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标组专家夏谷鸣解读思维品质

 songsfj 2017-07-25

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

与思维品质培养

 摘  要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与思维培养似乎关联不多。尽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开动脑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但大多是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教师也不关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训练,有的甚至误以为思维是在数理化等理科学习中发展的。


目前正在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明确提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并对思维品质分三级水平作了具体的描述。



思维能力的水平表现

▼▼▼

《课标(修订)》明确提出思维品质,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并按三个水平等级划分思维品质高低。水平级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难易程度、复杂程度、深度和广度等。例如:


  • 水平一: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取共同特征,形成新的概念;

  • 水平二: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归纳共同要素,建构新的概念;

  • 水平三:根据所获得的综合信息,归纳、概括内在形成的规律,建构新的概念。


学生思维品质不是同步发展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思维品质的三级水平不是简单地对应必修、选修 I 和选修 II ,而且衡量一个学生在任何学习阶段的思维品质。有些学生在必修阶段已经具备水平三的思维品质,有些在选修I阶段可能还处于水平一。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水平等级的划分主要帮助他们根据这种差异,选用难度不同的材料,设计复杂程度不等的学习活动,设置要求高低不一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实施因材施教。


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训练

▼▼▼

1

观察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知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行为。在听、读、看等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目标任务,在听、读、看等技能上作一定的指导,并留给学生必要的实践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语篇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先根据标题或配图,猜测文章的主题,让他们预设阅读的目标,同时以tip形式介绍略读的技巧,然后再由学生自己读找文章主题。如何通过学生观察获取信息是课堂教学活动前期的重要环节。


2

比较

比较是判断两种事物之间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语言现象。教师不必忙于给他们讲解,而是让他们自己探究,通过比较语言结构、语义等的异同,学习语言知识。


例如,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两种句子结构的异同,尤其是在语篇中体验两种结构表达的不同意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也有许多中外文化比较。


3

分析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课标(修订)》倡导主题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活动的载体是语篇。通过语篇教学,解决教学粹片化现象。所以语篇分析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语篇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阅读教学,教师运用语篇分析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基从语境、信息、结构等层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内在的错综复杂关系。在语境上,学生需要分析主题背景与语篇的关系,在特定的语境中解读文本;在信息上,学生可以从句子的交际功能分析不同句子结构和不同的句子排列是如何传递不同的信息;在结构上,学生要学习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不同的交际功能,分析语篇结构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前后一致性,分析主题句与信息细节的关系,分析句子与段落、段落与段落、段落与篇章的关系。


4

推断

推断是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心智活动。我们通过听、读、看所获取的,通过说、写所表达的,往往先是一种观点或一个事实,或是一种现象。如何判断事实与观点?如何从现象解读本质?如何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如何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多训练学生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语言表层结构下的深层意思。如一个六岁的孩子跟父亲说 “Daddy, it is Sunday today” ,背景是六岁孩子和父亲,父亲工作忙,不能带他出去玩,很有可能答应孩子周末带他出去,基于这样的背景,孩子话的深层意思应该是要爸爸带他出去玩。但如果是妻子跟丈夫说同样的话,其深层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5

归纳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学习某个语法项目,再举例说明,然后让他们做大量的语法练习,从而巩固该语法。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我们不否定演绎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只有或过多的使用演绎手段不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发展。为弥补演绎方法带来的不足,教师可以反其道行之,先不忙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体验大量语言结构和该结构所表达的功能意义,在他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概括语言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6

概念建构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概念建构与归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一种新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与母语不同的新概念,所以概念的建构显得尤其突出。


例如,英语是拼音文字,词形结构完全不同于汉语,所以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音形关联的概。在日常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语言体验中,不断归纳各种语言规律和特点,建构各种新的概念。


7

批判性思维

上述 6 点所讨论的都是属于逻辑思维,而高度形式化的逻辑思维很容易导致远离我们的思维实际,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背离事实。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


例如:Girls are doing so much better than boys in school subjects that all the best jobs will be taken by females. 


按照常规的方式,教师可能会设计一些针对表层信息的问题,如 Why will females take all the best jobs in the future?但如果要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的质疑与求证,教师不妨考虑引导学生对该观点的前提假设作推断:


A. 在校学习成绩好坏与今后就业有着密切联系;B. 女性不应该找到比男性好的工作。教师再引导学生评价这两张前提假设,不难发现这两个前提假设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前者与社会就业实际情况不符,后者存在着性别偏见的潜意识。


8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个人用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语言不会是直接来自教科书或是老师教的,他肯定是按照语言的规则,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临时组合语音、词语。这就是一种创新。


心理语言学家也指出二语学习者是在尝试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际语,他们不断假设、尝试、验证,逐渐接近目标语。虽然语际语充满着种种的错误,但整个过程其实是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语言实践过程。基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促进他们的语言水平提高,也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过多的背记、模仿反而会妨碍学生的语言自信,也抑制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