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上堪比两桃杀三士的计谋

 静修斋628 2017-07-24

如果能有选择,盛度一定不愿成为钱帷演的女婿,虽然钱帷演是吴越钱家的没落贵族,但盛度有的选择吗?没有。先不说钱、盛两家早在吴越国时就是主仆关系,这门亲事很可能早就指腹为婚,再者,钱家纳土归宋后很受宋室青睐,钱、盛两家唇齿相依,都是降臣,有着太多难与人言的苦楚,但是盛度却打心眼里看不起拔毛的凤凰,他老丈人钱帷演的所作所为(东坡志林语)。

 

盛度为什么不喜欢钱帷演?除了名臣寇准说过“钱帷演,佞人也”之外,他老丈人钱帷演干过的那些事,让以充满正能量自居的盛度很不以为然,比如钱氏拼了命似的巴结皇后刘娥,将亲妹妹嫁与皇后干哥哥刘美,并与权臣丁谓结成儿女亲家,更可恶的是为了取悦仁宗,建议两宫太后,皇帝亲生母亲李宸妃与刘娥一同陪享真宗,这是有违祖制的谄媚之言,素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宋史上堪比两桃杀三士的计谋

盛度与钱帷演这对翁婿之间年龄仅有一岁之差,但盛度的所作所为不同于钱帷演的名士作派,从不吟风弄月,大庇天下文士俱欢颜,而是素有大志,他不能像钱帷演一样依靠祖荫而衣食无忧,他只能靠自己搏取功名,做个经世致用的实干性官员,在政治层面,他也远比老丈人能够轻松摆脱身世带来的羁绊,比较容易获得统治阶层信任,在政治上更进一步,从而彻底消除钱盛两家世交,自己又为钱帷演女婿所带来的诸多阴影和不利因素。

 

盛度做到了吗?做到了。盛度为人低调,不喜言谈,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其在真宗、仁宗朝的建树远非钱氏所比,这也难怪盛度在二十六岁中进士那年,他老爸仰天长啸,喜笑颜开,结果乐极生悲,笑死了。宋史上盛度被贴吧命名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这个还真不是吹牛,盛度的名气虽然不比寇准、王旦,以及正邪难分的丁谓、王钦若等人,但其务实济世的理政才干不下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名臣贤相。

 

盛度步入北宋政坛后,从最基层的警察局长做起,一步一个台阶逐级攀升,做过副县长,礼部、司法部、兵部、户部等多个官职,直至枢密使相高位,是真宗仁宗朝非常倚重的股肱重臣,难得的是盛度的实干,他在出使陕西时,勘查疆域,绘制成《西域图》,后又出《河西陇右图》,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学家,针对边患,盛度又出十条安边治国良策,为真宗所赞赏和采纳。他在担任财政部官员时,建议皇帝放开盐禁,指出民间开放盐业的五大好处,既使百姓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还增加了国库收入。

 

盛度久浸宦中,这些实用而有效的措施,其实每一项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盛度因而也是北宋最被忽视的名臣,只可惜真宗仁宗朝名士如过江之鲫,盛度掩盖在其他名臣贤相巨大的光环之下,再加上此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性格乖僻,尤其不擅长人际关系,属于情商不高的一类官员,因而不被人所熟知,关于盛度的轶闻趣事,散见于宋人笔记之中,其实生活中的盛度还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

 

盛度体形庞大,身材肥硕,这点有迹可寻,他爸不是因为他考中进士而笑死了吗?这个家族可能患有肥胖症。盛度大腹便便,但眉清目秀,其居马上,前如俯,后如仰,一生最怕跪倒叩拜,因为他每次俯下身后,久久难以起身,因此人称“盛肥”。同朝中人,丁谓骨瘦如柴,梅询则喜欢以香薰衣物,每次入室,则香溢满室。另有一个官员叫做窦元宾,是为邋遢鬼,不洗衣服,不爱洗澡,每次入朝则秽不可闻,此四人组合在一起,是为F4,不是黑红梅方,而被时人称之为“盛肥丁瘦,梅香窦臭。”

 

盛度与石中立同朝为官,都为副宰相,盛度因为体形肥大,常受促狭鬼石中立捉弄,有一天,盛度退朝时,从前殿出而宰相随后跟随,盛度初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余光瞥见后,深感不安,就想赶快找个地方回避一下,快步疾行百余步后,找到一间房屋,赶紧遁首隐形,石中立看见盛度气喘吁吁的,就问他何以至此?盛告其故。石中立坏笑着说“相公问否?”盛曰“不问”。别过石氏,盛度都走了好几十步了,终于醒悟,原来这个石中立太坏了,这是笑我气喘如牛,说不出话来呢。不仅体胖受戏,连名字也让这个爱开玩笑的石中立找到了笑资,一日盛度撰写神道碑,石中立明知故问“谁撰?”盛度不明就里,顺口接道“度撰”。话音刚落,哄堂大笑,“度撰”谐音杜撰,可怜盛度,莫名其妙间就中了招。

 

《青箱杂记》载,盛度性情刚毅,桀骜不驯,脾气虽然急躁,但此人品行端正,甘守清廉,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有一个叫做孙忭的举子,想报考国家公务员,就以拜师求教的名义套近乎,一边拿着自己的学术成果理论文章,一边夹带私货给盛度送礼。盛度一看礼物,连文章望都不望一眼,怒斥道“大凡送礼者皆歪门邪道之人。”一点面子都不给,让人赶出门外,孙忭满面羞惭,惶恐而退。这第一次见面都没有落下好印象,考完试后,孙忭彻夜忧愁,担心这次再怎么努力都无功而返。不料,盛度见孙忭试卷上的文章不错,拔为优等上,顺利让其通过考试,公正的为国家选拔了人才。

 

盛度既为权利场中人,自然也无法逃脱权斗的官场大戏,这也是盛度被人非议的地方,说他皮里阳秋,阴狠刻薄,平常好打肚皮官司,谁都猜不透他,而关键时候,绝不手软,稳、准、狠,一击致敌,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朝廷是什么?也是江湖,凡是江湖上潜流涌动,腥雨血风,杀戮震天的时候,朝廷上也一样云诡波谲,令人防不胜防,且看官场老司机盛度是怎样巧妙设法,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宋史》载,盛度曾经不动声色,运筹帷幄中用了一招“一职贬四相”的计谋成功卫冕,成为人上人,此招堪比春秋时的“两桃杀三士”( 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

 

事情缘由如下,景佑年间,盛度官拜参拜知政事,即副相,当时担任宰相的是王曾和吕夷简,而宋绶、蔡齐与盛度都是副相,官场中都有潜规则,所谓势力范围,王曾与蔡齐是一个圈子中的,而吕夷简与宋绶是另一个圈子的,只有盛度无门无派,与这四人都很疏远。因政见不同,王曾和吕夷简都想辞职,仁宗问盛度何人可继任为相?权利如春药,尝到好处的都想上位,盛度一看机会来了,自然巴望不得,可是你能举荐自己吗?这样的做法门都没有,一旦引起仁宗反感,估计眼前的副相都保留不了,盛度的做法是滴水不露,而最后的桃子却是自己独自品尝。

 

知道仁宗平生最嫉恨的是结党营私,把真正的主子驾空,盛度大胆进言,就说“王相和吕相都有哪些心腹之人,我确实不知,但陛下可以让他二人分别推荐一人为相,就可以借此观察他二人是否出于公心。”仁宗认为盛度所言甚佳,却不知中了老谋深算的盛度计策。果然,仁宗问王曾,王曾推荐蔡齐,问吕夷简,吕自然推荐宋绶。仁宗一听,勃然大怒,原来江湖传说的并非子无虚有之事,你们都有自己的权利代言人,而朕岂非被你们玩于股掌之中?仁宗一生气,后果很严重,结果王、吕、宋、蔡四人同时被贬,五相中只有盛度留下了,不久官至枢密使,即枢相,盛度不费吹灰之力爬上了权力巅峰。

 

这件事足以说明盛度的阴险与狡猾吗?兄弟倒觉得盛度的成功取决于他的立场,他不偏不倚,不党不群,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至于顺手摘得的这个桃子,理应是他该得的,盛度忠于的是他的主子,而不是哪个党群,这样的臣子皇帝咋能不放心,至于盛度的“一职贬四相”,则充分显示了盛度官场上的老辣和智慧,盛度虽与钱帷演有翁婿情份,与丁谓有间接亲属关系,身居高位时不也未曾出力力保钱、丁吗?实质上,盛度一生都在试图摆脱这种因裙带关系而带来的拖累,盛度的公心终于获得过朝野的认可,至少他不像钱,丁一样被公认为佞人而声名狼藉。

 

不过,权利向来就是轮盘赌,今日你可以去四相,独领风骚,明日别人也可以照样把你踩在脚下,没有永远的赢家。没过多久,新任权贵章得象上台,因不甘屈居盛度之下,处心积虑要拿下拦路石,后盛度被坐属下强取邻人财产之罪,免官去职,知应天府。与此相反的是史书上的记载,《宋史盛度》载,盛度对贫穷之人多有施舍,而对送礼行贿者则绳之以法。因此盛度被坐之罪,大概亦是莫须有。

 

盛度后因患风眩暴卒,我估摸着可能因太过肥胖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什么的呜呼哀哉了,盛度后被谥为“文肃”,敏而好学,恭谨认真。嗯,不错,算是良谥,比他老丈人钱帷演的待遇那是好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