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思维方向?

 yh18 2017-07-23

'思维'是指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思维'是指'意识'通过其它媒介的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价值取向决定动机、动机决定思维方向

——人的行为都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而目的产生于人们的某种利益诉求,利益则决定个人的处事立场,这个处事立场就是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个人或组织)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

——三、思维方向由动机与办事方法所决定

——首先从个人动机方面来说:一旦人对事物持有了立场就会按照自身的立场(利益取向)去设想事物发展的方向(思维方向一);

——其次从解决问题的层面来说:人生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度过的。发现问题必然要追究问题的成因,弄清成因后必然要根据社会法则与自然规律的基本逻辑去构思最优的解决方案(思维方向二);

——四、思维模式与方法

——典型的思维模式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种。

——感性思维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感性思维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基本形式。感性思维具有直接性、片面性与主观性的特点。是为开展理性认识提供思维素材的初级认识形式;

——理性思维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等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对事物展开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理性思维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与客观性的特点。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感性思维基础上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高级认识形式;

——思维的基本方法

——1、善于观察:只有对事物进行全面的、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正确的、本质的认识,进而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

——2、善于实践:只有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累积方法与经验,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必要的对照样本,比较利弊得失,保障实践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3、善于学习: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再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最终达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理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互动;

——4、掌握一种思维方法:理性思考就是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概念、推理和判断为思维工具的思维方法,它以概念将具体事务的规律性抽象出来,再以事理逻辑规律来推导事物的发展前景和各种可能性,最后依据详实的证据对事物的性质属性做出合符实际的判断;

——5、做事前应当先有计划:做事前先做计划,将要达成的目的分解为若干步骤,再对各个步骤作出可行性计划,然后实施计划,进而提高做事的成功性与效率。只有在对事务的计划过程中理性思考才能获得发挥作用的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