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香留痕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肖秀玲

周五的美工课,我打算和孩子们一起用棉花粘贴《熊猫宝宝》。我提前准备好材料,用碳素墨水染黑一部分棉花,晾在活动室外面,到了中午,棉花干得差不多了,室外的风很大,我担心棉花会被风吹跑,就把棉花拿回活动室里,顿时满屋都是墨汁的香味。不觉记起自己小时候最喜欢闻这种味道了。

我小的时候每到快过年时,父亲总会自己在家里写对联。他拿块墨在砚台上不停地磨呀磨呀,磨出来好多墨汁,然后用毛笔蘸着墨汁写对联,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什么“竹报平安,花开富贵”。什么“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父亲总是一气呵成,看父亲提笔写字,收放自如,总以为写对联很简单,我就趁父亲休息的时候拿过毛笔,装模作样地写起来,看花容易绣花难,老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写毛笔字真难啊,很难掌控重心,写的字或大了或小了,或这边细了,或那边粗了,自己都觉得难看。父亲就会笑我:“要想写一手好毛笔字,平时要加强练习,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好了的。”之后,我就拿出几张报纸每天练习写毛笔字,当然是坚持不到底,几分钟的热血过去就又撂一边去了。但是每年父亲写对联的时候我还是会凑过去深深嗅一下墨汁的香味,好享受的感觉。

终于我上六年级,那一年过年又写春联,当还剩下几个小福贴的时候,父亲让我写来试试。我那个兴奋劲就甭提了,心扑腾扑腾跳着,小心翼翼地写好一个福贴,自觉不错,大声喊父亲过来看,父亲说:“就那样子写,继续。”得意极了的我就学着父亲的样子把小福贴全写好后,自主立事地把大门口贴的“出门见喜”,贴在炕沿边墙上的“合家欢乐”,贴在猪圈墙上的“六畜兴旺”也都写了一些。写完之后,跑去跟爷爷奶奶母亲哥哥全炫耀了一遍,又跑去大伯家跟大伯家几个姐姐炫耀了一遍。三姐姐和四姐姐就跟着我来到我家看,然后三姐姐说:“你写的字瘦了点,不如三叔写得好看。”哦,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总觉得自己写的字有些不对劲呢,原来是我写瘦了啊。我就赶紧拿起毛笔重新写了一些,三姐姐看了看说:“还不对,你写的没有拐没有弯,就像没吃饭写出来的一样。”唉,真麻烦,我有些泄气了,但是作为鼓励,我写的福帖父亲还是贴在了墙上。

如今,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对写春联已经淡忘了。但是父亲依然如故,自己写春联自己贴春联,每年正月初四回娘家我总是会趴在门上闻一下那墨汁的味道,好香好香......

       肖秀玲,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家在黄岛,受父亲的影响,自小喜欢书写文字。星辰点缀夜空,让黑夜多了绚丽的色彩,文字点缀了生活,让记忆增添了生趣。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刘培蕊

校稿:郭建升

复审:刘培蕊

发布:刘培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