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

 昵称23593 2017-07-25

第一部分: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草莓(strawberry),又叫洋莓、地莓、地果、红莓等,在园艺上属浆果类果树,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喜光照植物,但也有耐荫的特性。 
     草莓又是喜水、喜肥的作物,所以要求保肥保水能力强,通气良好,质地疏松中性的砂壤土。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碱性地和粘土都不适合草莓生长。草莓不耐盐碱,土壤酸碱度(pH值)为5.5—6.5草莓生长良好,pH值8以上不适合生长。对于肥料上,草莓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在整个生长期除氮磷钾需求外,还需要硼、镁、锌、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生长早期需磷较多,早中期需氮量较大,整个生长期需要大量钾,特别在旺产期对钾的吸收量超过对氮的吸收量。
    一、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
    A、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5%—90%。 
    B、开花期: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进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湿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授粉不良。 
    C、果实膨大和成熟期: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5℃以上。湿度可控制在60%—70%。 
    2、光照: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荫。草莓光饱和点较低,约为2万~3万勒克斯,草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在花芽形成期,要求每天10-l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温度,如果人工给予每天16小时的长日照处理,则花芽形成不好,甚至不能开花结果。但花芽分化后给以长日照处理,能促进发育和开花。在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草莓需1天12~15小时的较长日照时间。低温短日照条件也是青草莓休眠的外在因素,在这种条件下不能形成匍匐茎。
      3、水分管理
      草莓根系分布浅,叶面积大,蒸发量也大,草莓在开花结果期,旺盛生长时期和抽生大量匍匐茎时都要大量的水分。但植株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水量各不相同。尤其是抽生大量匍匐茎时需水量多,所以在繁殖苗圃内,育苗期不能缺水,否则影响子苗的生长。土壤里水分充足,疏松湿润的土壤条件,幼苗易扎根,保证幼苗的数量和质量。在开花期,土壤持水量不能低于70%,在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80%。不然座果率低,果个小,品质差。在花芽分化期要求水量少,土壤持水量在60%。在此期间,应适当干旱,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不耐涝,植株生长发育期要求适量的水分,浇水后,一定松土,使土壤通透性良好,有足够的空气,不能长时间积水,否则土壤里缺氧,影响根系呼吸,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在夏季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水。
     4、施肥管理
     草莓生育期长、结果批次多,需肥量大。每667平方米(1亩)栽培密度8000株,平均吸收氮24千克,磷4.8千克,钾28千克。

具体施肥建议如下:

施肥时间

施肥水平

施肥方式

移栽前

凡施特有机肥200-300斤/亩,51%(17-17-17)凡施特硫酸钾复合肥100-150斤/亩。

撒施

移栽后1星期

促(定)根肥(建议高磷水溶肥建议配方15-30-10,每亩地3-5kg),

配合浇水根部淋施

开花期

硼肥60g/亩*次,1000-1500倍液

叶面喷施

结果——采收期

一茬果一次肥,建议富岛凡施特43%(15-6-22)硫酸钾复合肥20-30斤/亩*次,坐果后施肥,春节后施肥补充液体钙肥,建议1-1.5kg/亩,配合施肥滴灌追施。2-3月份草莓挂果量大,温度开始升高,高钾复合肥施肥量可以适当提高,或在3月初滴灌追凡施特15-6-35大量元素水溶肥5kg/亩(追1-2次),追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不追复合肥。

滴灌施肥

 
                                
                                   
          5、植株整理   

    草莓栽培自定植至采收结果9个月中一直处于不断的生长中,叶、花、茎不断进行更新,腋芽也不断发生。为了保证有足够叶面积、合理的花茎数及田间通风透光,要经常做好植株的整理工作。整株的总原则是:既不使茎叶过密,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叶数、适宜的花茎数。   
    植株整理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 掰芽
    草莓栽培在保温的条件下生长旺盛、腋芽发生较多,应把多余的腋芽掰掉。方法如下:在顶花序抽出前,只须保留一个顶芽即可,待顶花序抽生、腋芽也相继抽生时,选留2个方位好的而粗壮的腋芽,其余掰掉。即每株保留2个芽茎,如密度高、生长旺盛的只选留单茎即可,以后再抽腋芽也要及时掰掉。
    ② 摘叶
    一般具有2个芽(2个分株)的植株,通常能抽出3~5花序,这样的植株需保留10~12张展开叶,生长旺盛植株留1个芽的,因叶大茎粗保留8~10张叶即可。随着新叶的展开,应定期及时掰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和增强光照。但要注意在2月份前低温情况下,尽量多保留老叶,在3月份后,气温回升,草莓生长转旺,应多去老叶,如植株徒长,在摘老叶前提下,再摘去少数新叶。
    ③ 掰花茎
    促成栽培采果时间长,顶花序一般至第二年2月底或3月初采果结束,这时要及时掰掉老花茎,以后第二和第三花序的花茎在采果结束后也应及时处理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④摘匍匐茎
    匍匐茎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繁殖下代新苗株,它的抽生需消耗大量的养分。因此,如不作繁种地的植株在采果前期和后期要及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通风透光度,促进开花结果,增加大果率。  
    6、提高座果率措施
草莓虽是自花授粉植物,但在大棚中栽培,空气湿度重,自然界昆虫进入少,花药和花粉发放困难,花粉粘固在花柱上,导致授粉能力下降,座果率减少,畸形果增加,特别是前期生长势旺盛的植株在本身花茎缩短、花药花粉发育不良的情况下更难以座果。因此,在前期和低温期应采取增强授粉措施,力争顶花序结果结大果。
    增强授粉的主要措施有:   
    ① 放养蜜蜂
    蜜蜂是最好的授粉助手,通过蜜蜂在花朵上活动,把花粉均匀地撒涂在花柱上,从而提高授粉授精能力,座果率和整果率明显增加。近几年,这项措施已被广大草莓种植户所应用。放养蜜蜂一定要每只棚一筒,因各棚受膜隔离,无法进入别只棚内,所以,每只棚都要放养。冬季温度较低,湿度重,加上棚内生活不习惯,蜜蜂死亡率高,如管理不当,养上一个月就死完。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蜜蜂的培养管理,首先要引导蜜蜂适应棚内环境;其次要加喂糖浆和花粉,提高抗病能力;第三要做好冬季夜间保温工作,防止受冻,并且要做好草莓病虫害防治时毒害蜜蜂的安全保护工作。   
    ②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是一项化工量较大的工作,虽没有放养蜜蜂效果好,但在没有养蜂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也有一定效果。方法是:做一只用软鸡毛串的小刷子,在每天中午前后用鸡毛刷子轻轻刷动花朵,达到相互授粉,提高受精能力,刷时要轻要均匀。   

 

 

第二部分:草莓主要病害及防治

草莓炭疽病防治

一、草莓炭疽病症状:草莓炭疽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叶片受害,初产生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斑,稍凹陷;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成为环形圈,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随着病情加重,全株枯死。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二、病原与发生规律

无胜世代为Colletotrichum fragariae称草莓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Glomerella fragariae称球壳目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主要由雨水等分散传播。翌年现蕾期开始在近地面幼嫩部位侵染发病。盛夏高温雨季此病易流行。一般从7月中旬到9月底发病,气温高的年份发病时间可延续到10月。连作田发病重,老残叶多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密度过大造成郁闭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

2、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

3、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灌“跑马水”,并用遮阳网遮阳降温。

4、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5、注意喷药预防苗床应在匍匐茎开始伸长时进行喷药保护,可喷施下列药剂:40%多菌灵悬浮剂500—8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0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700—800倍液等。定植前1周左右,在苗床再喷药1次,再将草葛苗移栽到大田,可减少防治面积和传播速度。

6、大田见有发病中心时,可选用下列药剂:6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800—15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200—400倍液;1%中生菌素水剂250—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间隔5—7夭,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液要均匀,药液量要喷足,棚架上最好也要喷到,可提高防病效果。

草莓枯萎病的防治

一、 症状: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真菌维管束病害,在苗期和开花座果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叶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叶柄出现黑褐色长条状病斑,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下垂,变为淡褐色后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地下根系减少,细根变褐腐败。
    二、 病原与环境。病原为真菌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带菌肥料中越冬,是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存活5-10年。病菌在病株分苗时传播蔓延,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适温28-32℃,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重,在连作田,低洼排水不良,时雨时晴或连阴雨后突然暴晴,偏施氮肥,地下害虫危害重的田块易引发此病。
   三、 防治要点。防治草莓枯萎病应立足于综合防治和早预防、早控制,降低防治成本。(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田分苗,种植无病苗。(2)土壤灭菌,栽苗前用每亩6kg漂白粉,灌水撒药渗入土中灭菌。(4)加强栽培管理,施腐熟有机肥,配方施肥,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5)栽苗时用2.5%适乐时1500倍液或40%根腐宁800倍液浇定根药肥水,控制前期病害蔓延。(6)发病初期选用75%猛杀生干悬剂600倍或2.5%适乐时1500倍,或40%根腐宁800倍液,喷淋秧苗及茎基部位,7-10天喷淋1次,连续3-4次。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一、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该病全年均可发生,白色粉状物是致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二、发病规律:该病菌为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真菌。在气温20度以下,湿度在60%以上时发病较重,但在过分干旱也易发生。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病菌可随秧苗传播,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植株。高山冷凉地培育的秧苗,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新明星、宝交早生、因都卡较抗此病,春香、达娜、丽红、芳玉、福羽等发病重;②生长季及时摘除病老叶,初冬彻底清扫果园,集中烧毁残枝败叶;③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防止草莓植株徒长,栽植密度不可过大,以免影响通风透光;④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通风,适当加大栽植的株行距,及时摘除病果、病叶;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多氧霉素(AL)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高10%水分散性颗粒剂,每667米2用50克对水喷雾,或选用百可得、特富灵、翠贝1000倍液喷雾,在开花前,每隔7~10天喷1次。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

一、发病症状: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并由花萼逐步延伸到子房及幼果,最后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棚内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初果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同时病菌向果肉内纵深侵染。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叶片受害,一般是靠近叶柄部的叶基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扩展成近椭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病斑,最后蔓延到叶柄,叶片枯死
    二、发病条件:该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5℃,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田间积水、种植过密、通风换气不当等,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三、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保证适宜株、行距。棚内要求通风良好,雨后注意排水,适时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②药剂防治:烟熏法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亩用200克,于傍晚分点发放,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1夜,次日开门通风。阴雨天气最好选用烟熏法;喷雾法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进行喷雾,每隔7天左右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连作草莓要以预防为主,宜在开花前施药保护。

 

第三部分:草莓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草莓的缺素症状及解决方案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易发生多种缺素症状,主要有缺铁、镁、硼、锌等多种症状。
    1、缺铁症状及解决方案
    缺铁症状:幼叶黄化或失绿,随黄化程度加重而变白。中度缺铁时,叶脉为绿色,叶脉间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小叶变白,叶片边缘坏死或小叶黄化。碱性土壤或酸性较强的土壤易缺铁。
解决方法:推荐使用螯合铁:螯合铁是最为有效的预防缺铁症状发生的办法;避免使用硫酸亚铁来治疗铁缺乏症,因为其在自然界易产生沉淀固定,植物无法吸收,而且其盐度较高易产生盐害。
根据土质与水质的不同选不同的螯合铁:EDTA-Fe-13、DTPA-Fe-7:通常使用在pH<7.0,用于浇水与叶面喷施都可以;EDDHA-Fe-    6:适用于北方碱性土壤,而且只适用于随水浇灌。
    2、缺镁症状及解决方案
缺镁症状: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褐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枯焦加重时,茎部叶片呈现淡绿色并肿起,枯焦现象随着叶龄的增长和缺镁的加重而发展。一般在沙质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钾肥施用过多时易出现缺镁症。
解决方法:推荐叶面喷施Combi TM  康培全元螯合微肥1500倍液来纠正,15天/次。 
    3、缺锌症状及解决方案
缺锌症状:缺锌加重时,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但缺锌不发生坏死现象。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缺锌植株结果少。
    解决方案:推荐施用螯合锌或者叶面喷施Combi TM康培、Bomex TM百美施、Cameo TM钙美乐全元螯合微肥1500倍液来纠正,10-15天/次。
    4、缺硼症状及解决方案
缺硼症状: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干旱时易发生缺硼症。
    解决方案:推荐施用喷得福纯硼或者叶面喷施Combi TM康培、Bomex TM百美施、Cameo TM钙美乐全元螯合微肥1500倍液来纠正,15天/次。

    二、草莓的其他生理病害及解决方案
    1、 白果
    表现症状:浆果成熟期褪绿后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病果味淡、质软、果肉杂色、易烂。
   原因:光照弱;浆果中含糖量低;磷钾元素不足。
   解决方案:用艾可收15-6-35+TE进行滴灌, 1000倍液,7-10天/次,2-3次;叶面喷施Cameo TM钙美乐复合活性钙,1500倍液,7-10天/次,2-3次。
    2、 畸形果
    表现症状:果面凹凸或成亚葫芦状。
    原因:草莓植株生长不良,结果过多;在草莓花芽分化期遇到25℃以上高温或5℃以下低温;开花结果期温室内相对湿度大于85%以上,授粉不完全。
   解决方案:适当控制肥水,营养要素配合适当,注意防止土壤偏氮,推荐施用艾可收15-6-35+TE;适当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
     3、 双身果
     表现症状:在一个果柄上长出两个连着的草莓果实。
     原因:温室内温度、光照失调,营养物质形成少,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草莓花芽分化异常。
    解决方案:叶面喷施Bomex TM百美施全元螯合微肥,1500倍液, 15天/次,2-3次;适当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