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的故事

 老刘tdrhg 2017-07-25

 一、韩愈应试

韩愈从小聪明过人。据张岱《史阙》所载,韩愈第一次应试时,主考官是陆贽,所出的考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  

韩愈拿到题目,略加思索,一挥而就,最早交卷的是他。考过试后,韩愈非常轻松,自信这次考试不错。但结果使韩愈大失所望,陆贽出于个人偏见,认为韩愈考得并不好,将他的考卷扔到废纸筐去了。  

韩愈落第了,但他并不灰心,第二年又报考了,主考官仍是陆贽,考题也同去年一样。韩愈想了想,自信他的答卷是好的,于是毫不犹豫地照抄原文,交上去。  

这次陆贽将韩愈的文章阅读再三,发觉韩愈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陆贽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取韩愈为第一名。

二、韩愈写春联

韩愈因谏阻宪宗皇帝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写得一笔好字,逢年过节,总要亲自写一副对联贴在衙门门口。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对联不但文学价值高,而且所写的字笔力刚健、气势不凡,博得众人喜爱。这一年春节,韩愈的春联一贴上去,往往半夜就被人偷偷揭去,人们偷他的春联,说明他的春联名贵,这对韩愈是一件好事,但有的人却拿去高价出售,牟取暴利,这使韩愈十分恼火。  

到了第二年除夕,韩愈想了一个办法,每边对子只写一半,到大年初一才补上另一半,这样,除夕晚上就没有敢偷了。韩愈想了想,写了这样八个字:“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晚那些想偷春联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个个都缩颈吐舌,没有人敢取下来。待到寅时,春节到了,韩愈把笔拿来,将春联缀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于是,韩愈的这副春联,保留到了新年。哥哥一死,孤儿寡妇举目无亲,无人帮助,嫂嫂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    

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把对哥哥的思念埋在心底,刻苦自学,发奋读书。每天三更起床开始读书,无论吃饭、睡觉,手里都不离开书本。累了,把书本当枕头,吃饭没菜,就边看书边吃饭。他先后读了《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等书,并且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  后来,韩愈在嫂嫂的鼓励下,来到洛阳求学。在那里,他租了两间茅屋居住,过着凄苦、清贫、俭朴的生活。为了博览群书,他“口不绝吟于文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起早睡晚,常常读书到深更半夜。就是寒冷的冬天,他也舍不得生火取暖。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了再写;手冻僵了,他搓一搓发热后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他就喝口清菜汤继续吟诵揣摩。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地记笔记,提炼纲要,记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注意研究并加以仔细分析,把前人写的文章吃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