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志养生之三

 灵魂所爱 2017-07-24

  此句原文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亦是养神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内”针对外而言, “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内守”,强调了内环境——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从来”,意即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那么,又怎样“精神内守”呢?

  一是要“不时御神”。

  《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衰老时,明确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即是过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不时御神”。御,驾御、控制的意思。时,善也,不时御神,即是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于内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于“神者,血气也”,意思是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大量、过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气血损耗,从而产生衰老。事实证明,一个经常大哭大闹、喜笑过度的人,是不会长寿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时时、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对于任何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正如寿世青编的《养心说》里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此谓“精神内守”具体运用的最好说明,其中心意思是要人们对外部环境事物要采取安和的态度。安者,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顺其然而适应;和者,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要顺之而去,千万不要为各种琐事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这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不妨“难得糊涂”一点。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

  这亦是《黄帝内经》里一句重要养生格言,意思是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倾慕而各安于本位。高下,指社会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贵族,统治者;下,为广大群众、百姓。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难的。自古以来,不少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连脑袋都丢了,还谈什么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连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这种人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因嫉妒而产生悲剧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只因嫉恨比他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后郁闷在胸,吐血而亡。战国时候的庞涓嫉妒心理恶性膨胀,竟干出了毒害同学孙膑的事情。《水浒》里的王伦,也嫉妒心极重,当林冲、晁盖等初上梁山时,他深知这些好汉武艺比自己高强,硬是不肯收留。林冲忍无可忍,当众怒斥王伦说:“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没有“大量大才”,而又“嫉贤妒能”,这可以说是一切嫉妒心强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一般说来,强者不会嫉妒弱者,但是,又不是对所有强者都嫉妒。嫉妒往往产生在两个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间。比如,甲乙两人本来关系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一天甲的成绩超过了乙,因而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大家的敬仰,乙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产生嫉妒之心。这又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且这种排他性总是发生在两个关系密切,相互平起平坐的人之间,对一个与自己毫不相于的人,即使他样样胜过自己,也不会去嫉妒,尤其是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易产生嫉妒。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把羡慕的心情变成追赶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还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乐”好。   三是应少私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此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中亦主张“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红炉点雪》则强调说:“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实证明,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于内。很难想象,一个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够安静下来?《太上老君养生诀》里说:“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物纠心,神岂能内守?”

调情志,免刺激

  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应。生活中,谁都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是我们应当善于控制和调节它,能够及时地加以消释和排除,从而使我们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

-(1)以情制法
-(2)移情法
-(3)暗示法
-(4)说理开导法
-(5)节制法
-(6)疏泄法

  (1)以情制情法。

  又叫情志制约法,创自于《黄帝内经》。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以情制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此谓祖国医学独特的心理治疗与康复方法。这一心理治疗的原则到金元时代,以著名医学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为代表,达到了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水平。张子和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时,要在患者有所预感时,再进行正式的情志治疗,不要在病人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突然地进行,并且还要掌握病人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选择适当方法,避免太过或不及。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以恐胜之,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儒门事亲》里载:有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于是病人便渐渐由怀疑不安而产生恐惧,又由恐惧产生悲哀,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这个病例说明了庄医生采取按脉失声与取药数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胜喜”也。

  《洄溪医书》里亦记载一例喜病恐胜之例:某人新考上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然病倒,请来一位医生诊视。医生看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可以回到家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安然无恙。其仆人进来说:“那位医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只见信中讲到:“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以上二例,说明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必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喜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于恐能胜喜,其义维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为忧者,惟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续名医娄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得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所引起的发笑。

  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 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这时,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晋书·乐广传》记载:“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乐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酒,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历史事实,说明由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作用,促使病人发生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的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此病例为木火的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强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强化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2)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苦痛。有些人患某种疾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坏,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这就是“移情易性”的意疗方法。其意义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用时当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灵活运用。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琴棋书画移情法。

  《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吴师机《理瀹骈文》又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故应在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乐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奋,紧张和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平时,应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别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用这些方法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于人之身心健康。

  二是运动移情法。

  李东垣《脾胃论》里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这说明利用旅游,可驱除烦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到郊外旷野锻炼或消遣,让山清水秀的环境去调节消极情绪,陶醉在蓝天白云、花香鸟语的自然环境里,舒畅情怀,忘却忧烦。在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打太极拳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

  三是升华超脱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如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惨受腐刑。司马迁为转移其不幸遭遇所带来的苦痛心境,而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记》的撰写之中,以舒志解愁,调整和缓解心理矛盾,把心身创伤等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应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无望,个别的甚至想轻生自杀。这时就要正确理解考试的意义。“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要看到高考中,有不少人是落榜的,决不是你一个人。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向生活,面对自己的现实,路就在你的脚下,前途同样是宽广的,应该挺起胸膛去迎接生活。对于社会上的闲言冷语不必理睬。此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冷静地思考一下,或外出做社会调查、旅游,亦是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

  (3)暗示法。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疗法的例证。说明暗示作用不仅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运用暗示疗法的范例,如《素问·调经论》里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意思是,医生要先在病人应针刺的地方不停的进行按摩,并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口里说我将把针扎得很深,这样,病人必然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内,邪气散乱而外泄,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曾采用说要给病人服吐下药,或针灸数十百处的暗示法而治疗“诈病”。李瞻曾用语言暗示,使患者不忧目而着意于股,从而导火下行,而使目疾愈。

  暗示的方法,一般多采用语言,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与说服不同,它是通过言语使病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直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其作用在于情绪方面,而说服的作用在于理智方面。在作暗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第一,病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切有关,亦与年龄有关。病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第二,施治前要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与合作。第三,每一次施治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会动摇病人的信心,影响病人对施治者的信任,这样如果再做第二次治疗,就会困难得多,成功的希望也就少得多。

  (4)说理开导法。

  《黄帝内经》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此为说理开导法的起源。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告之以其败”,就是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深浅,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对疾病具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既不轻视忽略,也不畏惧恐慌。第二,“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告诉患者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此指要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以上四点,即是讲如何使用说理开导法。所谓“说理开导”,是指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疾病的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

  心理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解释是说理开导法的基础,它是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前因后果,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医患关系,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而鼓励和安慰则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伤、情绪低落之时实行的康复方法。保证则是在患者出现疑心,忧愁不解之时,医者以充足的信心做出许诺,担负责任,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与焦虑。

  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或向亲朋好友写书信诉说苦闷,以便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正如俗话所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5)节制法。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即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戒嗔怒”即为一要。《泰定养生主论》强调养生要做到“五不”,“喜怒不妄发”就名列第二。《寿亲养老新术》总结了“七养”,其中就有“莫填怒养肝气,少思虑养心气”。《养性延命录》概括的养生“十二少”,主要讲的就是节制七情,诸如少愁、少怒等等。

  现代研究表明,只有善于避免忧郁、悲伤等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状态,才会对人体的生理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如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协调一致。不仅焦虑、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轻度的心理疾病可避免,即使是像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会减少发病机会。

  第一,“制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能伤肝脏,亦可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多种疾病。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来很有道理。

  制怒,首先应遇事冷静,因为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因为只有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

  其次,要及时宣泄。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时向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或者大发雷霆。

  还有,制怒要注意养肝,中医学认为,肝主怒,所以要制怒,必须要保护好肝的功能。若是肝气郁结引起发怒时,当舒肝解郁,可用逍遥散治疗,若是肝火上炎引起发怒时,当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若是肝阳上亢引起发怒时,当滋阴潜阳,可用镇肝泻风汤。

  第二,防止“乐极生悲”。

  加拿大一位贫穷的鞋匠,在确知自己中了百万元的巨彩后,竟“因乐暴亡”,直到入殓之时,仍面带笑容。这种因过度兴奋造成的猝死,时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间。人过中年,全身的动脉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当然不会例外。如若心脏剧烈地跳动,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将会发生相对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心跳骤停。这是“乐极生悲”的一个原因。此外“乐极生悲”还可致血压骤然升高,健康的人尚可代偿,若已患高血压症,过度兴奋就会导致“高血压危象”,表现为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高血压危象”尽管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却可由此引起脑血管破裂发生猝死。   可见,“乐极”亦不可取,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于喜事与悲事、兴奋与气愤、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等,都应一视同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6)疏泄法。

  古人曾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是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那么,心情不愉快时,又怎么办呢?

  事实证明,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心理中得以解脱,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祖国医学认为,“郁则发之”。郁,即郁结,主要指忧郁、悲伤,使人不快的消极情绪;发即疏发、发泄。当情绪不佳时,千万不要自寻苦恼,把痛苦、忧伤闷在心里,一定要使之发泄出来,如可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眼泪尽情地流出来,就一定觉得舒服些。现代研究发现,因感情变化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传导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和消除忧虑。美国圣保罗市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威廉·弗列有个有趣的实验,在受试的200名男女中,有85%的女性及73%的男性,当痛苦地哭泣之后,自我感觉都比哭之前好得多,而且健康状况也有改进。

  现己证实,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病、过敏性结肠忧郁症、神经衰弱、失眠及一般胃疼等均与情绪压抑有关。男子患消化性溃疡病多于女性,其原因之一即与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关联。所以说,当君想哭时,不必强力压抑自己,尽可使泪水流淌排放。当然,也不宜过悲久哭,谨防中医理论认为的“大悲伤肺”。

 

“以恬愉为务”

  这亦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精神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恬,安静也;愉,即愉快、乐观、开朗;务,任务。“以恬愉“为务”,是说人们一定要以精神乐观为任务。

  事实证明,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这里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以恬愉为务”的结果是“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证治百问》里也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我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长寿之县,那里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乐观开朗。古往今来的老寿星,无不是笑口常开的乐观者。

  那么,为何乐观者长寿呢?大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黄帝内经》里解释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精 神乐观可使人体营卫之气运行正常,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黄帝内经》又认为 乐观与心神的关系较为密切:“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意为:乐为心主,出自膻中,心神舒畅,乐意外达。除此以外,中医养生学还认为,喜乐与宗气的功能攸攸相联,如《延命金丹》里云:“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说明只有心神正,宗气行,喜乐才能表现于外,心君则能不着迷惑。清代有首《祛病歌》非常耐人寻味,歌云:“人或生来血气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祛。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不快乐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此称“快乐祛病法”。这种快乐祛病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神乐观还能治病养病。那么,怎样才是正常的乐呢?

  先看乐观的具体表现。

  《实用中医保健学》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现摘录于下:

  乐观的表现分作情绪上的乐观和意志上的乐观,情绪上的乐观主要表现在气色、言语、行动、眼神和意识等方面。

  形于色。人体心情舒乐,气和志达,则气机畅流,血脉和利。外观面红肤润,气色含蓄协调,精神焕发,舌体红润光泽附有薄白苔。

  乐于言。言为心声,心神喜乐,则言必出于外。心神舒畅,气机和调,宗气充足,呼吸均匀,必然会语言准确,流利清楚,语调柔和,悦耳动听。此谓:喜感于心,声必欣悦;乐感于心,言必舒畅。

  行于动。神乐则五官四肢欲动。心神司位,气血各主,肌肉丰健,筋脉舒利,技巧自出,敏捷灵活。故表现出喜乐自然,谈笑风生,口有言,手有势,足有舞。此乃一乐生百趣。

  彰于目。目为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心神昌乐,五脏有藏,精气上荣,则目光炯炯,黑白分明,启闭自如,默默传神,皆为悦愉的表现。

  著于识。心神乐则心思有序,精神不乱,意识清楚,思维敏捷,善于分析,遇事不慌,主意多,办法好,工作效率高。

  意志上的乐观表现深邃,如意志坚决,以苦为乐,常知足,善处事等。

  意志坚,是精神意识乐观的突出表现。大脑清醒,信念坚定,方向明确,百折不挠,有奋斗到底为事业献身的决心。行动上,表现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苦为乐。此为意志乐观的又一表现。有远大理想,并孜孜以求,为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怕一时生活的艰辛,或尝皮肉之苦。且能以苦为乐,奋发进取。

  常知足。古人说知足常乐。知足,指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和满足。“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曰故日朴。”(《素问·上古天真论》)朴者能随风俗,即:“栋垣何必要嵯峨”,“衣裳何必用绫罗”,“盘餐何必羡鱼鹅”,“聚妻何必定娇娥”,“养儿何必尽登科”(《延命金丹》)。

  善处事。意志上乐观者,能对人宽厚,对己克俭;能竭尽全力,团结同事,搞好工作;能绝无损人之心,和善处事,使他人视之若亲。牢记:“我亏人是祸,人亏我是福。”

  其次保持乐观的常用方法。

-第一 应“笑口常开”
-第二 避免孤独,注意交往
-第三 要学会幽默
-第四 要有好的环境
-第五 要培养好的性格

  第一,应“笑口常开”。

  这是因为对健康长寿者来讲,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自我保健运动。古往今来的老寿星,无不是笑口常开的乐观者。据现代科学分析,笑是一种有益于人体的活动,笑一笑可以使人体内的膈、胸、腹、心、肺甚至肝脏得到短暂的体育锻炼,而且笑能使人全身机体肌肉放松,有利肺部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的疲劳。难怪美国斯但福大学的威廉·弗赖依博士说:“笑是一种原地踏步的运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在我国古书中记载以笑驱病。以乐健身的事例很多。相传北宋时期,有一京官,未及花甲即体虚力衰,告老还乡。一日,他偶听一艺人讲说趣话,被逗得笑口常开。回家路上,顿觉气血平和,精神焕发,走起路来脚步轻快许多。从此,他经常携老伴听艺人说书,俩人都感到受益不少。于是,翁妪二人立下一条规矩,谁说了烦心话或做了烦心事,即罚说笑话一个,若说不笑者,加罚绕庭院疾步走三圈。从此,老夫妇身体日渐强壮,均寿高90余岁而卒。

  当今世界,对笑也是刮目相看,各种研究笑的机构应运而生。如“笑的天地”,“笑的联盟”、“笑城”、“幽默协会”、“笑的中心”、“笑的广场”等等。在我国,50年代就有人建议在医院里设“相声科”,用相声这门笑的艺术,对一些疾病进行“笑疗”,让病人愉快地笑,在笑声中忘却疾病。

  不过,话又说回来,笑,虽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须适度,必须懂得笑的宜忌。如怀孕期间的妇女,大笑时令腹部猛烈抽搐,容易造成早产或者流产,故不宜大笑。小孩在进食时,亦勿逗他大笑,否则食物容易误落气管内,严重的还要去医院。有些曾接受过胸腔、腹腔、血管、心脏等外科大手术者,应让其安静休养,一,般来说,5~7天内,不宜大笑。心肌粳塞的病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而在恢复期内也不宜大笑。对于患脑血栓、脑溢血症以及蛛网膜下出血的病人,更不可纵情大笑。血压高的病人,如果不加节制大笑,会使血压陡升,从而诱发晕倒。患早期疝气者,如果经常大笑,会导致疝气病加重,难以迅速复元。综上所述,笑必须有节制,必须因人而异,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慢性疾患者。

  第二,避免孤独,注意交往。

  因为孤独和孤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必然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一体液的调节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下降。随着机体内在“防线”的崩溃,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再则,孤独和孤僻造成精神上的寂寞和颓废,往往带来举动上的自我摧残。或借酒消愁,或以烟解闷……不一而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位妇女,两年前丈夫不幸病故。自此,她深感自己陷入了寂寥、凄寒的深渊,孤独使她日渐消瘦,体重减少了22.6公斤,而且感到精疲力尽。据统计,美国70岁以下孤居的离婚男子,心脏病、肺癌和胃癌的死亡率是非独居者的两倍,肝硬化的死亡率则为非孤居者的3倍。高血压的死亡率大约为3倍。可想而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滋生疾病的根源之一。

  又怎样避免孤独呢?方法是注意交往。因为交往是人类现代社会的维生素。医学研究发现,交往不仅对个人的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生命的延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交往,使得人们得以彼此交流感情。排遣孤寂;也正是交往,使人增添积极乐观的情绪,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人与人的社会接触交往,可抑制大脑后下丘脑区的活动,降低乙酰胆碱、氢氧基皮质酮(一种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率。这些化学物质能使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以及出现其他应急的生理症状。

  事实上,社会关系差对人健康的影响比吸烟、高血压和肥胖更严重。这是因为,社交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某种需要。人体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既需要营养、体育、休息和生理等方面的满足,也需要安全、友谊、成就、信任和尊重等精神方面的满足,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平衡。

  第三,要学会幽默。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轻松,表达了人类征服忧患和困难的能力,它是一种解脱,是对生活居高临下的“轻松”审视。一个浑身洋溢着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乐天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若以幽默待之必会增添无穷妙意异趣。有这样一个以幽默巧避“家庭战争”的故事。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脾气暴躁的人。有一天,哲学家正和他的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他妻子突然跑来,不由分说大骂一通,接着又提起装满水的水桶猛地一浇,把苏格拉底全身都浇湿了。学生们以为老师一定会大怒,然而出乎意料,他只笑了笑,风趣他说道:“我知道,响雷过去,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他妻子也害羞地退了出去。

  这种以幽默来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即使对方把弦绷得很紧,也会缓和下来,作出热情的反应。医学研究表明,幽默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预防形式,善用幽默的人最健康,因为幽默能使人心情舒畅,能够调节人们神经中枢,有利于排泄积郁,解除疲劳和烦恼。所以,经常生活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脸上经常会显现出健康轻松的微笑。

  第四,要有好的环境。

  很难想象,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使人心情愉快。因此,要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必须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符合心理卫生的自然环境。大城市奇特的高大建筑,抬头望去,使人精神振奋;乡间树林花丛中的瓦房小院,给你幽静、安逸之感。这些,都给人们的心理健康以积极有益的影响。对人情绪的影响莫过于气候的变化了。现代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乌云密布、浓雾笼罩、下雨或雪的时候,人们的精神常较散懒,甚至变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而在万里晴空、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人们却精神抖擞,异常爽快。

  此外,居住环境亦能影响于人的情绪。若居住在一个阴暗、肮脏、凌乱、充满刺激的色、音、味环境里,人们会显得心烦意乱,劳神费力;而在一个光明、整洁、井然有序的环境里,人们会心情舒畅,精神倍增。

  符合心理卫生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良好的社会道德,朴实的民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精神愉快的基础。研究心理卫生,绝不能离开社会环境。时代不同,世道各异,社会的道德风尚、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因而人们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也不一样。

  在我国,随着城乡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将越来越快,越来越紧张。而紧张的工作将会使人们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青少年的过重的学习负担,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将会提高。那么,又应如何保持相对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呢?

  办法是学会运用变换生活环境的科学方法,来影响调节自己的心理环境,引导波动的情绪向稳定的方向发展。如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下班回到家里心情仍然烦躁时,不要一头栽倒在沙发、椅凳或床铺上静坐躺卧,应该帮助家人进厨房干干活;或者教教小孩识字跳舞;或者打开收音机、电视机,让感兴趣的节目灌人耳目;或者串串门,聊聊天。这样有意识地变换一下工作岗位和家庭的生活环境,就可能使你分散和消除不愉快的心理,受到一些自我开导性的启发,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和睦的家庭总是洋溢着爱的暖流。亲子之爱、夫妻之爱足可溶解郁积心头的苦闷与烦恼;快乐、和谐的生活气氛能够一扫愁云,使人乐观向上,心胸开阔。相反,恶劣的家庭环境却是发生心理疾病的温床。有人调查,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中,有50%左右的患者是夫妻不和、亲子反目造成的。

  第五,要培养好的性格。

  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性格与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少人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的影响,形成了有害于身体健康的某些性格特征。如性情急躁。喜胜好强,简称A型性格的人,易患心脏病。美国史坦福大学心理学专家索伦森博士说:“改变性格,这在成年人决不是轻而易举,可一蹴而就的。不过,一旦他们认真开始改正,很快就会尝到甜头。他们不再终日紧张、忙乱,疲于奔命;他们学着有张有弛,有劳有逸,开始关心周围事物,培养新的兴趣,增多了和妻子儿女接触交往的时间。他们对这种从来没有尝过的天伦之乐和生活乐趣备感新鲜。同时,眼界开阔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安排也有了明显的改进。许多经过这种适应性改变的老心脏病病人,不仅症状越来越轻,工作和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好,这都有助于他们自觉地在改变性格上继续努力,争取巩固。”

  不仅心脏病的产生和变化与性格有关,其他疾病的发展变化亦同样和性格有关,如癌症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者大多是性格乐观、无忧无虑的人。高血压会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动而加剧,也能因患者性格平和、情绪稳定而好转。性格脆弱者会因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而发生精神病,而性格坚强、凡事处之泰然者则不易得病。

  总上所述,要使人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首先要养成乐天的性格,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乐观、风趣、幽默、诙谐、性格开朗的人。要求遇事从大处着想,不因小事而烦恼,不计较个人得失,胸怀坦荡,思想开阔,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气调神”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素问”本的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春季调神。原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里的“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即是指在春天的三个月,如何调神的具体方法,本句原文是说,在春天的三个月里,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又如何养生呢?具体到精神上,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二是夏季调神。原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无厌于日,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本句意思是说,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与地气上下交合,万物成熟结果。人们此时在精神上,人易厌倦,但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惰,应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如含苞植物开放成秀,以使体内阳气宣泄,向外开发,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夏长”之气相适应。

  三是秋季调神。原文曰:“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本句是说,立秋后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之“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自然状态。万物已经成熟,达到形态已定的“容平”阶段。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即“以缓秋刑”。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四是冬季调神。原文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本句是说,冬天的三个月,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阴盛寒冷之景象。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志意内藏不宜外露,像有私意存于胸中不欲吐露告人一样,又像已有所获而内心愉快,这样就能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应,符合冬季保养“藏”之机的道理。

  综上所述,四气调神的养生方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人就体弱多病,甚至夭折。

  后世不少医家也很重视顺时调神,如元代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分述春、夏、秋、冬四时的养生方法,就十分重视顺时调神。如其写道:“春日融和,……以畅生气。不可下坐,以生抑郁。”“夏三月……澄和心神,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藏”。“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寒冬之季的保养,丘处机也强调“养生”,这里就不多说了。

  古人顺时养神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因为人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才能成长。人的养生,不仅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注意生活起居,而且要顺应四时,调养精神。

“因人养神”

  人体从受精卵形成的瞬间到年老衰亡为止,共经历七个不同的生命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期的心理保健虽不相同,却息息相关。

-胎儿期心理保健
-乳儿期心理保健
-幼儿期心理保健
-学龄期心理保健
-青少年心理保健
-中年心理保健
-老年心理保健

  先看胎儿期。此指从两只异性细胞相遇受精,一直到胎儿降临人间,通常为十个月。此时期是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婴儿在降生以前,即要讲究心理卫生,我国古代称为胎教。

  所谓胎教,主要是指母亲在孕期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情绪,言行举止,从而给胎儿以良好影响。那么,胎儿尚在母腹中,如何能够接受教育?这是因为,母子同体,息息相关,胎儿不仅在身形发育上要靠母体供给精微物质,而且在心神发育上也随时受到母亲的影响。因此,母亲必须注意不要把不良的信息传递给胎儿。德国儿科专家蒙特格尔认为,战争恐怖和战后政治危机,是导致畸形儿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日本学者作过调查,汽车司机的妻子怀孕后,由于担心丈夫夜间出车遇到抢劫或发生车祸,经常惶恐不安,所以,比一般妇女更容易发生早产。《诸病源候论》认为,呆傻儿与其母亲孕期遭受“惊怖”有关:“人之五脏有五声,心之声为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儿脏,邪气乘其心,令心气不和,至四五岁不能言语也。”因此可见,孕妇必须注意调和七情,在整个妊娠期间,始终都应注意。宋代陈无择说得好:“一月不可纵怒,二月不可惊动,三月不可纵欲和悲哀,四月不可劳逸,五月不可妄想及饥饱,六月不得杂食及针灸其经,七月不可忧郁叫呼、触冒烦躁,八月勿食燥物,九月不可怀恐及房劳。”

  所以,孕妇自身要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环境与心境,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如此胎儿禀气纯正,有助小儿良好气质与性格特征的形成。

  再看乳儿期。是指从出生到1岁这一时期。应从乳儿的精神卫生出发,选购一些声、光刺激较强的玩具。在色彩上,可选择颜色鲜艳的玩具,如红色对乳儿更有吸引力;又如对乳儿摇铃,能引起乳儿的注意,以锻炼他们对声音的反应能力。

  对乳儿来说,母亲的乳汁,在生理上是丰富的养料,在心理上是温暖的阳光,不愧为“生命之粮,智慧之泉”。母亲将小孩搂在怀中,时时摇着哄着,从小给孩子以母爱,有利于小儿的健康发育。

  据报道,从小在孤儿院或其他社会福利院长大的儿童,由于没有母爱或缺少真正的母爱,大多性格抑郁。胆怯,自卑、缺乏信心,适应能力差。这些都是从婴儿孤独症和母亲剥夺综合症发展而来,在保育院里,一个保育员要同时照顾许多乳儿,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一一抚慰孩子,给他们灌注母亲那样的柔情。

  小儿形体动作的锻炼,对促进身心发展,有很大意义。乳儿期应在大人扶助下,作一些被动性锻炼,包括学坐、练爬、学站、习步等等。

  三是幼儿期。是指从1岁到3岁的时期,要尽早让幼儿掌握语言,《育婴家秘》里说:“遇物则教,使其知之”。1 岁到1 岁半是正式开始学话阶段,2到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阶段。当小儿能初步辨别事物之时,要结合具体的事物让其识别,说出名称。幼儿好奇、爱发问,父母对此不应怕麻烦,而应该通过解释和讲故事等形式,增长小儿的知识。在小孩不听话时,亦不要用老虎、猫、狗等吓唬小儿,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缩、孤独。

  游戏是小儿最喜爱的活动,既能促进体格的发育,增强体质,又能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使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得到健全发育。

  《古今医统》说:“有识之初,便当诱其正性。”此指要重视对幼儿的品德培养。其中大人须以身作则,做出模样。若父母言语粗鲁,孩子亦容易出口伤人;如果父母动辄大喊大叫,孩子也往往大哭大闹。正如康克清所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楷模。”

  四是学龄期。其心身特点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古人用这“稚”字,生动地概括出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精神幼稚,神气怯弱的心身特点,故小儿此段时期最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注意其生理卫生,更要重视其心理卫生。正如俗话所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爱的不足而感到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过分洋溢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上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的最好动机之下养成最坏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了。”当前,我国由于独生子女大量增加,不少家庭过分溺爱,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出种种不良的品德行为。表现为挑吃、挑穿、不尊敬长辈、不爱惜东西、爱发脾气、无理取闹、自私、不关心别人、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等等。这些缺点在学龄期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对独生子女,一定要爱中有教,教中有爱。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使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养成。

  儿童入学后,要照料自己的吃饭、穿衣和整理书包等,不要事事依靠或由别人代做。从儿童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脑功能的发展要靠外界的适应刺激,因而对儿童既要关怀爱护,又要严格要求,百依百顺、迁就溺爱,势必造成孩子的依赖性。这种儿童遇困难就退缩,今后稍有挫折,就有可能发生神经官能症或其他精神病。

  五是青少年。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也是人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要求独立,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观察力和想像力显著发展,才思敏捷,抱有各种理想和幻想;记忆力达到高峰,理解力不断提高,求知欲强,肯学习;意志、性格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未定型,好模仿;情感日益丰富,诚挚热情,友谊感、群体感、道德感和爱美感有显著发展;兴趣广泛,爱玩好动,活动能量迅速增加,性意识开始萌发,逐渐注意异性,要求恋爱,寻觅配偶。

  针对青少年的上述心理特点,应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第一,要说服教育,循循善诱。家长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青少年以良好影响,一方面又要尊重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和自尊心,采用说服教育、积极诱导的方法。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思想、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对他们的错误或早恋等问题,不能采取粗暴,压制及命令的方式,仍要谆谆诱导。

  第二,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在青春发育期,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引起的一系列的身心变化,使青少年遇到许多问题。如突然出现的月经初潮,使女孩子感到羞涩和神秘,以致胡乱对付,成为以后妇科病的诱因;首次遗精使男孩惴惴不安,甚至因相信“一滴精液一滴血”的说法而产生恐惧心理;认为手淫是无耻下流的观念,会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早恋经常使青少年精神不振;此外,痤疮、少白头、男孩的变声、长胡须以及女孩的乳房发育和发胖等,又常常给开始爱美的青少年造成心理上的矛盾。由此,不难看出,青春发育期的健康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这个阶段的正常发育特点介绍给青少年,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可能发生哪些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青春发育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才可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正常地发展。

  六是中年。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在生理上是这样,在心理上亦同样如此。在心理上的“盛”主要是指:从中年早期到中年末期,其心理发展日趋成熟,正如古人所总结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是,物极必反,中年时期亦是身心负担最为沉重的时期,往往集诸多矛盾于一身。诸事劳形,万事累心,特别是那些“形志均苦”者,身心负担极重,难于摄养,未老先衰,而思想情绪上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或压抑的状态,必然影响到心身健康,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心理病态以及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发病率的增高。因而,中年人必须重视心理卫生。

  《养性延命录》强调:“壮不竞时”,“静神天想”,就是要求中年人精神畅达乐观,不要为琐事过分劳神。要淡名利、节嗜欲、与世不争。少忧愁,少烦恼,不使头脑思虑过度,这是中年人精神情志调养的重要原则。中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肩负社会、家庭的重担,加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致使思想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耗伤精气,损害心神,致使早衰多病。因此,中年人一定要重视调摄神志,注意心理卫生。

  七是老年。现在一般指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到老年,机体会出现生理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并由此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常产生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状态,其适应环境及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环境和刺激因素,易于诱发多种疾病,难以恢复。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防止伤感。伤感通常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怀旧。人老恋旧事,喜欢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过多地沉缅于对往事的回忆,则必然会因过去的好时光逝去而遗憾。久而久之,便会使心情抑郁,性格也会随之变得孤癖。其二是失落感。离退休后无所事事的清闲,某种愿望或打算落空的遗憾,皆会产生失落感。其三是恋友。老来失伴,挚友作古,皆是老人之大不幸。但悲伤过度,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易伤身损志。“哀大莫过于心死”,精神崩溃往往是身体衰竭的前奏。由此看来,老来伤感,是老年养生之大忌,须时刻提防之。舒适的心理环境既靠社会家庭提供,也靠老人自身调节。人生总有不遂事,过去的已无法挽回,如果您能做到处世超脱,闲中求乐,一定会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要保持较好的心理,还须常用脑。人进入老年之后,脱离了原来繁忙而紧张的工作,过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舒适”生活。然而,正是这种思想和精神上的停滞。怠情,加速了衰老的进程,使人未老先衰。尽管脑细胞的数量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却可通过提高脑细胞的工作效率来弥补这一缺陷。经常积极用脑,可使大脑保持年轻时脑细胞迅速增生期的那种活力。脑的CT扫描表明:经常用脑的老人比其他同龄人大脑萎缩减少,空洞也少。日本一位科学家用超声波测试发现,积极从事脑力劳动,善于思考者,脑血管多处于扩张状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脑衰老。古人有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以一日不养。”亦是说明了人到老年一定要用脑、养脑。用脑不可过度,过度了反而加速脑的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