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是熊国英先生在研习甲骨文、金文、帛书、简牍过程中体悟到的一种书写方法。“珊瑚书”集甲骨、金文、简牍笔画于一体,从纤拙、开合、奇崛构架求平衡:甲骨文以刀契字,笔画纤巧刚劲,险峻奇崛;金文雕范铸模,笔画凸凹浑圆,布局天真;简牍漆朱并用,笔画如篆似隶,纵横恣肆。这几种书体时代相近,一脉传承,溶合自然。且总体布局未经小篆规化约束,情趣天成 熊国英“珊瑚书”系列作品。释文:《归嵩山作》,(唐)王维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 ![]() 释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作。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释文:《千字文(部分)》,(南朝)周兴嗣作。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 发唱黄鸡释文:《咏珊瑚体录旧时句自娱两行》。陋室清明书满床,春茶碧盏浮兰香。摩挲商彝春秋简,吐出奇异数千行。 ![]() 释文:《感遇》,(唐)张九龄作。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释文:《思远人》,(宋)晏几道作。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