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葵花语录

 romini 2018-06-10
祈祷的含义是将一个人的畏惧、忧愁、决心、选择和谋划,置于至高神的支配之下,也就是说不再忧心自己的举动将会产生何种后果,而是践行正法。将神的意旨视为自己的命运,这才是祈祷。最高神的意旨最终导致我们行动的结果,但如果人们全然弃绝了行动,又算什么祈祷呢?事实是行动即是人生,不贪求成果,才是真正的祈祷。如果祈祷祝告,会使一个人消极处世,无所作为,那这究竟是祈祷还是投降呢?

所谓未来,无非是我们今日的决定与行为的后果。如果你为今日的决定感到满足,那么就请坚信,你一定会被赐予幸福的未来。

你是选择攥成拳的傲慢,还是掬起双手的奉献,你能参悟这种智慧吗?


数论瑜伽
肉身既不界定自我与他人,也不是人际关联的基石。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是人自身的秉性、举止和作为。那么秉性、举止和作为是如何形成的呢?人的生命,只是二十种可见和不可见之物的调和,但显然,每个人的秉性和他的作为差异显著。其根源在于“三性”【注:三性,或三德,是原质的三种物质。数论派哲学内,三性同时存在于人性中,每个人的人性取决于这三性的配比】:暗性、忧性和善性。“暗性”就是昏聩。【注:也指黑暗,以及(通常是因傲慢而达到的)盲目且无知的状态】人若不辨善恶地度过一生,便是受暗性主导,他活着好似鸟兽,只为满足肉身的本能需求。“善性”是指智慧之光。人若任何境况下都先考虑正法、真理和规则,再付诸行动,那就是受善性主导的人生。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那些人,他们拥有智慧,但受缚于身心之欲,当人受到“忧性”主导,就会活得傲慢自负。暗性、忧性、善性互相调和,它们的多寡,奠定了一个人的秉性。
【注:原人指代精神、意识、普遍公理以及宇宙的终极原因;原质指代物质现实的起源及本身,且能经历改变。此外,原人/原质的配对可以指代类似精神/物质的对应关系】

人是什么?人不仅是五大(即地、水、风、火、空,五种元素),不仅是五唯(即形、味、香、触、声,五种精细成分),也不只是五知根(即眼、耳、鼻、舌、皮,指感觉器官)、五业根(即口、手、足、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指行动器官)和三性。人不仅是这些内容的组合,人若要产生行动,还需要一种力量,这力量叫做“觉”【注:智慧、觉识、意识、感知能力】。与“觉”一起,凡此二十三谛,构成“原质”。寄宿于这二十四谛构成的人体之内的就是“原人”,即“无上我”的分体【注:无上我,指宇宙灵魂】,我们将其称之为“灵魂”。当原质与原人合二为一时,也就是当无上我的分体作为灵魂寄宿于肉身之中时,人就获得了生命。
【注:“二十三谛”,数论哲学认为,世界由原质和原人两大本质构成,其中原质在三性作用下失去平衡产生二十三谛。二十三谛为觉、我慢(我执)、心(思维器官)、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业根。二十三谛再加非显(即原质)和原人即为数论二十五谛,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因素】
【注:《薄伽梵歌》认为众生的灵魂是无上我的一部分,灵魂之间本质上没有区别】

灵魂是什么?【注:灵魂,通常译成“我”。有时可以指宇宙灵魂(大我),等同于“无上我”,有时则指个体灵魂(自我)】如同人驾驶战车,灵魂驾驭肉身,通过肉身这一媒介,灵魂体验肉身的喜乐悲苦,但灵魂不是肉身。肉身会消亡,但灵魂不灭。“唯斯刃不能刊兮,唯斯火不能焚;唯斯木不能湿兮,唯斯风不能干。”灵魂纵然寄宿于肉体,但它是永恒的。“身虽戮兮彼不毁”。肉身并不是人(肉身非人,因为肉体可能失去感知能力,而人不会),人若失去知觉,或是失去意识,也一样存活。由此可知,人的知觉意识,也不是肉身。人若是像这样看待自身,“我非感官,亦非肉身”【注:感官,佛经旧译“根”,感觉器官和行动器官的总称】,“不是情感,亦非思想,亦非智慧”,有这种理解的人,最终便能领悟自身亦即灵魂。
【注:《薄伽梵 歌》不认为意识等同人的生命,而将意识解释为永远被动的、由灵魂(自我)派生的原质表现】

灵魂的目标又是什么?当无上我分离,原人和原质诞生,原人,也就是无上我的分体,成为灵魂,寓居在每一个生灵之内,灵魂被依恋和昏聩包围。【注:依恋,也有“迷惑”之意;昏聩,也有“盲目、无知”之意】。从这些混沌中觉醒,领悟自身乃无上我的一部分,便是灵魂的职责、目的 以及一生要务。
珠宝沾染尘土,就丧失光泽,同样,被原质二十四谛环绕的灵魂,也会忘记自己乃是无上我的分体。不灭的灵魂误把可灭的肉身视为一切,无法领悟自我与肉身的区别,肉身感受到的乐、悲、香、味,凡此种种,都被灵魂误当作自身经历,而且从不勉力超越自身。若灵魂不思自修,不断作恶,就必须实施惩戒,唤醒它们。


正法与非法又是什么?【注:正法,本意“支撑、维持事物固有秩序”,延伸含义包含“道德、法律、伦理、规则、人的社会义务、职责”;非法,即其对立概念】
认清自己是不灭的灵魂,并且知晓自身乃无上我的分体,此道便为“正法”。当知晓自身乃无上我的分体时,便会感知,万物皆为无上我,无上我亦是万物,万物与无上我毫无差别。领悟这一点的人,不会对其他生灵施加暴行。【注:据《薄伽梵歌》的等同论观点,世界万物都是等同的、无差别的。你等于我,我也等于你;一等于多,多也等于一】【注:比对老子齐物论】。他明白,切断舌头,痛的不仅是舌头,这痛楚遍及全身。同样,若一人遭受痛苦,全世界也都承其痛楚。只要世上尚有一人承受痛苦,就没有人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参悟了这一点,人便充满同情,这便可称为“正法”。【注:同情心是正法的根基】

若是受“暗性”影响,人就会苛刻、残暴且自私地对待他人,只为自己的喜乐,将悲苦强加于人,这种人无法接近无上我,也就是说,非法使人忽视无上我。(也就是说,非法也是无知的后果。这么说,我们应该怜悯无知者啊,为何要惩罚他们?)当无知之人不承认真理之智的价值,甚至不屑一睹智慧的真容,那么惩罚就是一种怜悯。是对无知之人的怜悯,也是对他人的怜悯。

万物演变,最终走向无上我,乃是必然。但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无知、耽溺、非法滋生,对于“正法绝迹”的恐惧蔓延,世间正法殆亡,同情和真理俱遭毁灭,为了让后代重获正义,诛灭罪恶并重振正法,就势在必行。

行动有束缚,但作为无束缚,了解行动和作为的差异也很必要。所有行动均是作为,但并非所有作为皆为行动。行动是渴望得到结果的作为,当人渴望收获喜乐、财富、褒奖而有所作为,那他的作为便受结果约束。从事行动,而期待果报,我们称它为“自私行动瑜伽”。从事行动,不计果报,那就是“无私行动瑜伽”。对“果”的贪求,就是人反复投生的原因。事实上,人并非被行动本身束缚,而是被对“果”的期许束缚。
【注:行动,也称“业”,指身、口、意的活动,指人的行动,也指人的本职工作。印度许多宗教哲学思想认为,“业”一定会产生“果”,在意识到“果”的前提下,从事“业”就带有目的性,行动的束缚就来源于这种目的性。这里“行动”指人的本职工作,而“作为”指人的所有动作。】
【注:行动瑜伽,也叫“业瑜伽”,指以超然态度履行个人的义务和职责,不怀私欲,不求私利,不计成败得失。】

如果你期待赢得此战,那么,倘若失败,你就会感受莫大伤悲,这种伤悲将驱使你做出更多的作为,如此往复,你就不得不从生死轮回中能够解脱。而如果你胜利了,你就会滋生傲慢,那份傲慢,将最终驱使你征服世界,你会杀戮无度,罪孽将紧缚住你。想想吧,如果你对胜利毫无希求,同时也不惧怕落败,那么你在战后,会体验喜乐还是悲伤?……也就是说,你的喜乐、悲伤、绝望、沮丧、傲慢,并不是这场战争本身引起的,而是起因于你对战争结果的期许。“平等于苦乐,得失胜败兮,乃备而赴战,如果尔不得罪”。也就是说,对悲喜一视同仁,不计较得失成败,若你这般投身战斗,你便可不染罪孽。这便是行动瑜伽。懂得“数论”智慧的人,知晓自己,并非肉身,乃是灵魂。肉身的感受和体验最终会随死亡消散。因此,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不过是幻影。体悟到这些都人更容易成为“行动瑜伽行者”。

(如果“作为”注定会受到束缚,那么弃绝于世岂不更合事理,更明智?)【注:弃绝于世,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权利、财产等】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今日之战。当由善性主导的人以及知晓正法的人放弃行动,那么奸恶之徒,便会掌管世界。……但苦涩的现实是,只有由善性主导的人,才能造福世界,但恰恰是这些人,最容易萌生弃绝的念头。就好比清水蒸腾散尽,而淤泥则留在原处。同样,由善性主导的人纷纷弃绝于世,剩下由暗性主导的恶徒,在世间作恶。这便是罪恶与不义在世间滋长的原因。但行动瑜伽能从这怪诞境况中拯救世界,行动瑜伽行者放弃的,是对果报的期许,而不是放弃行动本身。他入世,形同出世。他从事行动,但也不湎于行动。行动瑜伽行者从不抱有期许,无论是对他的孩子还是亲属,甚至对他的从属,也无期许,他获得弃绝者的果报,却也如入世者一般造福世人。【注:弃绝者追求完全不造业,即“不造成任何果报”。“获得弃绝者的果报”就等于不受“果报”的束缚。】

(世人皆为造福子孙而操劳,我们又怎么做到对子孙也不期许欢愉呢?)人们为后代付出,是一笔生意,还是爱意的体现?(是爱。)那为何还要期许回报呢?计较得失的,是生意,而不是爱意。人若是好好教导后代,向后代传授爱与正法的知识,那么他必将收获后代的关爱。儿女的行动、亲属的行动,是他们的行动。既然我们无法左右他们的行动,那为何还要对他们怀抱期许呢?生命中没有什么行动是必然与希望和期许挂钩的。既然万物皆为无上我,世人也是无上我的分体,人的所有行动也都出自无上我,那么人本身,其实就什么也没做。这便是行动瑜伽的基本理论。

“三性为境吠陀言,超乎三性。超脱双昧永存善,无心得守为自我。”摈弃三性,超脱三性。摆脱两难的困境,始终保持良善,将灵魂寄予无上我。攫取外物的欲望,守护所得的念头,必须舍弃。“尔之分唯在于行兮,无时或在其果;勿因业果故为兮,亦毋以无为而自裹。”你的职责只是行动,而结果掌握在神手中,所以,既不要放弃行动,也不要对行动的结果有所期许。“物境则离兮,离彼无耽执之有身;犹存之味想亦离兮,傥有见乎至真。”为了逃避滋味,而放弃进食,这种人实际上从未脱离对滋味的渴望。他面临两方面的损失。首先,不进食,他会变虚弱,以至于无力接近无上我;其次,他心中仍旧充满对滋味的渴望。……与其放弃进食,不如放弃对滋味的期许。行动瑜伽行者摒弃心中一切渴望,他视生命为己任,并且从事作为,但他从不被作为所缚。对自己的作为不求果报的人,他的行动不会落空。一个失败后仍不动摇的人,一个得胜后仍不自负的人,这样的人便是行动瑜伽者。
【注:《薄伽梵歌》认为三性既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的决定因素,又是束缚灵魂(自我)的桎梏。超脱三性:指没有特征的、无形的、无德性的,此处意译为“超脱三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