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喘汤

 经方人生 2022-06-20 发布于四川

定喘汤加减—咳嗽气喘、痰多黏稠

[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喘憋,呛咳阵作,痰多,黄白相兼,黏稠,咳吐不易。或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降气,化痰泄热。
[方药组成]

白果9g麻黄9g款冬花g半夏9g桑白皮12g
紫苏子9g杏仁g黄芩9g

[加减法]外感诱发见鼻塞咽痛者加山豆根、鱼腥草:来去迅猛,有“风象”者,加僵蚕、全蝎,定风脱敏。

[体会]

哮喘一病发病原因复杂,但总不外乎寒热、痰阻、气滞、血瘀。久之累及肺脾肾三脏,造成寒热、虚实夹杂,缠绵不已,久治难愈。肺主肃降,若肺失清肃,气不得降,必然出现咳喘、胸闷等肺气上逆之候。
定喘汤出自明朝医家张时彻所著的《摄生众妙方》,其所主治的喘证,其病机乃体内素有痰热,复感风寒,外寒引动痰热,导致肺失宣降所致。肺失肃降,痰气上逆而导致呼吸迫促,喘呛阵作。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故见痰黄白相兼,黏稠,咳吐不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郁热内蕴之象。宜确立宣敛降肺、平喘止咳以治其标、清热化痰以治其本。《成方便读》曰:夫肺为娇脏,畏寒畏热,其间毫发不容,其性亦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为风寒外束,则肺气壅闭,失其下行之令,久则郁热内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为痰,哮咳等疾病所由来也。然寒不去则郁不开,郁不开则热不解,热不解则痰亦不能遽除,哮咳等症何由而止。定喘汤中麻黄、白果为君开肺疏邪,以紫苏子、杏仁、款冬花、半夏为臣,佐以桑白皮及黄芩。麻黄辛散苦泄,入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有宣肺平喘之功。费伯雄曰:“治痰先理气,不为疏泄,则胶固不通,此定喘用麻黄之意也。”白果,《本草便读》曰:“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诞”,与麻黄伍用,一散一敛,开肺散邪而不耗伤肺气,敛肺平喘而无留邪之弊。桑白皮,《本草纲目》曰其长于利小水,及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黄芩擅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

二药伍用,能清肺热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半夏,《别录》云:“消心腹胸隔痰热满结,咳嗽上气…”;款冬花,《本经逢原》;“润肺消痰,止嗽定喘”;紫苏子,《本经逢原》:“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半夏、款冬花、紫苏子、杏仁,四药合用宣肺下气,化痰平喘,使痰去而肺能恢复其清虚之体而肺气乃降。

由此可见,本方宣开与清降并用,发散与收敛兼施,宜于平素痰多,复感风寒,肺气壅闭,哮喘咳啾,痰多气急之证。若新感风寒,但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非宜。哮喘日久,肺肾阴虚或气虚脉弱者非宜。

来源   印会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