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茂林之家 2017-07-25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


中国城市竞争力(山西)报告

近三年来,山西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从综合经济发展来看,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6.2:40.8:53.0调整为2016年的6.1:38.1:55.8,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需求结构方面,投资拉动型模式成为增长瓶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近五年分别为24.5%、12.1%、11.5%、14.8%、1.0%,从工业投资结构来看、煤炭相关产业下滑是投资急剧滑坡的主因。2016年全省工业投资4961.6亿元,下降6.1 %。其中,煤炭工业投资769.2亿元,下降26.6 %,非煤产业投资4192.4亿元,下降1.0 %;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016.2亿元,下降18.6 %,非传统产业投资合计2945.4亿元,增长4.9 %。

要素结构方面,科技创新的质量有所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明显改善,2016年全省专利申请量20031件,增长34.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208件,增长44.5%。全省专利授权量10062件,增长2.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山西

最近三年,在全国宏观经济的下行趋势下,山西省作为中国的煤炭之乡,受行业发展减缓的限制,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放缓,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均出现下降,在全国处于比较靠后水平,转型任务依然严峻。具体来看,近年来煤炭产业投资减少,但空气污染和资源依赖等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粗放型经济面临多重瓶颈,生态城市竞争力形势严峻。

总体来看,山西目前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起始阶段,传统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制约。从城市层面来看,在经济竞争力方面仅有太原一个城市处于相对较好水平,其余城市都比较差,在宜居环境和可持续竞争力方面,也仅有太原和阳泉两个城市处于相对较好水平,这反映出山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竞争力在中部地区处于落后水平。

未来山西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在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同时做好调结构、治污染的特殊任务,实现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增长动力转换。

表1 2016年山西省省情信息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2016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现状与条件

总体概况: 从综合经济竞争力来看,2016年山西城市平均综合经济竞争力均值为0.054,全国排在29位,相比2015年下降一位。总体来看,山西省综合经济竞争力发展较差。从变异系数来看,山西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排第1位,与2015年基本持平。

从宜居城市竞争力来看,山西省宜居城市竞争力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除太原、阳泉和长治处于相对较好水平之外,其余城市均处于中游或靠后水平。从分项来看,长治的社会环境和太原的医疗环境优势突出,但生态环境是制约整个山西省宜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从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可持续竞争力均值为0.262,排在全国第26位,相比2015年下降一位,其中文化城市竞争力表现较好,生态城市竞争力表现不佳,其他分项均表现一般。山西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排名居14位,这表明山西省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可持续竞争力差距比较大。

12016年山西省城市竞争力排名情况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现状格局:2016年,山西省城市竞争力总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太原综合发展优势明显,长治和晋城具备特色优势。太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均排在前100位,也分别是山西省唯一进入100名的城市,在知识城市、文化城市、全域城市和信息城市等四个方面均处于全国前40名,相对其他城市而言发展优势明显。而地处山西东南部的长治和晋城属于具备特色优势型,其中长治在和谐城市方面处于全国第2,优势突出,而晋城在文化城市和和谐城市两个方面处于前50名,但这两个城市在生态城市和知识城市方面具有一定短板。

表2 山西省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及其分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第二,宜居环境优势不凸显,文化城市竞争力发展优势。从宜居城市竞争力来看,山西省宜居城市竞争力仅有太原和阳泉处于较好水平,其余城市均处于全国一般水平,忻州和吕梁表现相对较差。山西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宜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从可持续竞争力的分项来看,山西省的文化城市竞争力较高,太原、大同、晋城等城市均处于前50名,运城处于前100名。山西是中国北方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留下众多文物古迹,这也成为山西除了煤炭等自然资源之外的另一种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也成为实现山西从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的希望。

表3 山西省城市宜居竞争力及其分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第三,知识竞争力和信息竞争力发展不平衡。山西在知识竞争力和信息竞争力方面,都是太原一枝独秀的格局。虽然省会太原在这两方面优势突出,但其余城市表现一般或者靠后。这说明太原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对省内其他城市形成积极影响,没有使知识竞争力和信息竞争力的传播效应和扩散效应得到有效发挥。这也充分说明山西省在知识竞争力和信息竞争力的城市分布格局不平衡。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太原的科技优势和交通优势,对周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形成积极影响。

表4 山西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分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二)问题与劣势

第一,环境形成制约增长瓶颈,出现环境破坏和经济乏力“双输”局面。山西各城市在生态城市竞争力方面,除太原和晋城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其余城市全部位于240名,处于全国差的水平。过低的生态城市竞争力成为制约山西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瓶颈。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扩张性增长模式也成为了新常态下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山西2016年GDP增长率仅为4.5%,虽然相比2015年有所上升,但仍然是除辽宁外中国经济发展下降最严重的省份。

第二,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内部发展差距较大,部分城市发展落后。山西各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从经济竞争力来看,太原作为省会处在前100名,除太原之外,其余城市全部处于200名以后,这表明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山西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省内各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其中朔州和吕梁除文化城市竞争力分项外,其余所有分项均处于200名以后。这表明山西除太原之外,还有很多城市发展滞后。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太原

(三)现象与规律

粗放型的资源扩张型增长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尖锐,同时,在化解过剩产能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大幅下降。近些年来,山西以煤炭行业等高污染产业为产业支柱,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2016年,山西省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和PM2.5指数等指标在全国各省份中均处于较差水平。

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水平很差之外,山西近年来GDP增长率迅速下滑,近三年来分别为4.9%、3.1%、4.5%。而山西的可持续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均处于落后水平,山西作为资源大省所出现的经济下滑正说明了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加快增长模式和增长动力的转型,传统的粗放型资源扩张再不可取。

从全国一般规律来看,传统发展过程中以资源扩张为增长动力的地区大多面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可持续竞争力和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都受到制约。除了山西外,河北、辽宁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处于差的水平,宁夏、内蒙古的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在全国也处于差的水平都处于差的水平。这些地区的生态城市竞争力均在全国排名倒数,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的问题。

作为资源扩张型的典型地区,如陕西的榆林,以及黑龙江的大庆等城市,均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对这些地区来说,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从粗放增长模式转型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增长模式。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五台山

(四)趋势与展望

山西各城市在文化竞争力方面发展优势相对明显,但生态环境水平很差。在城市格局上,省会太原优势明显,但省内大部分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还处于较差水平。未来山西各城市要继续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五)政策建议

战略回顾:近年来,山西省提出了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提出统筹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加快实施“革命兴煤”,大力推进煤炭“六型转变”,加快发展七大非煤产业,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发展“三个突破”,提出通过“七条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基于山西省根据当前的发展态势所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全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山西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新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西省11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大同云岗石窟

政策建议:未来各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体来说,要以修复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和社会支撑的全面转型。在“十三五”规划期内,要在如下方面着力推进经济的转型:

一是以“黑色能源绿色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发展”为原则,推动煤炭行业脱困转型。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煤电联营、煤电铝联营、煤化联营、煤焦钢联营,构建煤电用产业链条,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能源产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推动现代载能产业绿色发展。

二是推进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均衡发展格局,通过调整转移支付和实施重点项目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山西省内落后地区的发展支持,从而实现区域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报告主编:倪鹏飞研究员,此为区域报告(中部地区)之一,执笔:郭晗,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