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黄金锤揲 “地宫殿”艳惊世人

 国民一员 2017-07-23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黄金锤揲 “地宫殿”艳惊世人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wbr> <wbr>黄金锤揲 <wbr>“地宫殿”艳惊世人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wbr> <wbr>黄金锤揲 <wbr>“地宫殿”艳惊世人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wbr> <wbr>黄金锤揲 <wbr>“地宫殿”艳惊世人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wbr> <wbr>黄金锤揲 <wbr>“地宫殿”艳惊世人

一辽未知塔地宫解放前出土的 <wbr> <wbr>黄金锤揲 <wbr>“地宫殿”艳惊世人

昨天笔者在博文《地宫殿,一种为佛舍利精心打造的佛殿——从宁波南宋“天封塔地宫殿”的命名谈起》结束时说:“好在近年又有一座唐辽时期黄金打造地宫殿面世,它将继续述说这佛教千年之谜,下次再请诸君倾听”。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一齐鉴赏,这座不知何座辽塔地宫出土的,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被“胡子”(土匪)盗挖出的纯金锤揲的“地宫殿”,现被笔者朋友主持的文物公司征购收藏。

黄金与黄金制品是游牧民族最喜欢收藏的东西。中古时期的契丹人,是当时世界上使用黄金最多的国家。欧洲盛传契丹,是个遍地黄金的国度。马可波罗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就是要到那个传奇国度寻找发财的机遇。辽代时黄金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辽代黄金货币是中国历代货币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货币;皇室用器金器最多;宗教用品黄金使用量多到无法统计;丧葬用品使用黄金数量惊人。辽代黄金锤揲佛塔“地宫殿”的显世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辽代黄金锤揲佛塔 “地宫殿”的出处,虽然目前已无从考究。但从“地宫殿”自身承载的丰富信息分析,其铸制年代当在辽道宗时期,当不会有错,文中笔者将根据兴道宗时期佛教信仰情况将此论证详分细缕。下面咱们先欣赏这座黄金锤揲佛塔 “地宫殿”(下面简称“无匾地宫殿”)的惊人容貌。(见图1-5、)

与“天封塔地宫殿”不同的是,“无匾地宫殿”不是单独一座佛殿,而是由殿前二门神、佛殿、一双七层浮屠塔组成的一个组合体。也就是说“天封塔地宫殿”,只是一个佛殿,它只有和地宫结合起来才能“建为一座佛寺”(天封塔地宫殿石函盖北侧铭文),去完成“延续佛法的慧命”(同上)的重任。而辽“无匾地宫殿”,因为有了前门神、后佛塔,俨然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佛寺,不用外援,仅依靠自身资源,就可以完成“延续佛法的慧命”(同上)的重任。这是两座“地宫殿”最显著的区别。辽“无匾地宫殿”繁复,除了地位财富不同外,辽代对未法时期“延续佛法的慧命”的方法应早一些。南宋“天封塔地宫殿”简朴,便捷,借力发力,聪明省力。这应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胜过皇家头脑的实证。

辽“无匾地宫殿”除门神与双塔外,其建筑风格样式都与“天封塔地宫殿”相差无几。佛殿也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顶(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 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建筑,塔高35 厘米、殿高19厘米,进深16.7 厘米,台基面27×27 厘米,总重3300克。

佛殿和双塔都是建在一个正方覆斗形须弥座台基上的,台基四角覆盖錾刻的大朵莲花。大门下正中央阳凸一有头光和背光跌坐在莲台之上的地藏王菩萨像,台基上满錾鱼子地和缠枝莲与蔓草纹。菩萨像左右等距对衬处,各有一镂空菱形开光,边嵌珠饰内为金刚杵及日轮图案。再远处左右对衬各錾刻一个向中跪坐在莲台之上,手捧贡果的亦有头背光环的男女侍者。台基四面图案布局大体相近。

台基上栏杆下铺有一薄板,长出栏杆外数厘米。栏杆正中,佛殿门前,开有一比殿稍小的栏杆门,门左右为顶上卧狮的门柱。门外侧各有一持斧持枪的唐将模样全身顶盔贯甲背饰火焰光的门神。威风凛凛,叱咤风云,眉目清晰,栩栩如生。四周设置的栏杆为上下两层,上层橫栏内等距饰大朵云纹;下层镂空雕凿菱形格。栏杆四角各设一粗壮立柱,顶上各置一头雄狮雕像。

前面紧挨栏门为佛殿的两层台阶,一级台阶平素无纹,一层中錾圈纹。殿门两门柱上錾刻鱼子地与大朵宝相花,门楣横梁上錾宝相云纹。楣上鏨刻一朵巨大牡丹旁饰缠枝宝相花纹。殿门仍可开闭,为两扇上板条状,下饰32颗大乳钉的类宫门。门柱下安有高高的有花饰的门槛。角柱与门柱间花墙,上为梅花联缀窗格,下为砖砌矮墙。窗楣上饰蔓草纹与日光图。整座殿共有花雕立柱10 根,柱础为覆莲式。殿的左右侧各有一花式欢门,门顶饰大朵牡丹。门旁墙面各饰四枝首尾相联的宝相莲子花束。殿内设有一3厘米高的莲台宝座,上塑一尊佛祖合十塑像。原殿内是仅这一尊像,还是还有几尊像?目前不得而知。

斗拱亦为一斗三升。拱眼壁绘有花纹。屋面为九脊顶,二端各置一摩羯鱼形鸱吻。中央置火焰宝珠。垂脊端置瑞珠,面瓦部分为盾牌形瓦。博风板呈梯形,屋面4 个起翘的戗角下角檐安元宝状套纹,其上悬挂三角状伞形风铎。

殿后的一双六角形七级浮屠均为锤揲而成,塔坐落在六角形塔基上,塔基装六角形栏杆,每面栏杆都是由两朵大宝相花作镂空栏饰。塔每层都是中空,一层六面各錾刻一尊佛像。二层以上,六角每面鱼子地上,都雕有一圈围栏和一个镂空云形宝相花窗,每层都有起翘的塔檐,六檐角均挂有倒灵芝形风铎,塔顶须弥座上为三层莲台,上为三层宝珠,珠上为宝盖盖分三个方向缀有三条金链,连着须弥座。宝盖上立着一长长的枪尖式刹顶。

辽纯金无匾地宫殿的佛殿、佛塔,都是按照当时的佛殿、佛塔形式,仿制而成的实物模型,制作精巧,比例适度。这座纯金打制的地宫殿,按照当时的佛寺、佛殿、佛塔的形式,布置了一整套佛像、法器和装饰物,一切都保留了当时原有的丰彩。其屋面、屋脊、柱础等构件,都与当时佛寺建筑规定的制度相符合,实在难能可贵,为我们研究辽代佛寺建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整个佛寺全部用纯金打造,多种细工工艺交叉使用,无论造型、纹饰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地宫殿难得保持如此完整,庄严肃穆,精美壮观。实在不愧为一座佛家至宝,国之瑰宝。

此辽代纯金地宫殿与南宋天封塔地宫殿,都是法教未法思想的产物。末法就是佛教衰落消亡时期,释迦牟尼涅槃前曾宣称佛运有一万二千年。分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三个时代。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时代,正法绝灭,佛法衰颓。信仰佛教的人数渐渐稀少,修行的人更少,修行而证圣道的人则已没有了,到最后佛法也就被世间的邪说和物欲所淹没,纵然尚有佛经存在,也没有人去信受奉行,没有人去修持,没有人去证果,人人皆在等死。这种末法思想从唐代就已流行,这以后很多佛教信徒就想出了很多延续佛寿的方法,为佛舍利建造地宫殿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同为延续佛法的慧命建造同类地宫殿,说明两殿制作时间相距很近,如按经济情况和佞佛情况分析,辽代纯金打制地宫殿制作时间,应在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至辽亡(1125年)这段时间,制作者辽道宗可能性较大。地宫殿无匾,可能已在修塔碑记中写明,故不在殿塔上再留有文字。这正是:

末法同育两国宝,是福是祸费猜磨。铸主已随风飘逝,千年后人不拜佛。

敢是末法真降临?圣道难返大中国?华夏净土何方是?遥望西天叹弥勒。

泉痴山人2013-1-22于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