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彭青田灯光冻巨印真伪辩

 国民一员 2017-07-25
文彭青田灯光冻巨印真伪辩


作者:姚政  日期:2017年2月19日(国宝网)       
 

文彭青田灯光冻巨印真伪辩


 
    当一对由中国明代篆刻泰斗文彭刻的青田灯光冻巨印浮出水面时,中国印坛似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将信将疑者居多:400余年来,无数印玺收藏者对文彭印章是梦寐以求,可几人求得?为满足乾隆皇帝的嗜好,清宫里收藏不少当年各地官员上贡的文彭印,可惜多为赝品(现故宫专家语);笔者拿此印给浙江青田石博物馆馆长看,他竟然看不懂这石料。那么,这对巨印究竟是真是伪? 

   (一)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代吴门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之长子,家学渊博,能诗能文。画墨竹,老笔纵横;画山水,苍郁似吴镇(元朝人,号梅花道人),善行草、篆书,对印学、古文字学都有较深的造诣。文彭是振兴明清流派印章的先锋。在明代印坛杂芜的情况下,力矫时弊,追踪秦汉印章的精髓,并渗入了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高举拨乱反正的大旗,使秦汉后过于冷清的印坛又变得生机勃勃。文彭是一代印学宗师,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清初周亮工《印人传》:“论印之一道,自国博开之,后人奉为金科玉律。”《明史.文苑传》:“(文)彭(文)嘉并工书画篆刻。”这是封建时代的正史对文人治印的第一次正式记载。    

    文彭自幼跟父亲文徵明学印,年轻时亦给唐寅刻过印。清人钱杜说:“唐解元印亦三桥笔”。文彭以青田灯光冻石治印,书有记载。明末吴名世《翰苑印林》序云:“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行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力,令人忘刀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故文寿承以书名家,创法用石,实为宗匠。”周亮工《印人传》云:“余闻国博在南监时,过西虹桥,见一蹇衙驮两筐石,老髯覆肩两筐随后,与市肆互诟,公询之,曰:此家允我买石,石从江上来,蹇衙与负者须少力资,乃固不与,遂惊公。公睨视久之,曰:勿争,我与尔值,且倍力资。公遂得四筐石,解之即今所谓灯光也,下者亦近所称老坑。冻石之名始见于世,艳传四方矣。”《论印绝句》中亦有赞:“鸥波亭子一灯明,籀篆精祥著墨兵,直祖南唐徐氏法,传衣阅世得文彭。”文彭“因其采用灯光冻石刻印,促进了当时石章入印的流行,被后世尊为明代流派篆刻的开山之祖”(上海博物馆语)。

    文彭究竟何时亲自动手治印,史书无明确记载,笔者所见文彭最早的印作是29岁刻的。文彭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已72岁高龄,5年后过世,人到暮年才治印,短短几年中成为开山鼻祖不容易不现实。显然周亮工所说的“余闻”确实是传闻,毕竟两人相隔百余年,但它从侧面反映文彭曾大量用青田灯光冻石为原材料治印。青田石质相对松软理疏,有了这一物质条件,文人可以自己动手,参与篆刻的全过程,时空上可随心所欲,尽兴尽情尽才。从文彭用石材自己操刀刻印起,带动了当时的书画家纷纷操刀治石,追随者众,从此灯光冻石身价日增,最后竟比黄金还贵。 

   (二)古人对灯光石有极高评价,它产地在浙江青田县南方山山口一带。明代屠隆《考磐余事》:“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与玉,盖取其质雅易刻,笔意得尽也,今亦难得。”明代甘晹《印章集说》载:“石有数种,灯光为最,其俱润泽有光,别有一种笔意丰神,即金玉难优劣之也。”青田灯光冻石在灯光映照下晶莹可爱,呈半透明状,犹如凝脂。产量极少,康熙年已绝采,故最为名贵。自宋朝以来,青田灯光冻石就是官场馈赠礼品。元明两代,人们用其做饰品,起代金银、美玉之材料。如今,灯光石已很难被人见到。正如许传播先生(当代篆刻家、中国煤炭收藏家协会主席)在《粗谈印石》中所言:“物以稀为贵:田黄石虽然又稀又贵,但在国内外找几百块像样的田黄不是太难的事。但是,时下想找到几块真正的灯光冻却是难上难。” 

    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在杭州时,偶尔得到文徵明、文彭、何震遗章,带回北京后放在静怡轩中时常把玩。乾隆极为推崇文彭印章,认为其印“佳文”、“佳篆”、“佳石”融为一体。后留心收集,两三年内得十多方,其中一方青田石章“光风霁月”朱文印,长3.8厘米,宽3.1厘米,高6.1厘米,边款为“嘉靖乙卯四月茂苑文彭”。乾隆视之为珍宝,特令配一精制的紫檀木匣,在印匣四周分别刻有乾隆与大臣和珅,董诰,梁国治的诗作。乾隆题诗云:“光风以为瑞,霁月以为倪。闻之山谷黄,曾称周濂溪。寿承笔于印,襟怀坦白古与稽。欲以喻德章,宁因玩物题。” 

   (三)笔者收藏的这对文彭巨印均高16.2厘米,宽7厘米,印面呈正方形,一朱一白。朱文为“我已定交木上座”,篆书。白文为“文章不求百年老”,篆书。印章上方刻有行书款的“我已定交木上座,三桥题”,和“文章不求百年老,文彭刊”。刻在小方块内,四周刻有海水纹图案。边款内容丰富。有文彭的双刀边款,极漂亮流畅的行书:“印学源于秦汉今人仿之者益盛皆无创意余做边铭并无哗众取宠之心实乃古人用金铜玉类做玺凭信之用今得之浙石用刀适宜可随兴所至而快意也辛丑荷月长洲文彭制”。还有六面边款为:一、飘逸劲健   梓邨 二、文公神品印遗珍 竹垞题识(朱) 三、三桥遗迹文坛首珍 金农题四、文公巨印金石之宗边铭新意创一代印派始祖叹服也 之谦题 五、文博国公巨印珍品 昌硕题识(缶) 六、吴咨审定巨印包浆温润,灯下晶莹剔透,有玉质感。颜色上半段似白果青,下半段似青非青,似黄非黄,似黑非黑。印面周边栏有破损之处,边款上方均刻有简单的图案纹饰。 

   (四)文彭时代还没有辑拓自刻印成谱的风气,他未能留下印谱,加之名声大,后世历代托名作伪的印章就多。尤其是乾隆皇帝喜好文彭印,各地官员投其所好,于是伪造文彭的印作大量出现。“赝鼎遍天下,俗至不可医。”现在北京故宫里还藏有不少当年进贡的文彭伪印,但没有一方是青田灯光冻的石材。笔者收藏的文彭青田灯光冻巨印由中国篆刻界的泰斗沙曼翁老先生亲自鉴定。沙曼翁全名爱新觉罗·曼翁,生于1916年,满族人,曾任东吴印社、中泠印社、彭城印社名誉社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1991年出版有《沙曼翁书画篆刻集》。书法酷爱褚遂良,印宗秦汉。稍长,临王羲之行草,学石鼓、钟鼎文,旁涉汉碑、秦诏版、甲骨文、简牍。30岁后投虞山肖迢翁(蜕庵)为师,学篆书、汉隶及中国文字学,纵览历代碑帖,曾多次在海内外举行个人书画篆刻展。

    2003年春,当他得知有文彭巨印惊现苏州,不顾88岁的高龄,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办公室,捧着文彭的巨印,兴奋不已。沙老说:“我一辈子在找文彭的印,没想到今天真的见到了,太高兴了,太高兴了。”他和女儿一起捧着巨印照了相。回家后他欣然提笔:“篆刻印章远溯春秋盛于秦汉,秦曰玺,文用金文,汉曰印,文用缪篆。时代不同,称谓各异,明清皆曰印或章。初以金银铜铁等作印材,官私玺印者皆为权力或取信之物。六朝以降,官私印章新意迭出,元末王冕创以花乳石田黄石刻印贻人,厥为罕见之品,影响士林后嗣,每以石质佳者取而代之。四百余年至今,印坛诸家能在方寸间充分表达各自意境与风格,石材功莫大焉。今得见两罍轩主吴云秘传文彭巨印,实为奇罕之物。视为老坑灯光冻,有黑鳝,青田,黄鹅,白果青等,质地细密,宝光温润。此石材自清康熙后已绝采,其印面峭厉而务浑融,诚如秀水朱竹垞先生所云:“几如刻玉用神刀,后辈难得其精妙。”此等罕物得见,幸甚幸甚,爰以题记。癸末年春月,曼翁书于吴门松竹堂,年八十又八(印)曼翁长寿”。        

    文彭在印坛的地位是公认的,但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一个吴门流派的开创者,绝不是靠几枚名章就能确立起来的。晚清魏锡曾在《书赖古堂残谱后》中说:“文国博朱谱残。余所见国博印,独其诗笺押尾'文彭之印’、'文寿承氏’两印真身。”文彭一生究竟刻了多少印,大概已永远不会有准确的数字。但有一个基本的史实,即他用灯光石作原材料,刻出不少印章;都说文彭假印无数,不知都是用何种石材所刻,如果按明代屠隆之说“灯光石今亦难得”,或按沙曼翁先生所说:“此种石材康熙后已绝采”,那么文彭印章的真伪先从石材来鉴定就相对简单了。
 
    从篆刻风格上看,沙老说:“其印面去峭厉而务浑融,诚如秀水朱竹垞先生所云:几如刻玉用神刀,后辈难得其精妙”。沙老充分肯定了文彭的水平。文彭边款上的行书流云似水,何等精湛。收集文彭的墨迹,进行反复对比,不能说如出一辙,而确实是出自一人之手。从边款上考证。此对巨印上有八面边款,除两面是由文彭自刻,其余六面由梓邨、朱竹垞、金农、赵之谦、吴昌硕、吴咨所题。六人均为篆刻大家,虽风格各异,但每人流传的印迹不少,可分别比对。放印章的木盒由杨澥所刻。杨澥,号龙石,晚年以正书隶书作边款,有“江南第一名手”之誉。木盒盖上刻有“文博国公真迹印遗珍道光十七年吴江龙石题”。木盒为酸枝木,包浆自然。字体为端庄秀丽的楷书。

    文彭巨印能传至今,应经历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家族继承,文彭去世后,传子,子传孙……二是19世纪中叶,印章被苏州知府吴云得到,吴云后人一直保存到近年。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秘传原则。沙老说:“吴云秘传文彭巨印”。显然沙老在苏州生活几十年,深知苏州人的性格。可以这样假设:文彭之父文徵明,名扬天下,大量作品被各级官员进贡了朝廷,文家未必满意。故文彭刻印的经典之作,一般不再张扬。而文徵明家族极有教养,人丁兴旺,仅后人中从事书画篆刻和收藏的就有30余人。文彭去世后,社会很快进入明末,兵荒马乱,汉人反清情绪甚浓,故多年秘藏,除特别好友来,才能看一眼,并保证不得外传。 

   (五)文彭印章名扬四海,从古人记载看,明人王野称文彭“以天韵胜”;李流芳说他“颇知追踪秦汉”;清代篆刻家丁敬诗作说:“三桥制作允儒流,步骤安祥意趣道”。据沈野《印谈》载“文国博刻石章完,必置之椟中,令童子尽日摇之”,使边栏破损。文彭以典雅穆肃的印文,再饰以剥蚀古朴的边栏,使印章有浓郁的金石气韵。“三桥名较雪渔高,玉筯神余秋兔毫,后辈许(容)程(遂)皆绝妙,几如刻髓用芦刀。”(《中国古代美术丛书》第10册、黄宾虹主编)。当代篆刻家杨邦俊先生在《源远流长的篆刻艺术》一书中说,“印章的边款艺术是在明代形成的,文彭是双刀边款”。文彭印章的特点是“安逸典雅,静穆清丽,运刀古朴,边栏破损。”宋大雍说:“对待它的最佳办法是从它的边款着手,找出文彭书法真迹的差异。晚清民国间,其边款皆以单刀书出之。它的破绽为单刀款及文彭以后才有。文彭从不在边款上作隶书。”        

    文彭巨印的问世,是中国篆刻史收藏史上的一件喜事,它填补了空白,为研究文彭的篆刻经历提供了实物。它再次证明,大量的文物精品在民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