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GXF360 2017-07-23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江西 廖春华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语言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近代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小学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教材内容中包括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条件下,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掌握教材中课文的知识特点,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深入理解,通过吸引学生了兴趣,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兴趣。由于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语言教学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生动性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言呈现出生动性的特点,课文的生动性,这是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课文中的语言往往呈现出生动性的特点,这些课文往往是耐人思考的,能够提升学生对教材中的意境的体会。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来对课文进行解析。从本质上来讲,生动性将原本具体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例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附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二)科学性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也体现了科学性的原则。课文中的文章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为学生传达了科学的、准确的情怀。教育工作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用词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同时采用生动的方式,将语言表达出来。例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附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这这段中,对柳枝“柔软”的描述,对“粼粼”的波纹的表述,都是符合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的,是具有一般科学规律认识的。

(三)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遵守的准则。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课文中的语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渠道。很多学生会模仿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要谨言慎行,为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传播正能量,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重要的是,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规范的语言和发音来进行语文教学,对课文中的中心思想进行正确的解析,引导学生语言规范、书写规范。

(四)情感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对语文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传达情感感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不高,对课文的情感把握不准确,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将课文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将课文中的喜怒哀乐融入学生的课文理解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趣味性和艺术性

在我国课改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文的趣味性是其主要特点。将枯燥的内容用生动艺术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同时,小学语文课文还具有艺术性的特点。例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附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在这段中,将“小溪”艺术性的表现为“围绕着村庄”,将“垂柳”表述为“随风飘动”,将“水鸟”艺术性地描写为在“唱歌”。这些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语文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内涵理解。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呈现了语文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语文语言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109-112

[2]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7):75-83.

[3]刘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5-216.

[4]宁丽荣.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学周刊,2014,02:12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