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见证历史(4

 天賜閣guwan 2017-07-22

妇好,商王武丁的妃子,同时又是带兵的大将军和主持祭祀的巫,多重身份必然有相应的礼器匹配。玉礼器在妇好遗存中发现多件,很直观的表明了妇好的身份,尤其是作为带兵打仗,建功立业的统帅身份。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玉圭,殷墟妇好遗存,长22.7,宽3.8~4,厚0.9公分

整器为偏平的长条形,刃部比端部略宽,端部平头有一孔,刃部打磨成弧线,整器器型类似后人所称”琬圭“。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历史现象,圭最早出现于龙山时期陶寺文化,器型为平端尖首(《收藏见证历史》(1-11)),至夏基本为长方体,平端平首(《收藏见证历史》(3-5)),而商之后,西周玉圭已发现的基本为平端尖首,素面而制作精良。后人著书却将”琬圭“归于西周,今人如果不多学习,而只是按图索骥去鉴赏遗存年代,极易被误导。

而事实上,由于商及西周早期缺少详细的历史记载,大多流传的史籍类书籍都是东周甚至更后所编,时间的间隔及后朝写前朝的的主观因素,甚至很多后人拿小说当历史的习惯,都大大人为降低了商朝文明的高度,留给今人的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从本系列文章之前已介绍的部分遗存看,事实上商朝文明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而商的文化可称世界性的奇迹!

就如这件圭上的图案,两面各有八条竖直长平行线,其中中间六条两两组合;竖直平行线接近端部,有四条横线截断长线,同样两两组合。这类长平行线组合及大璧上同心圆组合,组合方式很多并不一样,相信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可惜我们今天不能明白,要知道,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收藏见证历史》(4-13)),这种研磨痕迹在当时生产力下是很难制作出的,而且这类痕迹只在权力类礼器及由璧改制的器型上出现,绝不是简单审美需求!

圭被认为是由王赏赐给有德诸侯的,妇好拥有,正说明了她地位的重要。

龙山及夏时期重要的军事礼器大玉璋在中原商代范围较少发现,而在四川三星堆及金沙遗址却多有发现,而且形状极富特色,之后文章会有更详细介绍。

商代重要的军事礼器是大玉戈,妇好遗存有多个发现,但并非很大。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玉戈,殷墟妇好遗存。长27.4,厚0.6公分

典型的商戈,援内之间有阑,有中脊和边刃。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铜内玉戈。殷墟妇好遗存。长27.8,戈长15.8公分。

器型是传统的商铜内玉戈,铜内饰饕餮纹,端部则为鸟形,合体!整个内上镶嵌绿松。

玉刀是传统的玉军事礼器,薛家岗文化时期开始盛行,龙山、夏时期,多孔大玉刀是重要的军事礼仪用具,而在商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玉刀,殷墟妇好遗存,长33.5,柄长3.2,厚0.5公分。

不同于之前多孔大玉刀的形状,这几乎就是实用刀的翻版,但柄极短,刻意显示这是一把装饰用刀,而这把刀上的纹饰,更是开创了之后千年的玉器纹饰格局。

一如商代典型风格,纹饰就形而饰,一条龙,龙首面向刀柄,龙尾指向刀尖,龙张嘴,脑后蘑菇角平直,龙身雕满三角和菱形鳞纹,刀背雕扉棱表示龙脊。刀反面纹饰一样。

龙以具象的形象作为主纹饰出现在玉器之上,而这是以后千年,玉器的重要表现形式。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玉刀,殷墟妇好遗存,长13.2,厚0.4公分。

这是另一把短柄装饰刀,似船的形状,注意纹饰,这是一排龙首!一排分解的龙首,每只眼睛加周边纹饰就是一个龙首!不,每个眼睛事实上是两个龙首,反过来看也是一只龙!而刀面另一面,同样。数数看。总共多少龙?

阅读过本系列文章2系列的朋友也许并不会很惊诧,这样的符号分解的表现形式在数千年前文化期就有运用,主要运用在陶器纹饰之上,这是中国传统的线条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商人的创造性在于更纯熟的运用及发展,并将他们运用于玉器之上,而创造的龙的具象和符号分解形象更是之后千年,从西周到西汉,尤其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纹饰格局!而在同一遗存见识之后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代表形象,只能更加赞叹商人艺术底蕴之深厚,创造力之丰富!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玉刀,殷墟安阳市花园庄54号墓出土

欣赏一下同样殷墟出土的另一件玉刀,刀面上饰鹦鹉状玉鸟,注意扉棱形状和饰龙的刀上扉棱不同,这里表示的是鸟冠,不是龙脊。商代扉牙和图案是一体的,同样内涵丰富。

收藏见证历史(4-18)被严重低估的商文明,开创古玉纹饰格局

---青铜刀,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存

这是曾经展示过的大洋洲遗存青铜大刀,比较一下就应该很清楚,商代玉刀形如实战的青铜大刀,反过来也知道这种青铜大刀的拥有者绝不是普通人!而青铜刀上的纹饰,同样是分解的动物纹饰!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商古玉礼器赏析。

关注作者头条号“存意”,关注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