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吠陀传统的综合:数论、瑜伽与《薄伽梵歌》——印度-伊朗文明的轴心突破(三)

 無情360 2017-07-21

后吠陀传统的综合

 


奥义书所开启的通过认识“梵我合一”达至终极解脱的“知识之路”,在数论传统中进一步深化与激进化。“数论”(Sāækhya)一词的原义为“计数”,引申为包括计数在内的各种概念分析方法。

 

- 公元前四世纪,数论派最重要的思想家自在黑(Iśvarakñóða)作《数论颂》,奠定了数论派之思想基础。

 

数论以世界之本质为实有(有别于吠檀多派认为的幻有),分别为自性(prakñti)与神我(puruóa)。自性是一切事物转化之根本因,是一种事物未展现出来前的精微实体。

 


- 此一实体内具有善、忧、暗三种特性(triguða,“三德”),善性(sattva,音译萨埵)具有喜的本质和照明作用,忧性(rajas,音译罗阇)具有忧的本质和冲动作用,暗性(tamas,音译多摩)具有迷暗的本质和抑制的作用。


- 当此三者均一平衡时,原质得以保持其原初状态;一旦失去平衡,则原质开始发生转变,演化出觉(buddhi,智)、我慢(ahankara,自我意识)、十一根(ekadasendriya,眼、耳、鼻、舌、身、口、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五唯(paœca-tanmatra,色、身、香、味、触)、五大(paœca-mahābhūta,地、水、火、风、空)。

 

而神我是与原质并列的独立的精神之体,是不变的、永恒的、始终作为被动之旁观者的自我,它虽不变,却出于对自我本性的无明(avidyā),在迷失中和原质结合,使原质演化出宇宙间种种现象。

 

原质和原人为二元,加上觉、慢、十一根、五唯、五大,合称二元二十五谛。


数论将世界的存续、众生的轮回视作神我因无明而与自性发生的结合,世界-轮回皆苦,要解脱,须体验二元二十五谛之真知,达到“非我”、“非我所”的绝对认识,神我得以重新认识其本性,与自性之结合也自然消解。


数论派这种通过形而上的玄妙思辨达到解脱的路向与奥义书一脉相承,不过更坚决地斩断了和强调祭祀的吠陀传统之关联,呈现出否定人格神存在的无神论特征。与之相对的是,瑜伽派尽管分享着数论派的世界解释体系,但却加入了对大神自在天(Īśvara)的信仰,某种程度上是对数论与吠陀传统的调和。


瑜伽(Yoga)一词,本指用轭连起驾驭牛马,引申作连接、结合、统一、和谐、相应之意。

 

瑜伽之思想在奥义书中多有阐发,以其身心相应义与梵我同一论内在相契。而瑜伽派之得名,则在波颠阇利(Pataœjali)造《瑜伽经》(Yogasūtra)。

 

此经建立了以自性为二十四谛、神我为二十五谛、大自在天为二十六谛的完整的“有神数论”体系,对瑜伽的修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瑜伽经》的内容分为四品,即:

三昧品,阐述三昧(禅定)的本质分类及其目的;

方法品,阐述入三昧的方法和步骤;

神通品,阐述修持所获得的神通原理及其种类;

独存品,阐述其最终目的,即解脱。


此经最大之特点,在于既充分承继了数论派对于神我与自性结合产生世界万物轮回诸苦的理论,又不以数论派之形而上思辨为实现解脱(神我独立于自性)的根本,而提出了着力于“抑制心的状态”(《瑜伽经》1. 2)的一系列修行法门。


瑜伽之修行,本质上便是对各种形式的“心的状态”(cittavñtti,直译“心的旋流”)一一体证一一除灭。这种亲证之体验,超越言语思维,唯通过切身之修行可得。


在方法品中,《瑜伽经》提出了后来极具影响的八支行法:

1. 禁止(yama);

2. 劝制(niyama);

3. 坐法(āsana);

4. 调息(prāðāyāma);

5. 制感(pratyāhāra);

6. 执持(dhāraðā);

7. 禅定(dhyāna);

8. 三昧(samādhi)。


此八支(aæga),既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修行方法,也是这种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次第。


- 以数论为瑜伽之玄理,以瑜伽为数论之实修,将此二者与吠檀多思想融汇一炉,这一印度传统的创造性综合,通过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卷《毗湿摩篇》的《薄伽梵歌》得以圆满实现。


 

- 《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是一部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印度伟大史诗,全诗分为十八篇,描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与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俱卢族以持国之子难敌为首,般度五子(长子坚战)作为般度族之代表被其施计流放于国土之外十三年,十三年期满后,般度五兄弟在大神毗湿奴(Viónu)的化身黑天(Kñóða)的支持下,在谈判要求归还国土不成后,与支持难敌的一方在俱卢之野举行大战,经过十八天的战争,俱卢族全军覆没,而获胜的般度族也因俱卢族残将之夜袭而伤亡惨重。这一人间骨肉相残的悲剧最终通过双方英雄成神在天界得以化解。


《薄伽梵歌》记述的正是大战第一天般度族的英雄阿周那(Arjuna)与黑天的对话。全文共十八章,正对应于大史诗的总篇目与大战发生的天数。


首日置身俱卢之野的阿周那,对于战争的合法性和与尊长、亲戚、故旧生死相搏的命运感到深切不安,在需要战斗之际丧失了战斗意志。黑天开导他,将投身战斗化作实现解脱的修行实践


他向阿周那阐明达到人生究竟解脱的三种道路:业瑜伽(karmayoga)智瑜伽(jœānayoga)信瑜伽(bhaktiyoga)


- 瑜伽的概念,在此发生重大变化,由远离世间俗务通过八支行法“抑制心的状态”的特定“相应”,转为可以体现于行为举止(包括世俗行为)、思辨认知和信仰虔敬中的广义“相应”。


对于阿周那而言,履行作为刹帝利(武士)的职责勇敢战斗便是修行业瑜伽,便是求证解脱之道。


作为业瑜伽的行动与寻常的行动之根本差别在于,前者“舍弃行动的后果”(phalatñóðavairāgya),行动而不执著(asakta),后者则行动而执着(sakta)。这种不执著于后果依照正法坦然而行的瑜伽,需要对于世界本质的清晰认知,此即智瑜伽,也便是数论有关神我、自性与世界之整体理解。明了神我本无生灭,本不变动,世界无非幻力所成(此处已超越数论的见地,而引入了吠檀多思想),则一切行为之结果无非空幻,智者自然放下执念,对于成败,一视同仁。


黑天进而论述,一切人因为自性(原质)的作用,只要活着便无一刻不行动,因而,“从事必要的行动吧!行动比不行动好”(《薄伽梵歌》3, 8)。他以自己为例,说明行动对于宇宙的重要性:“在三界中,阿周那啊,没有我必须做的事,也没有我应得而未得,但我仍然从事行动。。。(我)一旦不从事行动。。。所有人都会效仿我。如果我停止行动,整个世界就会倾覆”(《薄伽梵歌》3,22-24)。这种“有为胜于无为”的行动观,扭转了奥义书以来的以寂静玄默为解脱要径的倾向。它重视行动而不执著于后果,意境深远而意趣生动,于一切行动之中示现解脱之道。


- 业瑜伽与智瑜伽是求证解脱的一体两面的形式,而此二者之完美融合则体现在对黑天虔敬信仰的信瑜伽中。

 

薄伽梵歌于此,赞颂黑天为“超越可灭者,也高于不灭者”的“至上神我”(《薄伽梵歌》15,18),此“至上神我”既超越由原质构成的世界万物(可灭者),也超越作为纯粹旁观者的神我(不灭者)。它既永恒、自在、绝对自由,又并非超然物外与世间诸事不相关涉,它既通过原质和幻力呈现宇宙万象,生成众生,维持众生,又可以化身世间之人,以此化身之形参与人间活动,教化人类,建立功业。

 

- 黑天本人正是毗湿奴化身下界的神圣显现(vibhūti)。黑天让阿周那一心一意信仰皈依他,这种信仰不需要吠陀时代繁琐的祭祀仪式,而是要求将思想凝聚于黑天,以其为至高目的修行瑜伽,“无论做什么,享受什么,祭供什么,施舍什么,修什么苦行,你都把他们奉献给我”(《薄伽梵歌》9,27),这便是修行摆脱行动与善恶之果束缚的弃绝瑜(saØnyāsayoga),便是走向黑天的解脱之道。

 

这一意义上的信瑜伽,综合吠陀传统之仪式行为(情)、奥义书和数论之形而上思辨(理)与瑜伽之修行实践(事),可谓印度教诸传统之集大成。

 

小贴士:神圣者化身下界,在梵语中被称作avatāra(直译“下行”),这也是电影阿凡达(Avatar)的名字由来。


- END -

作者:白钢,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著名语言学家和世界史-宗教史研究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