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滑泄——固精止遗汤(崔文彬方) 【组成】 大熟地黄12g,覆盆子12g,益智仁10g,桑螵蛸10g,枸杞子12g,怀山药15g,净山茱萸10g,五味子12g,黄精20g,莲须15g,煅龙牡各24g,炒酸枣仁15g。 【功效主治】 调补心肾,固精止遗。用于心肾两虚所引起的遗精、滑泄。 【方解】 本方专治心气不足、肾虚不摄所致的遗精、滑泄。叶天士认为精之所强制虽在于肾,但精之主宰则在于心。故临床上因心肾两虚所引起的遗精和滑泄之证最为多见,此类病人且又多见于青少年患者,这是因为这些青少年患者缺乏关于性生理的知识,对于正常的生理性遗精不能认识,反而产生恐惧心理,久之而成病态。或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而对异性存有杂念,正如朱丹溪所说:“心火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或有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耗,精关不固而出现精液滑泄。或新婚无度,房事不节,只图纵情快欲,不期闭藏失职,精窍滑脱,贻害成患。此外,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因身心过劳,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在临床上羞于诉说其情,只以眩晕、腰酸、腿软等症前来就诊,故在临证之时应仔细加以询问,并劝其端正思想,消除恐惧心理和有关异性的杂念,节制性生活,戒除手淫,注重精神及生活起居的调摄,适当增强营养或合理安排劳逸,以除其致病之源,然后用药饵加以调理,则遗精、滑泄之证自无不愈之理。 崔文彬中医认为遗精、滑泄,在证候上虽有着轻重的区别,但发病的原因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是由于肾失封藏,精失主宰所致,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临证虽有虚实之分,但总不离心肾二脏之病。在治疗上,初起实证当以清泻君相之火,治宜滋阴为主,而久病虚证则应调补心肾,治宜固精节流为主。本方主要是由滋养补虚与固涩止遗两大类药物组成的,这两类药物虽然各自有其不同的作用,但又有着相互辅助的作用,所以在用于遗精、滑泄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方中熟地黄、黄精、枸杞子滋肾填精;山茱萸、覆盆子养肝肾而涩精;生山药、益智仁补益脾肾而固精;桑螵蛸、莲须固肾止遗;龙骨、牡蛎、五味子、炒酸枣仁安神涩精,收敛固脱。诸药合用,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固精节流,使之肾复藏制之职,心得主宰之能,精自能安其处不得走泄也,此乃本方之特点。 【加减】 相火妄动者加黄柏10g,知母12g;阴阳两虚者加炮附子6g,杜仲12g;气阴两虚者加党参10g,黄芪15g。 【按语】 崔文彬中医还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小便频数属于心肾不足者,或神经衰弱而表现失眠、健忘、心悸、腰膝酸软等心肾两虚的病人,在临床上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源】 《崔文彬临证所得》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