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在猪群中发生和传播,造成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病猪)、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的水平传播或垂直传播)和易感猪群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时,才能使传染病造成流行。只有针对引起流行的这三个基本环节,采取消除和切断造成传染的综合措施,同时还必须根据不同种类的传染病采取特异性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想阻止猪场传染病的流行,做好以下方面必不可少: 1、要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猪群整体有好的健康水平,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首先,猪群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保证猪舍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饲养密度;注意冬季保暖,下架降温。按照不同日龄的猪只需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猪只生长发育需要及拥有较强抗病能力。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母猪与仔代间的疾病感染机会,减少不同日龄间猪只的混群饲养,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推行早期断奶隔离技术,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代间疫病的传播。 2、预防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首先要根据我国及猪场所在地猪病流行情况确定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坚决避免盲目接种;其次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来确定,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要使用高质量的疫苗,尽量避免发生免疫失败,发生免疫失败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要重视疫苗的冷链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稀释、防疫人员的培训及具体操作,以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 3、“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猪只的流通范围大,流动更为频繁,现在已经出现从国外引种时将某些传染病带进来的现象,随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在国内引种时引进疫病,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止从国外传入和国内流通传播疫病,从源头上抓起十分重要,必须建立较完善的繁育体系,至少应建有良种繁育场和商品繁育场,养一定数量的种猪解决猪源不足的问题;如果必须从异地引种,则必须从非疫区选购健康猪,选购前对猪只做必要的检疫和诊断检查,购进后隔离饲养一个月,经过观察无病后才能合群并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此外,选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严格执行经常性的防疫卫生规章制度,建立全方位生物安全体系都是预防猪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只有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把传染病抵御在大门之外,让猪场回到无病、安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