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

 liuhuirong 2017-07-21
曹丕伐吴,刘备出兵阳平关,曹丕受牵制而大败。这就是制衡的妙处。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空间。

  一、曹丕伐吴

  蜀国派邓芝入吴国通好,吴王派张温入蜀答礼,两国自此通好。魏王曹丕得到这个消息,大怒道:“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

   魏造龙舟十只,长二十余长,可容二千余人,收拾战船三千余只。魏黄初五年秋八月,会聚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郃、文聘、徐晃为大将先行,许 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克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

  魏兵启程,东吴细作报入吴国,孙权大惊,聚集文武商议。顾雍曰:“今主上既与西蜀连和,可修书与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其势;一面谴一大将,屯兵南徐以拒之。”

  孙权从其言,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政都督建业、南徐兵马。盛领命而退,即传令教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江岸之计。

   魏王驾龙舟至广陵,是日夜晚,宿于江中。当夜月黑,军士皆执灯火,照耀天地,恰如白昼。遥望江南,并不见半点火光。丕问左右:“此何故也?”近臣奏曰: “想闻陛下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抢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 号带。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甚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 楼之上。

  曹丕正惊讶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龙袍,大船将覆。曹真慌令文聘撑小舟急来救驾。龙舟上人站立不住。文聘跳上 龙舟,负丕下得小舟,奔入河港。忽流星马报道:“赵云引兵出阳平关,径取长安。”丕听得,大惊失色,便教回军。众军各自奔走。背后吴兵大起,丕传旨教尽弃 御用之物而走。龙舟渐次入淮,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斜里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孙韶。魏兵不能抵挡,折其大半,淹死者无数。诸将奋力救出魏王。

  魏军大败而归。

  二、制衡的策略

  曹丕失败,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云出兵阳平关取长安,这是孙权的策略。让刘备来个围魏救赵,魏兵不战而退,吴国之围自解。三国的制衡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谓制衡,就是利用联合的方式保持原有的平衡的状态,使敌对的两方或多方保持原有的局势,以此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在三国时代,吴蜀的关系很密切,孙权 把妹妹嫁给刘备,二者为郎舅之亲,他们之间也多次通好,这绝不是偶然的。曹操一统北方,所占地区广,势力大,吴蜀相对弱小。魏若攻吴,蜀国一旦作壁上观, 吴国被灭后,蜀国灭亡之期也就近了。同样,魏攻蜀,吴国也不敢当渔翁。吴蜀可谓是唇亡齿寒。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魏扑往江南,蜀便扑往魏的老巢许都。魏攻蜀,孙权就攻魏的另一侧,总是两处战火同时燃起,同时熄灭。刘备有时相约孙权出兵,有时约马腾,有时约羌兵,均采 用借势于第三者对付敌人,使对方不得专一用兵,或使其首尾不顾,或使其心惊胆寒,故魏也不敢轻易用兵,即便用兵也慎之又慎,三国在这种状态下取三国制衡三 股力量相互制衡,就能获得一种平衡。弱者就是这样在强者身边获取生存空间的。

  得一种平衡,这就是制衡的策略。

  事实上,在邓艾灭蜀以后,吴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魏所灭,其原因即在于这种制衡力量的消失。制衡需要三股力量。美国的三权鼎立之政治制度也是这一原理。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的空间。这就是三国制衡术的原理。

  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斗,袁绍曾约荆州刘表出兵,荆州与袁绍的冀州不远。但刘表不出兵,来个坐山观虎斗。结果曹操灭了袁绍,不久便取了荆州。

   我们应知道,坐山观虎斗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合理的,那就是相斗双方势均力敌,而你的实力在他们之上。势均力敌,则二者必然拼尽全力,那是两败俱伤,鱼死 网破。待双方筋疲力尽之时,才是你出来收盘的时候。或将他们一网打尽,或占其一。你的实力在他们二者之上,则二者随便谁夺得最后的胜利,都不至于对你造成 致命的威胁。

  所以,作壁上观要看情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