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安平丨半生写字

 多收了三五斗68 2022-10-05 发布于山东

开学几个月了,老师一直教拼音,没有教我们写字,我心里急得犯嘀咕,天天写拼音有啥意思啊。心里急得没办法,自己也不会写,不敢问老师,也不敢问父亲,只能憋在心里干着急。

一天下午,教室里有同学在打扫卫生,尘土飞扬,没办法写作业,我就拿起作业本,爬在教室门前的乒乓球案子上做作业。作业一点都不难,一个拼音写一行,我写得专注极了,都忘记自己是在写作业了,写着写着我觉得自己突然会写字了,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写完作业急忙从作业本后面撕下一页白纸,对着作业本上父亲写的“李安平”三个字比画着写,我写得很认真,写得自己连自己都忘了,可是,拿掉作业本脑子就一片茫然,没有办法下笔。我的头低到不能再低了,都快要挨到纸上了,就差把“李安平”三个字吃掉了。我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名字杠上了,脑子里忽然一点灵光开了窍,我拿起那张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蒙在作业本的封面上拓着写了几遍,翻过作业本,竟然歪歪扭扭地把“李安平”三个字写出来了,那一刻,我感到自己高兴极了,心都要飞起来了。我的心其实已经飞回了家里,飞到了祖母的怀里,我要告诉祖母,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放学铃声一响,我飞快地跑回家,从书包里拽出那张写满自己名字的纸,一把塞进祖母的手里。祖母正在做针线,一不留神,针尖扎破了手心,祖母顾不上疼,急忙摊开那张纸,看了个糊里糊涂。我兴奋的表情都溢在脸上,祖母问,这是啥嘛,黑压压的一片。我说,这是我的名字。祖母还是疑惑不解,怎么这么多?祖母目光里全是不相信。我说,拿来,我现在就给你写。祖母见我俯下身子在写,也不知对不对,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件事过去几十年了,祖母也故去几十年了,我常常想起那时的景象,心里不能自已。从会写自己名字那一刻起,写了几十年字,写了那么多字,有铅笔写得,钢笔写得,毛笔写得,电脑敲得,甚至还有一年级时在操场上用石墨写得,自己最满意地还是第一次用铅笔亲手写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祖母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样子。

小时候过年对联都是父亲找人写,有一年,母亲说,娃娃都念书着哩,求啥人哩,让娃娃学得写。母亲此言一出,我和姐姐简直高兴坏了,父亲裁好大红纸,让姐姐先写,我争着要写,结果一搭笔写了一坨黑疙瘩,毛笔上的墨还在滴答滴答地往下淌,我被姐姐一个箭步挤下阵去。自己也羞赧地垂下了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姐姐尽情挥洒。姐姐写的对联潇洒极了,一贴出去,村里人就问哪里的先生写的。父亲自豪地说,我女儿写的。

第一次写对联败北以后,我暗下决心,偷偷地下功夫,除过学校里的大楷之外,自己还在废报纸上默默地练。练了几年,大楷上的红圈越来越多,自己也有了底气,过年时写对联就提出和姐姐比赛。姐姐爽快地答应了。她说,咱们每人写一半,让父亲来评判。我们各显神通,对联写好了,弟弟帮着贴上去,让父亲过来看。父亲煞有介事地转了一圈子,说,都好,都好。我问,谁写得最好嘛。父亲说,实事求是地说,你姐姐写得好。但是,你写得也不错。我就奇了怪了,我明明下了这么几年的工夫,在父亲眼里怎么还是比不过姐姐呢。

上了初中,功课忙了,用毛笔写字的时间少了,姐姐比我高一级,自然也无暇写对联了,每年过年写对联的任务就完全落到了我身上,我也懒得推脱。

到了农校,学校写书法的氛围非常浓厚,不仅毛笔书法风行,钢笔书法也大行其道。对于我来说,自己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其实也算不上啥,但是我还是自我感觉颇佳,觉得自己还行。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那时真是傻得可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说起来,几十年来,我一直靠自己这一点自鸣得意的自信支撑着自己往前走,或许是一种自我认可的错觉,自己把自己哄着哄着就哄上了写字这条道。

老宅的门楣上有三个金黄色的方框,虚位以待了几十年,1988年腊月年关将近,父亲一时心血来潮,非要我用毛笔写三个大字,把门楣上的三个框框填满。我一听到这个话,急忙说,不行,不行,还是请个写家子写吧。父亲显然不同意,还是坚持让我写。我一看推脱不过,只能赶着鸭子上架了。门楣用清漆刷过,搭不住笔,我试了几遍都不行。只好先把“耕与读”三个字写在纸上面,然后用复写纸沿着字的外延划在框框里,之后用毛笔蘸墨填实。父亲抬眼一看,连声说,好,好。我自己端详了几遍,自觉可以唬人。想来老宅从解放那年修成,门楣的框框空荡荡了几十年,终于有三个字蹦上去了,也算弥补了父亲多年的遗憾。父亲常说,字是门面,字写好了别人都高看你一眼。父亲虽是高小毕业,却有一手好字,在生产队当过记工员,也算被人高看过。

父亲故去二十多年了,用笔写字写文章的机会早已让给电脑键盘了。我有时候想,自己为啥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毛笔写字,难道真如父亲所言,渴望被人高看一眼。如今年过半百,内心那点虚荣早已让岁月消磨殆尽了,自己还在坚守当年的选择,日日临池,不为浮名,不为俗利,只是沉醉于一种内心的旷达和宁静。写完的宣纸有些被亲友索取补壁,有些压在斗室敝帚自珍,更多的则是投入垃圾仓,化为尘埃。墨液、毛笔、宣纸被日复一日地消耗着,这该是一份多么孤寂的淡然啊。和古帖面面相对,时而相距千百年,刹那间与羲献老米心有灵犀,顿觉天地豁然开朗,千古洪荒系于一瞬,红尘琐事化作尘烟,人间极乐不过如此而已。

(作者:李安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