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读这篇 | 李春仲:写毛笔字的那些事

 原鄉書院 2021-02-09

写毛笔字的那些事

李春仲

对于90后的人来说,写毛笔字是件很陌生的事。而对于70年代长大的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用小毛笔蘸着墨汁写语文课堂作业,另外每天放学回家要写3张16开纸大字,大字中间要写满小楷,这是每天必备的家庭作业。

小学四、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是父亲的学生,当时30来岁,英俊威严,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每当他站在黑板前抄写讲义时,我都会在讲台下模仿他优美俊逸的字体。他往下抄写时,双腿跨开下蹲,头发右额的刘海遮住了眉毛。此时他轻轻一甩,刘海很自然的扣在了鬓角,那上扬一甩的动作非常潇洒,伴随着黑板上清脆有力的粉笔书写声,给寂静的教室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语文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前面,一根戒尺、一根鸡毛掸子、一本讲义夹、一盒粉笔、一摞作业本就是他的教学物资。他很少打学生,除非个别屡教不改的就用戒尺打掌心。但他威信高,我们都非常敬畏。每当我做错事,那双犀利的目光盯着我,似寒气逼人的双剑,还没等他正儿八经的审问,我就一老一实的交代事情的原委。语文老师对我们学业也极为严格要求,在书写方面立法三章。如:书写要工整清楚,字体大小要均匀,不能随意占格子,笔画粗细合宜,墨渍不能滴落在作业本上,握笔姿势要规范,作业本要摆正……没有达到要求的,他就喊某某的名字,叫到讲台前,胆小的学生身体战战兢兢,如筛糠的筛子不停的摇摆。老师轻轻的揪住他耳朵说“你是耳背不?还是耳屎八斤重,没有听到我的要求吗?拿过去重写”,作业本一掷地,学生慌慌忙忙的去捡,如夹着尾巴的老鼠回到座位认真地重写。我们其他的学生都屏住呼吸,生怕下一个点到名字的是自己。

尽管语文老师三番五次的强调书写,但奈何我们男生绝大多数是泥巴做的,没有女生的细致心忍耐劲,只图方便快捷。于是有的同学把毛笔尖端的毛剪掉,用捉钢笔的姿势写毛笔,速度快多了。但是写的字没有笔锋,笔画有扫把那么粗,整个字也就是黑嗒嗒的“泥人”一样。因为没了笔尖,储蓄墨汁的能力差。有的学生蘸墨汁稍多,一滴下,落在作业本的格子上。这时急匆匆的用草纸擦,又用橡皮擦擦,擦的毛茸茸的,比擦屁股纸还要皱褶。我们一旁的学生说,赶快把这张撕掉,不然语文老师戒尺打下去,你的巴掌要起“发粑”。他唯唯诺诺,赶快就范。

女同学就不一样了,把墨汁瓶盖拧开,用纸拭擦瓶盖和瓶口的余墨,用毛笔轻轻的试探性的往瓶里蘸墨,慢慢取出,放在瓶口涂抹均匀,待毛笔尖挺直、笔柱四周浑源,然后徐徐的铺开作业本。下笔之前左手用尺子贴紧格子下方,右手握着毛笔一丝不苟的在格子里写,字的下端以尺子为参照物,写完了一行,就把尺子往下移动,等作业写完了,大家一看,横竖均匀成线,好看极了。

学校附近一位姓余的人家,有一堵成人高的院墙横矗在主路边。墙体结满了墨绿的不知名的爬山虎,每到4、5月份开白色的花,花萼的中心处在6月份长出白色的毛,很有韧劲,不容易断。每当我们小毛笔上的狼毛或羊毛写坏了,就去这个院墙下摘取白色的毛,用细绳扎成圆柱的形状,用小刀细致的裁割成浑源挺直的一束毛发,把它紧紧的塞在竹筒里。对于书法基础不好的学生,感觉这种写法很轻松。毕竟这种毛很硬,对于手腕的暗劲、用笔的轻重没有要求,跟如今店里销售的“签字笔”一样,着力大小不会太影响书写的美观。但这种毛很硬,没有柔性,吸附墨汁能力差,只能写一笔蘸一下墨汁,而且写大字根本驾驭不了。

我读三年级时,父亲为我和哥哥腾出了一间小屋做练毛笔的书房。这书房连着一间存放杂物的小房,组成了曲径通幽的穿堂。书房三面是烂火砖砌成的,向西的一面是土砖坯,土砖一米高左右开了一扇木窗,窗子用绿纱蒙上,夏天透气又可以阻挡蚊子。透过窗户可以一览后院的景色,一畦菜地,一棵梨树,三棵桔树,偶尔有清脆的鸟声愈显清净。每当中午或傍晚放学,我穿过走廊,来到穿堂,揭开书房门的草席做成的帘门,把它往上收拢够一人的高度用铁夹夹住。书房不大,10平方左右,一张八仙桌,两个壁橱,一处壁橱存放用来练毛笔字的旧报纸、字帖,一处放有砚台,一大瓶墨汁,一个清洗毛笔的大玻璃瓶。走进去,虽然略显简陋,但环境幽静,书香气息浓厚。真的吻合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外在环境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娱自乐的心理情结。

父亲告诉我:学写毛笔字不是单纯的写字,还有很多预备的事要做,如把报纸折成方块形的格子,如何用毛笔在砚台上磨墨,如何看帖把字形结体烂记于心。学毛笔字前的基本功就是握笔的姿势,记得父亲当时就教我腰杆挺直,凝神屏息,悬笔书毫,掌中藏蛋,一气呵成。他亲笔示范,从一横一竖开始,怎样的提笔、顿笔、逆锋、藏锋、回锋、收锋,字体的方圆,笔画的长短,用笔的轻重……慢慢的建立了基本的书法概念后,父亲就把一本《颜体字帖》交给我,让我刻苦训练。奈何我天生好大喜功,还没有练好楷书,就学着自己平时看到的行书就龙飞凤舞起来,当时有种“气势浩荡,冲天贯虹”的豪迈感。父亲一旦看到我鬼画桃符的书写,就狠狠的批评我。当时年幼,总认为作风严谨的父亲不懂得欣赏行书。但是现在翻看起小时候那所谓的“行书”,真的很汗颜。也再次验证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简单道理。由于是业余的爱好,没有系统的指导和专业的训练,书法进步很慢。但是长久的浸润于毛笔的书写,却培养了“涂鸦”的习惯。每当百无聊赖之际,我躲进书房,挥毫泼墨,疲劳顿释,心境异常的澄澈明静。

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毛笔字大赛。当时正好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对“五壮士”跳崖的壮举由衷的钦佩,于是写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八个大字参赛。因为平时一直练毛笔字,基本功还可以,加上当时书写的心境是在学完了这篇课文有感而发,写出来的效果也显得遒劲洒脱,所以也轻松的获得一等奖。这种精神的奖赏使我信心倍增,即便到了初中,我们课堂作业丢掉了写毛笔的惯例,但课余回到家里,还是要练习一个小时的毛笔字。

农村过年,虽然没有现代的繁华,但是每家每户贴对联是必须的 ,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对联买,都是买好红纸拿到“先生”(有学问的人)家里写。当时父亲身体不太好,写对联的事交给堂哥。我家里的对联,从记事起,就是从姐姐开始,过渡到我和哥哥俩。记得第一次写对联,我读小学三年级,哥哥读五年级。父亲为了激发我们的竞争性,要求我们两人分别写对联的上下联。正月开学后,有位老师到我家,看到字体不一的上下联,有点惊诧。待听说是我们兄弟俩合作对联后,就评头论足,煞有介事的说哥哥写的略胜一筹。当时我年小,不谙世事,认为哥哥在别人心目中是乖男生,自然会得到更多的赞扬。于是乎,心中郁郁不平,闷闷不乐几天,却也催生了我上进的志气。

渐渐的,周围的邻居看到我家的对联竟然出自于十几岁的小男孩之手,就络绎不绝的把红纸拿到我家,叫我帮他们写对联。记得有一次给大叔写春联,上联首字“窗”,下联首字“户”。由于整体布局的把握不够,我把“窗”写得很大,跟“户”字极为不协调。我喃喃自语:“窗”字没有写好,要不要重写啊?谁料大叔和颜悦色的说,“好的很!窗子大,阳光充足,才能纳阳入户。”当时我觉得他真的是这么想的,心中还窃喜:我无意中的败笔却制造了神奇的艺术效果。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个大叔照顾了我的面子。作为一个淳朴的乡亲,怎会轻易的挫伤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在他们的心中,我是做好事,我是一个文化人,即便客观上做得不好,也不能亵渎读书人圣洁的情怀。

后来,一些婚丧嫁娶之事的对联或“锦帐”也是我写,上联和下联的称呼要讲究称呼恰当得体,尊卑适宜,不能谦敬乱用。第一次写结婚的匾额上下联被我张贴反了,幸好父亲看见。不然匾额挂在厅堂上,要羞煞人也!还有一次正月給别人写嫁女对联,也差一点闹了笑话。我在对联书上随意选了一副含有“合卺”两字的婚联,一丝不苟的用楷书写好放在地面晾干。父亲有检查我写对联的习惯。他过来一看,马上叫我重写。我莫名其妙,问怎么了。他解释,“合卺”是指新郎新娘在新婚的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而请你写对联的人是女儿出嫁,又不是儿子结婚。他的闺女还在娘家,没有踏进婆家,怎么拜天地喝交杯酒。于是恍然大悟,渐渐感受到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统严谨。

99年正月初二是我新婚的日子,最让我自豪的是洞房里的婚联和大厅外的庆婚联是我一手写成的。为对联的内容蕴含的深意、我和妻子名字的嵌入、典故的推陈出新,父亲在半年前就冥思苦想的为我构思了十余副婚联。最终在洞房门选了一副“春风迎旭日伉俪美满,仲相佐华霸龙凤呈祥”,厅堂外选了一副“春色同旭旦喜迎亲朋好友,仲阳似华年欣接伉俪佳人”。我用隶书书写了两幅对联,显得端庄敦厚,古韵犹存。借着这幅对联的美好祝福,我们夫妻虽偶尔有争吵,但总体说来家庭和睦,夫唱妇随;子女成双,做人谦恭,读书专心。我也知足了。

乡村丧事的“对仗”称呼较繁琐,尤其是亲戚旁系多的,要梳理吊唁的一方和逝者之间的关系,真的要绞尽脑汁。有时为了一个恰当的称呼,在《称呼通用大全》翻个够,也找不到。最后只有父亲和长辈坐在一起,才妥当的安好了称呼。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一些繁文缛节也渐渐的变得通俗简单,如是本姓的同辈就写“族兄(弟)”,所有姻缘关系的在称呼前加“姻……”。

虽然农村移风易俗,写毛笔字的场合渐渐趋少,但一些重要的场合非得要有会写毛笔字的“先生”到堂,如每年正月新生儿的“上谱”,老人逝世的拜垫、坐垫、花圈的“对仗”,都要用毛笔书写,彰显了庄重的神韵,体现了对新生小孩的欢庆,对逝者的尊重。每当我被乡下长辈尊重的说,“先生来了,先喝杯茶!你不到堂,这些事我们做不了。现在社会上写毛笔字的越来越少。你可要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啊!”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忧虑。欣慰的是农村老人虽然不识几个字,却对读书人尊重对传统文化敬仰;忧虑的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写像样的毛笔字。

如今,虽然各种所谓的“书法快速培训班”在招收学生练习书法,但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家长盲目的跟从。书法绝不是简单的写好字,它要和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学识才情综合起来,在获得广博的书本知识和人情练达的社会经验之后,才体现了毛笔字的价值和书法的庄严。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国的文化精髓绵延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年度优秀作品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