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巴豆

 lvzhifeng 2017-07-25

【处方用名】巴豆——大戟科Euphorbiaceae.

经文
                   

巴豆,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注邪物,杀虫鱼。一名巴叔。生川谷。

(尚志钧辑本)巴豆,味辛、温。主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坚积聚,留饮淡澼,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注邪物,杀虫鱼。一名巴椒。生川谷。


本经要义


伤寒:有三义。

一是指中医病名,即广义的伤寒。系指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伤寒”)。《素问》卷九·热论篇第三十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本经》所称伤寒即此义,泛指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者,即包括各种外感发热病。

二是指狭义的伤寒。即为感受外邪而继发的病变。《难经》第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按:其中所言“伤寒”,即为狭义之伤寒。)《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按:此指太阳表证,即狭义之伤寒。)

三是指冬季感受寒邪所致病证。晋·王熙(王淑和)《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王氏又言:“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即说明了发病的原因,又指出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故又谓“正伤寒”。

温疟:详见麝香“本经要义”之“温疟”项可互参。

寒热:其义有二。一是,寒发热症状的简称。《素问》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二是,八纲辨证的两个纲领,辨别疾病的属寒属热,对确定疾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治法上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

症瘕:详见大黄“本经要义”之“症瘕”项可互参。

结聚坚积:又称谓结坚积聚。又可省文成“结坚”“积聚”。“结”,凝结、积聚、坚硬等之意。《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七回:“这墙砌的不结实。”

“坚”,坚字的简体字。坚硬之意。《说文·臤部》:“坚,刚也”。《易·坤》:“履霜坚冰至”。《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三》:“竹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引申为凝结,凝固。

“积”,繁体字积的简体字。“聚”之意。《说文·禾部》:“积,聚也”。段玉裁注:“禾与粟皆得称积。”又表“滞积”。专指人体积久渐成的内脏疾患,如血积、气积、痰积、食积、虫积等。

“聚”表并拢,回合,集合。《说文·㐺部》:“聚,会也。”《难经》疾病·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诸病源候论》卷十九·积聚病诸候·积聚候:“积聚者,由阴阳不和,府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府藏之气所为也。府者阳气,藏者阴也;阳浮而动,阴沉而伏。积者阴气,五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已聚者阳气六府所成,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有常处。诸藏受邪,初末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本经》所言“结聚坚积”,涉及病证包括因大便秘结所致腹部实满,或腹部结块而成胀、痛;浊痰凝聚所致之瘰疬、瘿气;久疟而致肋下结成症块等症。

留饮:痰饮病之一种。因饮邪日久不会,留而不去,故名。《金匮要略》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病诸候·留饮候:“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鬲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皆其候也。”

淡澼:即痰癖。“淡”,读tan,通“痰”。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阮孝绪《文字集略》:‘淡,胸中液也。’《方言》骞师注:‘淡字又作痰也。’《衡方碑》:‘淡界缪动。’今字作痰,从疒。”在古典文献中,痰字本作淡。淡者,澹也,水摇之貌。痰本由来于澹。《集韵·谈韵》:“淡,水皃,或作澹。”“癖”,潜匿在两胁间的积块。中医学分为食脾、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灵枢》卷九·水胀篇第五十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瘛肉乃生。”张介宾注:“有所系着,故癖积起。”《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癖病诸候凡十一论·痰癖候:“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

大腹水张:“大腹”,在胸部的下方,相当于横隔膜以下部分,脐以上部位为“大腹”,脐以下部位为小腹或少腹;脐的两旁亦习称“少腹”。

“水张”:“张”,为“张”的简体字,膨胀,后作“胀”。《左传·成功十年》:“(晋候)将食,张,如厕,陷而卒。”杜预注:“张,腹满也。”《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四十里丰山……多羊桃,状如桃而方茎,可以为皮张。”郭璞注:“治皮肿起。”《素问》卷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水胀,即水肿的别称,以水溢于肌肤肿胀而得名,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灵枢》卷六·五癃津液别篇第三十六:“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水胀…水逆则为水胀。”“大腹水胀”同“大腹水肿”之意。

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巴豆性温,味辛,能峻下寒积,对于寒滞食积,闭塞肠道,臌胀腹水,大小便不通等均有较为峻猛的通调作用,故有此等作用。

恶肉:中医外科病名。出自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恶肉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长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亦宜服漏芦汤。外可以烧铁烙之,日三烙,令稍焦。以升麻膏敷之。”

鬼毒:近似现代食物中毒所致疾病。古文献又称毒注。《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注病诸候凡三十四论·毒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毒者是鬼毒之气,因饮食入人腹内,或上至喉间,状如有物,吞吐不出,或游走身体,痛如锥刀所刺,连滞停久,故谓之毒注。”

蛊注:蛊,又称“蛊胀”,由寄生虫如血吸虫等引起的膨胀痛,称谓“虫臌”。“蛊毒”,亦即人体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蛊注”,又名“蛊痽”“痽胀”。其症:“四肢浮肿,肌肤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状,死后转易家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注病诸候凡三十四论·蛊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蛊是聚蛇虫之类,以器皿盛之,令其自相啖食,余有一个存者,为蛊也,而能变化。人有造作敬事之者,以毒害于佗,多于饮食内而行用之。入中之者,心闷腹痛,其食五藏尽则死,有缓有急。急者仓卒十数日之间便死,缓者延引岁月,游走腹内,常气力羸惫,骨节沉重,发则心腹烦懊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变化为蛊,渐侵食府藏尽而死。则病留注染着傍人,故谓之蛊注。”《本经》鬼毒、蛊注并称,其义相近似。

邪物:即指蛊注等病邪。

虫鱼:《本经》言巴豆“杀虫鱼”,示其毒性很强之意。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痈肿脓成不溃,恶疮疥癣,疣痣等。

【鉴别要点】巴豆药材(饮片)呈卵圆形,具三棱,长1.5~2.2cm,直径1.3~2cm。表面灰黄色至深黄色,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瘢痕[1],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巴豆剧毒,临床使用巴豆霜

巴豆为剧毒中药,临床上多用巴豆霜。

巴豆霜的制备:取净巴豆仁碾烂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纸包裹,略加热,压榨去油,反复数次,使其松散成粉末状,以不黏结成饼为度,再研细装瓶中带用。

注意:巴豆为剧毒药物,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关于巴豆毒

1.巴豆毒:巴豆主含巴豆油50%~60%,为其有毒成分。中毒者,泻痢不止。治法如下:①大黄、黄连、芦笋、菰笋(茭白)、藜芦、绿豆、黑豆,任取一味煎汤冷服。②芭蕉叶捣自然汁服之。

2.巴豆毒对人的毒性很强,但对老鼠(鼠类)却不起任何毒性作用;相反,它能使老鼠发育加快,体形和体重增长。且老鼠很喜欢吃巴豆。


拓展阅读——《伤寒论》

关于巴豆的使用

张仲景的《伤寒论》应用巴豆见于白散一方,所用剂量1分,约合现今0.3g,“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仲景言“熬黑”之“熬”,应为“炒”解,即青炒至黑,非现今“煎熬”之意。他指出:“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说明巴豆有热则泻剧,得冷则泻止的作用机制,这属于中医临床药学的范畴。《伤寒直解》云:巴豆性大热,进热粥者,助其热势,以行之也;进冷粥者,制其热势,以止之也。这与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疗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不能煎煮热服“异曲同工”也。




[1]瘢痕:特指果实类和种子类药材的种脐、种阜或合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