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九宝降气汤(杨介宾方) 【组成】 紫苏子15g,麻黄绒12g,薄荷10g,大腹皮12g,陈皮10g,桑白皮12g,桂枝10g,法半夏10g,款冬花15g,炙枇杷叶15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功效主治】 降气化痰。主治咳喘。 【方解】 杨老立方遣药素以方简效宏、配伍灵活、运巧制宜著称。《苏沈良方》中的九宝散(大腹皮、肉桂、炙甘草、紫苏叶、杏仁、桑白皮、麻黄、陈皮、薄荷),主治积年病喘,秋冬辄剧,不可坐卧者。杨老承其组方之意,却不拘泥方中之药。他根据喘咳病人,多有宿痰内伏、风寒外袭的病机特点,将原方化裁,组成了一剂温而兼清,宣肃并用,长于降气化痰的喘咳良方——九宝降气汤。 【加减】 方中用紫苏子肃肺,与麻黄绒相伍共奏降气平喘之功;桂枝、薄荷宣肺解表,温中化饮;炙枇杷叶、款冬花化痰降气,止咳平喘;陈皮、法半夏燥湿除痰;大腹皮理气宽中,以助陈夏之功;本方尤妙在于上述温药之中,兼用一味苦寒之桑白皮,以清郁闭之痰热。全方宣肃并举,散降同用,对于痰湿素盛,复感风寒,肺气雍塞之咳喘证尤为适宜。 【验案】 左某,女,30岁。1992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咳嗽、喘急3天。患者自幼即有喘咳病史,以后逐年加重,每至冬春季节必发作,几不间断。此次因受寒复发,先有咳嗽喘急,鼻塞流涕,渐至倚息难卧,喉中痰鸣,胸闷心慌,咯痰不爽,胃不思纳,舌质青紫,脉象小滑。此乃外寒引动伏饮,致肺失宣降,心阳不能舒展。治宜宣肺平喘,化痰降逆。处方:紫苏子15g,麻黄绒12g,薄荷10g,大腹皮12g,陈皮10g,桑白皮12g,桂枝10g,法半夏10g,前胡15g,款冬花15g,炙枇杷叶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服上方3剂后,哮喘明显减轻,守方连服10余剂,病情控制,几如常人。后以六君子汤调理善后。 【方源】 梁繁荣.杨介宾教授组方用药经验举隅.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21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