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蔬菜》第7期文章《菜保拾零(七)——值得关注的十字花科腐霉腐烂病》,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下载。
2007年6月,我到河北省张北县考察,见到那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望无际的露地蔬菜,品种有大白菜、青花菜、生菜、花椰菜及甘蓝,长势喜人。据说这里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北京的北菜园。当地利用冷凉天气种植的蔬菜,弥补了北京7、8月高温多雨造成的蔬菜淡季。特别是大白菜,北京还没有开始播种,而这里大都已开始包心。 我是研究病虫害的,对那里的蔬菜病虫害十分关心。但是,一路上很少见到被害的植株,看来当地气候比较冷凉,自然病虫害发生得也比较轻。我正为此而高兴时,同行的蔬菜栽培专家司老师指给我看,不远的地方有几株大白菜得了“软腐病”。我们走近扶起病株观察时,发现叶柄的基部不是软腐而是干腐。在干腐的叶柄(菜帮)上有些白色霉层(图1)。我认为有可能不是软腐病。 ▲图1 在张北见到的大白菜腐烂病株 为了搞清这是什么病害,我采集了一些病叶带回研究所,用显微镜观察了一下,发现里面除了土粒,还有细菌、镰孢霉、交链孢霉,甚至还有线虫。我从刚有些腐烂的叶柄处取下了些组织,用自来水及无菌水洗净后,放在消毒的培养皿内保湿,第二天从组织上长出了一些白霉。在显微镜下观察,仅见到了一些无隔的菌丝,认为是由一种腐霉(Pythium sp.)引致。 ▲图2 甘蓝腐霉病株 ▲图3 甘蓝腐霉病株晚期出现的白霉 ▲图4 甘蓝腐霉的田间为害状 为了确认这种腐霉可以侵染大白菜,我们用分离得到的菌丝,利用菜帮做了一次侵染性试验。试验结果还不错,长出的确实是一种腐霉。自那次以后,我多次见到这种病害。不仅在露地发生,也可以在保护地发生。如:同年8月在北京房山区韩村河的日光温室种植的甘蓝上发现有这种病害(图2、3、4)。 ▲图5 大叶芥腐霉的症状 ▲图6 娃娃菜腐霉田间为害状 后来在大兴区的长子营镇日光温室种植的大叶芥(图5)、娃娃菜(图6)上发现; ▲图7.菜心腐霉引起的叶斑 ▲图8 菜心腐霉对茎基被害状 ▲图9 菜心腐霉的重病株 此外,在北京平谷区峪口镇露地种植的芥蓝、菜薹(菜心)(图7、8、9)、青花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都有发现。 在这以后,我曾几次对引起这个病害的病原菌进行鉴定,但都因为看不到有性世代而没有成功。不过知道了它是由腐霉引起的,就知道该用什么农药进行防治了。 ▲图10 腐霉对菜心生长点的为害 2008年夏天多雨,福州超大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平谷基地发生了这种病害。受害最重的是菜心,开始仅是个别的植株。从病株的基部向上腐烂,一直到顶部生长点(图10),发病的部位可以是植株的任何部分,且病部都长出浓密的白霉。后来扩展为成片的发生,到了必须防治的程度。我想这可是研究这个病害的好机会。 由于我知道它是由腐霉引起,就建议他们使用对腐霉有效的霜霉威进行大面积防治。同时还和基地的技术员一起做了个药剂对比试验。试验共有6个处理:①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650倍液;②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600倍液;③53%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④69%烯酰·锰锌(安涛)可湿性粉剂1100倍液;⑤含活芽孢2亿个/克的木霉菌(特立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⑥以喷清水为对照。 选择地势平坦、长势一致、以前曾发病的重茬地,试验小区面积约20平方米,3次重复,采取随机区间排列。用药2次,其余管理都按生产常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最后试验结论是:供试的5种药剂中,以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及53%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78.98%及73.18%。 一直到目前,我很少看到有关这个病害进一步的报道。尽管这个病可以按照腐霉来防治,但是,最好能有研究人员再继续做下去,搞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定出病菌的种名,完善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更好地防治此病。 作者:李明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
来自: 我心……飞翔 >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