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大学生网络犯罪

 GXF360 2017-07-24

王 莹

(102200 北京鄂尔多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摘 要: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一个紧随时代潮流的群体,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最快,网络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必备品。大学生对网络的熟知及了解,导致这一群体容易接触到网络犯罪的方法。同时,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性格容易冲动,考虑事情不全面,容易受到诱惑或者错误思想的误导从而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关键词:网络;网络犯罪;大学生;犯罪预防

1 概述网络

1.1 网络的概念

网络一词有多重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电路或电路的一部分,指在电路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者电路的部分叫网络;比喻性的广泛意义,如“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等;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网络犯罪中的网络就是指计算机网络。

1.2 网络的特点

自由,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在上面信息的流动自由、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的使用自由;开放,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持TCP/IP协议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免费,在互联网内,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而且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和资源也是免费的;平等,互联网上是“不分等级”,一台计算机与其它任何一台一样好,没有哪一个人比其他人更好。在互联网内,你是怎样的人仅仅取决于你通过键盘操作而表现出来的你。

2 网络犯罪

2.1 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2.2 网络犯罪的特点

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即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互动性、隐蔽性高,取证困难;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第一,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就电子邮件而言,比起传统寄信所花的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国外的邮件。网络的发展,只要敲一下键盘,几秒种就可以把电子邮件发给众多的人。理论上而言,接受者是全世界的人。第二,互动性、隐蔽性高,取证困难。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对所有事物的描述都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码数据,因此谁掌握了密码就等于获得了对财产等权利的控制权,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网站。第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国防、电力到银行和电话系统此刻都是数字化、网络化,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可设想。第四,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时下对什么是计算机犯罪理论界有多种观点,其中双重说(即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其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定义比较科学。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

3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

根据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可以归纳出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

用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网购在人们现在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电子商务业正在大比例的取代传统的买卖双方见面的市场交易方式,在这种虚拟的网上交易中,消费者通常只能借助网络了解商品信息,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结算。这就给大学生网络犯罪提供了很多可以钻的空子,大学生的网络欺诈交易主要都是通过网络商务活动进行,如开设网络商店,建立拍卖网站等等。

用网络进行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网络自身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也存在着各种漏洞和缺陷,大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高超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获取他人的是人信息,侵害他人财产。如入侵他人金融账号进行盗窃或使用他人账号进行上网或网购的犯罪。

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危害国家安全。网络信息量巨大,但是其中内容良莠不齐,有很多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混杂其中,大学生是一个易于冲动的群体,容易被冲动控制情绪从而被非法分子利用,相信谣言或被腐朽文化逐渐侵蚀,影响正常的思维方式,从而在网上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增强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

制造网络病毒,造成社会恐慌。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出于炫耀自己的目的,开发出一些病毒,通过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而且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全。

4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

为切实维护社会安全,更好地保护广大社会公众的权益不会受到侵害,推动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一定要运用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诸多方面着手加以防范,从而力争有效遏制大学生群体网络犯罪的高发态势。

首先,要落实各项网络技术监管措施。网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强化网络犯罪的监管工作力度,彻底放弃以往那种只注重建设与应用却忽视管理与安全的理念,不断强化网络执法工作的力度,从而为大学生群体上网创设出更加安全的环境。其次,要健全网络立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并且积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做到为我所用,从而更好地健全我国的网络犯罪立法体系。再次,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道德教育。在强化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绝对不可忽略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最后,要强化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做到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重点是运用网络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而不是成天依赖于网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消除不良网络文化对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其能够享受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武博.大学生网络犯罪探析[N].天津日报,2007-5-21.

[2]孙景仙.网络犯罪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