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我们都知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等。 他的一生相对于李白等人来说还是比较顺风顺水的,18岁时就以一首“野花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童星,27岁更是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虽说年少成名,但白居易却一直到了36岁才结婚,娶了自己好友杨虞卿的堂妹,生活倒也幸福美满。 可越是到晚年,白居易的狐狸尾巴越是藏不住了。据说,晚年的他好色到了病态的地步,豢养了不少的家妓,手把手教她们唱歌跳舞,日夜笙歌。这还不算,更为恼人的是,每隔三五年,他就要换一批家妓,理由是“年老色衰,不堪入目”,结果十年间竟整整换了三批。 有人说小编胡扯,瞎诌,还真不是。 唐人孟棨(qǐ)《本事诗·事感》中有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当然了,这一切在当时根本算不上什么,毕竟是历史上风气最开放的唐朝。可接下来要说的事,就有点过分了。 我们都知道,一般在评价白居易时,都会把元稹给带上,世称“元白”。除了他们一起倡导过新乐府运动之外,他们生活中也确是一对好基友,没事儿就互相唱酬。 话说这元稹也是风流成性,估计是中国作家中,最早靠出卖隐私吸引眼球的人。他把自己的风流韵事写成了《莺莺传》,结果后来被王实甫改编成了脍炙人口的《西厢记》。 这不,元稹刚抛弃了莺莺,扭头就泡上了蜀中名妓薛涛。这薛涛可绝非等闲之辈,先后侍奉过12位节度使,才情自是没话说。结果二人干柴遇烈火,在成都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同居生活。 在文人的眼里,二人成双入对,吟诗作对,自成一段佳话。可在我们百姓看来,薛涛可不就是元稹的二奶嘛。 这自古以来,二奶能扶正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可薛涛没这福气。很快,元稹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借着出差之际,跑到浙东,拜倒在了越中名妓刘彩春的石榴裙下。 结果,此时的白居易也忍不住了,干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给元稹的二奶薛涛偷偷写了首求爱诗。 “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这首诗就叫《与薛涛》:诗中的“峨眉山势”,是引用元稹“峨眉秀”比喻薛涛的句子,又以其拟天台仙境;“欲逐刘郎”,是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的故事,不说刘郎追仙女,反说仙女追刘郎,实乃暗讽薛涛倒追元稹。最下作的一句就是“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当时元稹在浙东担任观察使,你以为去浙东很容易吗?中间可还隔着个湖南(武陵溪)呢。 言下之意就是说,元稹在浙东又爽上了,你想倒追恐怕也追不成了,还不如回头跟我共赴天台仙境,岂不美哉? 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白居易这事儿干得可有点过火了。 不过好在人家薛涛根本没鸟他,后来白居易自己估计也后悔了,所以在《白氏长庆集》时,压根就没收录此诗,而是将其收录在了《外集》之中。白居易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有苦衷的,原来他的《白氏长庆集》是要约元稹作序的,怎好意思将自己勾引薛涛的诗让元稹看呢? 再后来,元稹去世,其家人让白居易帮忙写墓志铭,写得那叫一个催人泪下,得了润笔费五千多,后全部捐给了香山寺。 估计是因为此事,对元稹心中有愧才会如此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