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素食”好,关键是你吃对了吗?

 蠹书虫 2017-07-22


原创 2017-07-20 KK 



植物性饮食被推荐用于冠心病预防。然而,并不是所有植物性食物都有益于健康。


作者|KK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近日,《JACC》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其结果研表明要降低冠心病(CHD)风险,单纯坚持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Plants-based diet index,PDI)可能不够,还应确保饮食中食物的高质量。


该研究对超过20万例成年人进行长达20年随访。研究者将食物分为健康植物性食品(粗粮、水果/蔬菜、坚果/豆类、植物油、茶/咖啡)、相对不太健康的植物性食品(果汁、精粮、土豆、含糖饮料、糖果/甜点)、动物性食品(动物脂肪、冰淇淋、肉类等)三大类,通过每2~4年对参与者进行一次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根据换算得分将参与者的饮食划分为健康的PDI饮食(hPDI)和不健康的PDI(uPDI)。


分析发现,hPDI(富含粗粮、水果、蔬菜、坚果及豆类)可显著降低CHD的相对风险,而坚持uPDI(含有相对不太健康的食物如精粮、含糖饮料等)则会增加CHD风险。(图1)


图1 


随访期间,共计8631例受试者罹患CHD(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致死性CHD)。校正相关协变量后发现,坚持PDI与CHD呈负相关(HR:0.92;95%CI:0.83-1.01);且坚持hPDI会降低25%的CHD风险(HR=0.75,95%CI:0.68~0.83;P<0.001);而不uPDI则可增加32%的CHD风险(HR=1.32,95%CI:1.20~1.46;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hPDI、uPDI与CHD风险的相关性在不同年龄、BMI、CHD家族史及性别人群中均相同。(图2)


图2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mbika Satija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出:“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不是仅吃素食或者是多吃植物性食物,而是要重视所摄入食物的质量,应更多的选择粗粮、水果而非精粮、果汁。


为避免由于红肉摄入量减少而导致hPDI获益,进一步将分析模型单独调整为红肉,发现的并没有变化。“这对那些一开始不能接受素食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即使每天减少两份动物食品,仍然能够降低CHD的风险。” Satija博士补充道。



我是一条完美的分界线……




看了上述研究,乃们吃瓜群众就要问了,到底哪些是健康的植物性食品、哪些是不健康的植物性食品,都在下面啦(拿走,不谢~


1

健康的植物性食品


1. 全谷物


全谷物富含纤维,它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有助于抑制血糖水平的大幅度波动。此外,全谷物富含健康的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对身体有益。食用全谷物饮食有助于延长寿命,并使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近20%,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2. 水果/蔬菜


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E等抗氧化成分,既促使细胞保持新鲜、年轻状态,抵御癌细胞的攻击,同时可调节细胞分化,防止胃黏膜变性、坏死,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果酸等营养成分。


3. 坚果/豆类


大豆的脂肪含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还含有较多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磷脂。另外,豆类提供的钙可改善骨密度,促进骨骼健康。因此,利用豆类蛋白在日常生活中替代部分动物性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高血压,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4. 油类


许多人或许对油类有误解,认为油类都是不好的。但在适度的情况下,不少油类都是十分健康的。许多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0%以上,还含有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


5. 茶/咖啡


无论红茶、绿茶、花茶,都符合无糖无盐无脂肪的健康饮品要求,还能提供不少的钾元素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咖啡我们喝得相对较少,但只要不过量,也可以享受它的各种抗氧化剂带来的益处。


2

不健康的植物性食品


1. 果汁/含糖饮料


调查显示,嗜饮果汁饮料的儿童,其体格发育呈现两极分化。要么过瘦,要么过胖。即便是鲜榨果汁,其实也不如吃完整的果实营养素更全面,也容易摄入更多的糖分。


2. 细粮


精粮无需过多咀嚼,非常容易消化。消化吸收速度快,餐后血糖升得高、升得快,长期进食会导致血糖波动大、胰岛功能损伤,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产生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逐渐无法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最终容易导致糖尿病。


3. 油炸植物性食品


长期食用油炸植物性食品如薯条、薯片等高热量食物,导致长期摄入的热能超过了消耗的热量,脂肪积聚体内,形成肥胖。不仅如此油炸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胺成分,可能引发基因突变,甚至可能致癌。


4. 甜品


摄入糖分过多,不仅会让人更容易变老、变胖,患上龋齿,而且还会造成‘坏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而且糖会促进人体脑部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它也叫快乐因子,让人开心,越吃越想吃,导致糖摄入过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