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是孩子最大的快乐

 刘锁志 2017-07-25

一位爸爸带着三年级的孩子过来咨询。现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也不好。我问这位家长,在上小学以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这位家长告诉我,他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一直让孩子玩玩,基本上没怎么考虑教育的事。这位爸爸也许不知道,孩子是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但他可能得有一个痛苦的少年,父母可能为了他会有一个痛苦的中晚年呀。

 

随着西方国家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进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促使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果家长能理解正确,吸收别人的长处,当然是对教育孩子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如果理解偏差,等教育出了问题再来纠正,可能悔之晚矣。“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这句话有着极大的欺骗性,家长很容易发生理解的偏差。

 

人首先具有动物的特性,动物的行为准则是八个字: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所以一个孩子追求快乐是天经地义的。而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孩子们变得痛苦不堪。所以,孩子们厌学是很正常的事。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是非常正确的。但假如只让孩子得到快乐,却不考虑如何让孩子得到快乐,很可能就偏离了孩子成长的正常轨道了。

 

现在家长们让孩子得到快乐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纯粹以游戏追求快乐、

   

有些家长人为的把游戏和学习隔离开来,让孩子远离学习以达到快乐的目的。他们让孩子玩的游戏无教育的意义,对未来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单纯的玩游戏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种感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是痛苦的。

 

有些家长会在幼儿期对孩子说,马上就要升一年级了,到了一年级就要做作业,就要考试了,那就辛苦了;有些家长说,赶紧让孩子在小的时候玩两年,因为上学了就没得玩了。这样弄得有些孩子害怕上学,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建立一种观念,学习是痛苦的,不好玩的。如果具有了这样一种观念,那么他是不可能爱上学习的。所以,有些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干脆跟父母说,自己不想上一年级。有些六年级的孩子也因此到中学后极不适应,因为上中学前就已经对中学的学习产生了恐惧感。

 

2、以身体的享受追求快乐、

 

有些家长以为快乐就是不让孩子吃苦,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让孩子从身体的享受来得到快乐。有些家长有这样的认识:自己年轻时吃苦了,现在终于条件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吃苦了。所以,有种说法是再穷不能穷孩子,父母自己辛苦是可以的,但不能让孩子受一点点苦。所以,给孩子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美味,什么家务都不用做,孩子是快乐了,可是丢掉了内心的斗志与追求。

 

3、以无底线的满足追求快乐、

 

有些家长以为快乐就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以极度的满足孩子让他找到快乐。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得出结论,一个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与未来的成就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家长们不断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未来。

 

以上列举的一些让孩子得到快乐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无多大的价值,其实是在满足孩子动物的本能,也就是说,这是在培养动物。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真正需要面对责任,困难时就不能够克服,最终一定不会成功。另外,这样的快乐都是一些外在的快乐,一切外在的快乐都是短暂的。只追求外在快乐的孩子,即使长大成人后,他无法找到持续的快乐,也就不会找到幸福,因为幸福是持续的快乐。长大成人以后,拿到工资可能就快乐几天,买件新衣服可能就快乐几天,买车可能就快乐几天,买房子可能也快乐不了多长时间。

 

那么真正持续的快乐是什么呢?是成长,或者说是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成长的人,他的内心才能真正找到快乐。成人的世界中也是一样的,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大的权力,而是不断的学习成长。

 

也许家长看到孩子讨厌学习,就会判定孩子一定会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事,是不可能找到快乐的,其实未必。

 

1、学习是孩子的本能

 

有些家长说孩子不喜欢学习,不爱学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学习,学习是孩子的本能,也是内在需求。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对一切都会感到新鲜,这就是最原始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合理运用这种好奇心,激发出孩子学习的热情,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快乐的事。相反,不让孩子尝试各种新的事物,剥夺他学习的机会,才是让孩子痛苦的。

 

2、学习要和快乐建立联系

 

如果想让孩子在学习上找到快乐,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学习和快乐建立联系。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是分不清学习和游戏的区别的,对他而言,一切都是游戏,只要你赋于他游戏的规则就可以了。

 

我当年为了教儿子学比大小,就用扑克牌(牌面上几就有向个点的那种)跟他玩游戏。我们每人出一张牌,先说出是几,然后谁先说出大小,这两张牌就归谁赢过去。到准备学习加减法时,就用这个牌上显示的数字做加法或减法。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就每次出两张牌算24点游戏。孩子和我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丝毫不感到厌倦,玩过了,学习也成功了。

 

游戏本身是快乐的,孩子是乐于参与的,当然,如何跟孩子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当年有一次正跟儿子玩得起劲呢,一个同事找我有事,他让我去办事时自告奋勇说他来陪我儿子玩。结果几分钟后,儿子找到我说不想跟这个叔叔玩了,我一看,他全输光了,我知道他受打击了。我跟同事讲,你不能真把孩子的都赢过来,这样他会没积极性的。然后他就又继续跟儿子玩起来了。一会,儿子又跑过来,说不想跟叔叔玩了,还说这个叔叔太笨了。我一看,同事故意把牌全部输给儿子了。

 

让孩子快乐玩一个游戏,关键是让孩子有成就感,如果他全输了,当然没积极性,不过如果太简单就能获得成功,孩子也会没积极性。我跟儿子玩的时候,一般会你来我往,大家都有赢的机会,但总体上让他略胜一筹。为了得到胜利,他会全力以赴,有时小脸都会急得通红,在那种状态下,如果谁告诉我孩子不想学习,打死我都不信。

 

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年学习时我们通过努力思考,做出一道题目的时候,那种兴奋与激动比吃好东西的快乐要强得多。孩子也是一样,如果能取得学习的成就,他是最快乐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一个事:他让孩子完成一个动作,如果完成后可以奖励一个牌子,但是孩子完成后,把这个牌子丢在一边,又去完成新的工作去了。在学习与奖励之间,孩子更注重学习的成功带来的快乐。

 

即使孩子的年龄增加,学习难度增加,如果能通过合理的形式,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那种成长带来会的快乐也是很明显的。

 

孩子之所以不能从学习中找到快乐,是因为我们教育者或家长不能让学习变得好玩。如果我们能让学习变得好玩,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的。因为,只有学习成长才是持久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