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摄影师Ansel Adams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1 主体中心 说起拍照,很多人都会想到三分法则,但是今天的第一条,你无需顾忌三分法。 你可以尝试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这个办法在以下情况下适用: a. 拍摄近景,尤其是主体基本占满镜头的时候 b. 背景干净 c. 当你需要特别呈现某种对称性的时候 而拍摄考究的肖像,可以让主角的目光偏离镜头,这可以增加一些神秘感,让画面更抓人。 2 寻找框架 如果想要突出某一特定区域,可以利用框架取景,比如隔着圆洞拍摄。这种框架可以是自然生成的,比如怪石、树枝,也可以是人工物体,比如门廊。 3 寻找特殊的拍摄位置 这种拍摄位置都很难找到,确实要不走寻常路,但记得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很多人就用无人机拍出震撼大片,因为一般人去不到那么特别的角度。 4 通过对比增加趣味 对比可以避免枯燥扁平,比如色彩对比能增加构图活力,光影对比也一样。在清晨或者黄昏拍摄,往往能捕捉到极具反差的阳光效果。同时,背景的变换也能增加戏剧性。 5 拉近距离 摄影大师Robert Capa说过,“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距离不够近。”有时候,你真的要贴上去,才能拍出最好的效果。 6 背景简单 在肖像摄影中,要强调主体背景就不能过于复杂。创造简单背景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虚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纯色天空,或者图案重复的砖墙、空地、整齐的停车场等等。 7 高地平线 把构图地平线抬高,能够强调前景内容,也能创造出距离深度。高地平线可以遵守三分法则,也可以不遵守,总之抬得越高效果也会越夸张。 8 低地平线 如果要强调天空,那就压低地平线,这种方法可以拍摄出空旷寂寥的感觉。 9 合理利用重复效果 重复一定要足够显眼,这样很可能产生有节奏、抽象的画面。重复不一定要对称,通过不断变换焦点和角度,找到不同的表现效果。 10 展示动态 方向也是动态的一种。如果你跟拍摄主体保持同速运动,模糊背景拍摄的话,主体也仿佛处于静止状态一样。这种手法能增加照片的视觉张力,让主体立刻跳脱出来。 11 色彩构图 不同色彩的构图,更加直观地告诉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构图的方法,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学习摄影时,不妨多看一些好的摄影作品,进行模仿,然后渐渐找出自己的风格,只要大家不断练习拍照技术,相信一定会有大大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