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是最常见的题材,我们都有过很多拍摄经验,用的焦段也是五花八门。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不同的焦段拍摄人像都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 【1】、标准焦段:标头,是人像首选,最适合拍人像。近可拍半身像和头像特写,远可拍人景交融的作品。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镜头不会产生透视变形,可以展现主体的自然真实之美。下图是用50mm 的标准镜头在不同距离上拍摄的人像作品,其中包括了特写、中景和全景人像,大家看有什么不同。 用标头时,与主体的距离不同会得到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如1米左右,拍摄出来的作品,更具有人像特写的感觉。主体的面部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如果远离主体到2米以外,这时模特可以更放松一些,摄影师也可以去关注重点的构图、用光、瞬间抓拍等技术环节。 继续拉远距离到4米以上,主体和景物就会在画面中得到平衡,并增加画面的深度。 拍摄人像作品时,构图通常选择以竖幅取景来拍摄,因为人的身体线条,头部的竖长椭圆,非常适合于直立长方形的画面。人身体或脸正面对着镜头,画面就会显得呆板不生动。让主体侧身、扭头,是调整主体姿态的极佳方法。构图法最好采用上下的三分法,半身像时,主体的头部位于上1/3 处,头像特写时,眼睛位于上1/3处。 【2】、中长焦段 在用80mm以上中长焦拍人像时,不但可以让主体充满画面,占据更大比例,从而起到突出主体主体的作用,还可以带来浅景深,虚化背景和前景。 焦距在100mm以上的镜头,可以更好的在远处拍。这样因为被拍摄人不注意,会流露出自然的表情和动作。 用长焦头在远处拍人像时,环境的影响很突出。拍摄者要避开外界吸引,更关注拍摄主体。本页两幅作品中,一幅中心构图法,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主体;另一幅三分法构图,通过虚实对比来突出主体,各有精彩之处。 【3】、广角镜头 象焦距35mm左右的小广角头很适合拍“人像+环境”。这类作品中景的占比更大,环境背景更需要花些心思处理。比如景物是否与主体个性协调,自然光线是否合适,等等。在用广角拍摄时,常用构图是横幅三分法。比如让主体整体在画面的一侧,而在画面的另一侧安排环境背景,这样的构图方式左右均衡,主体和环境均有较好的表现。 35mm的小广角有着灵活的构图。我们看下图的两张照片,背景因素简洁,突出色彩光影的变化。环境衬托了整幅作品。再与人物的身体姿态相得益彰,体现了人像作品的味道。 为了避免背景中杂乱因素的影响,可以靠近主体,让主体占比更大。 最后要提示一下的是,在拍摄人物时,背景选择要与人物衣服气质搭配。要是没合适背景,那么找最简单场景,如树林、旧墙、蓝天等,这样场景不挑衣服,而且可以让观赏者更集中于你拍摄的主体人物。 参考以前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