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诸证——庞氏更年安汤(庞清治方) 【组成】 黄柏12g,知母10g,杭菊花12g,蝉蜕8g,节菖蒲12g,酸枣仁12g,郁金12g,车前草30g,云茯苓30g,焦山楂15g,枳壳10g,小麦30g,大枣5枚,甘草6g。 【用法】 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 清热祛湿,解郁安神,兼以补脾。用于绝经前后诸症。 【方解】 本方用黄柏、知母、菊花清相火,除肝火,兼可滋阴,以除其火,含知柏地黄丸之义;车前草、云茯苓等,利湿健脾,并给邪以出路,配节菖蒲豁痰化湿除其湿痰;郁金、枳壳解双郁,调气机针对其郁;因本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证似脏躁,故以《金匮》之甘麦大枣汤缓急安神,配节菖蒲调心气,蝉蜕息风镇痉,酸枣仁、茯苓安心神以治之。庞老云:甘麦大枣汤虽简单平淡,但对脏躁确有显著的疗效,不可不知。另从全方用药来看,方中云茯苓等、大枣、甘草、焦山楂、枳壳均为健脾调脾之品,此处用之有“天癸既绝,治在太阴”之义。庞老补虚,不主要在于补肾,而优先考虑补脾,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补后天以充养先天,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达到使机体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目的。此外,“虚劳虚烦不得眠”也是本病常见之症,本方中用酸枣仁、知母、茯苓、甘草,未用川芎但用郁金,实含《金匮》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之义。总之,全方针对“火、湿、郁”清热祛湿、解郁安神治标为主,又兼顾治本,而治本侧重补脾。所用之药,看似简单平淡,无奇、贵之品,但切中病机,用之临床,每获良效。 【加减】 肝火甚,口苦躁怒,酌加栀子、龙胆草、黄芩等,但此大苦大寒之品,得效则止;湿浊明显酌加玉米须、泽泻、猪苓、佩兰等,重者可去知母并酌加薏苡仁、山药、白术等健脾之品;气血郁滞酌加柴胡、青皮、薄荷、合欢皮、丹参、川芎等;更年期心脏病酌加丹参、五加皮、五味子、麦冬等;血压高酌加钩藤、夏枯草等并增利尿之品;便秘加草决明;失眠重酌加合欢皮、柏子仁、首乌藤、珍珠母等;月经紊乱过多,则先按崩漏辨治,然后再治本病。 【按语】 本病的治疗,应以治标为主。其依据有三:①从临床表现看,更年期综合征本虚之证表现不十分明显,火、湿、郁多种病理变化所致之标实诸候复杂多变,表现突出,属标急本缓之证,故当治标为主;②从生理病理上看,更年期肾气衰、天癸竭是人体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这种生理转变是大势所趋,治本补肾之法,虽然能很有限地减缓肾气精血的衰退速度,但终不能截断这种衰退。此时药物所达到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缓冲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使更年期妇女在新的条件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新的动态平衡,顺利度过更年期。这必须首重治标,兼顾其本,方达目的;③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及其症状程度的轻重,除与上述生理、病理因素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密切相关。临床所见本病患者多虑、多疑精神症状表现明显,对首诊疗效特别看重,如首诊之后症状减轻,则治病信心大增;如首诊之后疗效不显,患者或对医生抱有疑虑,或认为此病不可救药,增加以后治疗本病的难度。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首诊疗效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药物的治疗方面,而且还包含有心理治疗在其中。而要达到首诊疗效显著之目的,治本补虚为至,显然不可能。所以庞老在临床上常抓住本病标实之证(火、湿、郁)明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其轻重缓急进行论治,能迅速取得明显的实效,待标实症状缓解,再增治本之品,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方源】 《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