟庸,反使胡更加恣纵起来了。后来刘基(伯温)暴卒,出现了一些不利胡惟庸的说法,朱元璋本想借此利用汪广洋整倒胡惟庸,而汪却回护胡惟庸。朱元璋一怒之 下将其再次贬谪,后余怒未息,又下诏遣专使赐死汪于途中。

  处置了汪广洋,给胡惟庸的震动很大,他本就有很多隐瞒了朱元璋的独断行为, 又有贪欲敛财的经济问题,所以也联络亲信,开始有所动作了。同时朱元璋已经怀疑他有异心,当有人上告胡的结党谋反之后,立即就予以审究。洪武十二年 (1379年),即胡惟庸当上左丞相仅2年时,朱元璋不动声色地发动了大清洗。

  他借故逮捕了胡惟庸及一批官员,第二年朱元璋就处死了胡惟庸,连同被处死的还有一大批官员。

   朱元璋把胡惟庸案当作一个捕人的巨网,并不收绳。在以后的10余年内,他随心所欲地陆续往里装人。他明知胡惟庸案根本构不成死罪,必须罗织更多的罪名把 此案定成铁案,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他可以做到心想事成,果然,又给胡惟庸添上了一个十恶不赦的通虏的罪名,说他勾结明朝的死敌蒙古和日本,就是里通外 国。

  从大臣们揭发的材料看,胡惟庸的种种罪状,是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胡惟庸案处置的当年,朱元璋借机裁撤了中书省,收回了丞相权。但是,胡惟庸案并没有完结。此案一直迁延了10余年。

   这个案子一直牵连到告老还乡的第一任左丞相李善长。他被家中恶奴告发,说他和胡惟庸在一起谈话,只见胡惟庸说话,李善长点头。于是,被朱元璋赞为萧何的 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一族男女老少70余口,满门抄斩。胡惟庸案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算告一段落,10余年间共杀了大约3万多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立下遗嘱说:“朕罢公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就中国历史来说,胡惟庸是最后一个丞相。

   明以来,君权越发增重,君主专政至此发展到了顶端。在明代十六帝中,正因为缺乏督促和助力,在朱元璋、朱棣父子以后的明代皇帝没有几个在国事上可以称许 的,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或坐视国事日非而治理乏术,或醉心享乐而毫无居安思危意识,终至内外交困,以至于亡。这又是一心增重帝权,使其后人可以稳坐江山 的朱元璋所始料不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