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理讲堂】八法之下法

 googplay 2017-07-25

下法,八法之一。指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逐邪外出的治法。又称泻法。

  下法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和寒积、祛瘀的作用。适用于胃肠实热内结或寒积、宿食积滞、水饮、痰湿、瘀血等停留体内的里实证。证见大便秘结、腹痛胀满、发热、鼓胀、水肿、肠痈、痢疾等。清朝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将“下法”列为“八法”之一,使其成为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完整的重要治疗大法流传下来。经过历代中医学工作者的深入理解和发挥,“下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现代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此外,下法还常与祛痰、驱虫、活血等法配合使用,分别治疗癫狂、虫积、瘀血等病证。

使用注意

  1. 在表邪未解、里实证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宜使用。若表邪未解而里实证已具时,宜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

  2. 对于年老体虚、产后亏血、病后伤津、虚证等,不可专事攻邪,若必须用该法时,应与益气、养血、养阴等药物并用。

  3. 下法大都峻猛,易损伤胃气,应中病即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