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加索说:如果他不疯,就是我们中最出色的。

 昵称903511 2017-07-25


毕加索曾经这样形容过一个人:


“这人如果不是一位疯子,就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



毕加索口中的这个人27岁才开始画画,一上来玩的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本来想追随莫奈,有一天他吃饭琢磨这事,不对呀,我得做自己的老板!于是搬到法国南岸创立了后印象派,以他为首的后印象派后续又引发了很多艺术流派的追捧与扩大发展。



他的作品现世人们奉之为世界瑰宝,价格嘛,随随便便就能买个上市公司,属于我等凡人一辈子赚的钱都买不了一幅的那种。



而他有一天吃着吃着饭,突然想不通,就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放现在这也算行为艺术了。讲到这里估计所有人都能猜出他是谁来了,没错,他就是文森特·梵高 



梵高一生创作了无数佳作,最出名的如《星空》《向日葵》等,全世界人民都晓得。他的一生比大器晚成更令人唏嘘:大器晚成但是没成,最后自杀的那种。



每个人都听说过他的《向日葵》,就算没听说过那一定也在某处见过,因为《向日葵》真的是太有名了!


那么,有多少人知道梵高为什么要创作《向日葵》呢?其实梵高在世的时候一共画了18幅向日葵,但他作画动机不是为了卖钱,不是为了出名,只是为了画几幅画来装饰房间迎接室友,这位室友就是——高更


高更自画像


高更同样也是后印象派画家,更是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在梵高一个开心搬到了阿尔勒以后,在他的金黄色的房子里等待高更来的时候创作了《黄房子》、《诗人的花园》、《房间》(给高更布置完房间之后,还要画下来呢!)


《房间》


怎么形容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的厉害呢。那谁,画呐喊那部作品的小哥爱德华·蒙克就在模仿梵高这时期的画作。但是蒙克小哥只是算是梵高的小迷弟。


左:蒙克《呐喊》(1893);右:梵高《特兰凯塔耶的铁桥》(1888)


左:梵高《黄房子》(1888);右:蒙克《红色弗吉尼亚爬山虎》(1898-1900)


在梵高一生中,除了他弟弟提奥,他的人生另一半,可以说就是这位后印象派的另一个大师高更了。



大师亦凡人,梵高和高更俩人像如今的网友见面一样就见面了,还互相画了自画像给对方,不知道是矜持还是羞涩,梵高表情这么假正经,而高更的表情就暧昧多了,注意看那个小眼神。


其实当时俩个人都位于人生低谷,高更刚离婚还疾病缠身(在他俩身上可以自行脑补韩剧套路剧情),真的是一无所有也一穷二白。俩人相遇仿佛是天注定一般。瞬间电光火石。于是乎,高更乘坐着梵高牌爱心小火车,屁颠屁颠地就来了。


梵高《高更的椅子》   高更《梵高的椅子》


俩个人住在一起的前半段时间,那开心到极致,白天喝酒画画,天黑之后夜夜笙歌。不仅高更画梵高,俩个人还要对画椅子,梵高那段时间给弟弟提奥的信全都是在夸高更“高更棒高更妙,高更好的呱呱叫”,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晒恩爱的酸臭味。


高更《梵高》


他俩还一起合作了一副《阿尔的舞厅》(1888)这幅名画,两个画家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合作一副画,四舍五入就约等于共同做了一个属于彼此的证明书了啊!



就如同被世界规定了一样,当初如何“合适相爱”,分开的时候就如何悲痛伤心。前期高更说啥是啥,梵高笑的点头如捣蒜。但这无疑就是隐形炸弹,一开始的时候说了,梵高是要自己做老板的人,不需要别人一直对他引导指点,他要的是自我,要的是欣赏。于是梵高和高更不和了。


更是到后来,为了一位心爱的姑娘,梵高割掉耳朵寄给人家。梵高这么一作,高更炸了,留下一句话“告诉他我去巴黎了”就提着自己小行李头也不回的走了。再往后,就是一位巨星的陨落了,在大片稻田中,开枪射杀了自己,沾满了那片金色海洋。


梵高墓地


高跟一溜烟跑到大溪地以后,就把自己归还给大自然的宁静和谐。他走的一年后,梵高去了天国,这回高更吃不下饭了,立刻写信给法国朋友请他帮忙寄来向日葵的种子,高更用这些种子在南太平洋创造了法国角,并以作画的方式向梵高致意。


或许当时高更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想了想,跑路了,现在才追悔莫及!


在梵高去天国找上帝打牌的俩年后,高更也去了,大概斗地主三缺一了吧。 


高更《扶手椅上的向日葵》1901


其实在梵高那个年代,只要他懂得宣传和利用自己本来有的天赋和人脉还是挺有可能当时就变成画坛新贵的,当时他在日本艺术圈也是有影响力的,还曾画过浮世绘呢。


梵高《日本趣味:盛开的梅树》(左)歌川广重《龟户梅宅》(右)


或者把给他弟写的六百多封信,用发微博@好友的形式发布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了解他,也许会有更多人支持他,仰慕他。他也不会是一个人,所有的话往肚里吞,最后让自己绽放在那一片灿烂的稻田里。 



而在梵高一生创作的中,有两样植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为给高更装饰家的向日葵,另一样就是丝柏树。


 

他曾经这样说到:


"脑子里始终浮现着柏树,很想把它画成像向日葵那样的作品。但是很奇怪,何以没有人画得像我所看到的一般。柏树的线条与比例确实很美,宛如埃及的宫女。"


下面这幅是梵高在圣雷米时期的作品,没有强烈的色彩对比,追求丝柏树天然的扭动表现力,冷色与暗色的相结合,与张扬的向日葵做了强烈对比,彰显了梵高对生命的理解与创作。


 


梵高在他的一生之中,仅卖出去过一幅画,无论如何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都无人问津。


一百多年后的现在,路易威登联手大师Jeff Konns创造了大师包系列,一共有六位知名油画大师:达芬奇、提香、梵高、鲁本斯、弗拉戈纳尔。



路易威登为此还专门出了一个宣传片:


|时长31秒,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把作品加到包包上,让所有背包的人都是行走的宣传艺术品。不怕你要和背包包的姑娘们讨论艺术发展史,就怕你对梵高的作品知道的不够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