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 会 沟 通

 芃菲书法 2017-07-26
学   会   沟   通
                    --《有一种魔力叫沟通》学习心得/飞哥儿
                             
         2011年春节七天长假,计划读的这本书《有一种魔力叫沟通》总算看完了。现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忙碌程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同事所理解和认同,大家真的都是平日里忙得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上几本书的。记得春节放假前的几天里,跟几位地市同行互相拜年时彼此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回都该歇歇啦”。春节期间,跟家人欢聚的同时,不用想工作上的事情,玩累了看一会儿书真是一种享受。
    这本书是我去年春季在太平机场候机时买的。当时被眼前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一排排新书吸引,最终令我驻足的还是这本《有一种魔力叫沟通》,与此同时旁边还有什么《有一种智慧叫低调》、《有一种智慧叫包容》、《有一种智慧叫弯曲》、《有一种策略叫忍让》等等,我很快就判断,这类书都是一种商业行为的产物,姑且选一本看看。或许我很重视“沟通”这个概念,觉得“沟通”远比那些概念更重要,也或许自己的沟通能力觉得还需加强,反正是有点带着看热闹的心情买了这本书,以至于买回来放到书架上冷落了大半年。
    这本书的作者胡礼明,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书的装帧制作很讲究,也挺打人儿,相信销路会很不错。这是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但是,几天来,从我一页一页地汲取并感悟其中的一些道理,才有些恍然大悟,甚至是惊诧,原来这“沟通”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和讲究,进而对自己开始时对这本书的不屑,以及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浅薄而深感可笑和自卑。
    这本书共分十四章,大约有20万字,把个“沟通”研究和诠释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沟通的对象上分成领导、下属、同事、伴侣、朋友和敌对者;在沟通的方式方法上分成用心、讲究第一印象、会说话、讲艺术、会赞美、会批评、讲智慧、掌握要点和幽默灵活等,由浅入深地加以研究。“第一章:沟通从心开始,沟通以识人为先。他说,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与人沟通先要了解情况,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然后,他就从透过眼神洞察内心世界、通过言谈举止洞察他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身体姿态观察人、从衣着打扮看透人等等,一篇一篇地结合一些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来加以分析和论述。第二章:给人留下好印象,走好沟通第一步。他说,人常说与某人一见如故,就是第一印象产生的神奇效果。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让对方从印象中抹去,对后续交往会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因此说,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开启沟通大门的钥匙。然后,他就从初次见面要留下好印象、初次交谈是关键、善于倾听给人印象深、让你的微笑给人留下好感等等又逐一加以分析和论述。接下来的第三章:说话说在点上,沟通赢在嘴上;第四章:艺术地表达意见,让别人心悦诚服;第五章:反对意见经常有,包容退让不可无;第六章:工作需要好人缘,同事沟通和为贵;第七章:赢得领导青睐,沟通创造机遇;第八章:变通运用沟通方式,争取获得下属支持;第九章:婚姻需要沟通,沟通需要妥协;第十章:赞扬让人受用,沟通贵在鼓励;第十一章:讲究沟通技巧,让人接受批评;第十二章:掌握沟通要点,说话办事不难;第十三章:说话看对象,沟通讲智慧;第十四章:幽默更能说服人,沟通要有灵活性。”都逐一全面、详细、到位地加以论证,而且每一个章节的结束还要画龙点睛地加上一小段“沟通导航”,对相应论述最后加以高度概括,发人深思,这种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不由得频频叫好,心悦诚服。每每进入其中,还不自觉地勾起自己多年来的一些经历,对比解剖自己的诸多不到之处,遇到个人觉得精彩的段落还反复读上几遍,才觉得沟通真是大有学问,这类书还是手头拥有的太少、太迟啊。
    春节期间小有收获的我就急着想小试牛刀。刚一上班脑子里还偶尔萦绕着书中一些观点,甚至可笑地曾暗中想着有意地去尝试并验证几下雕虫小技,却意外地感到那般生硬,也好生奇怪,于是就觉得还不如回归自然、找回自我的正常。其实,再高的理论都不能生搬硬套、刻意而为之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灵活运用的啊。于是,回想自己做中层干部近二十年,虽然也多少知道沟通的重要,但远远没有研究到这个层面和深度。在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有过一些属于沟通的成功,也有过一些属于沟通的败笔。记得2008年我们处理协解人员上访问题时,我就犯了一次沟通上的失误。那次跟有关领导下到一个基层分理处,在做一名上访骨干人员的一个亲属思想工作时,我就以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身份,严厉地训斥对方,以至于当场把她吓哭了,当时我还觉得自己的工作方法有了效果呢,其实一点没起到积极作用,现在觉得自己那样做就很不合适,没有很好地予以沟通。此事也成为了一种遗憾。
    可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是时刻离不开沟通的,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志对此也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很多时候,同样一句话,出在不同人的嘴里效果就不同;同样一件事儿,每一个人沟通和协调的效果也不一样。有些时候,我们没有把一些事情或是工作做得更好,进展不够顺畅,效果不很理想,甚至按事先预想与要求大大地打了折扣,有的还出了问题。为此,我们往往是习惯总结自己努力不够,或者强调一些尽量为自己开脱的因素,却很少反思过自己对相关事情或工作在进展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得如何。
    个人认为,沟通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门必修课。身为任何一级干部,作为管理者真的是需要好好地学学沟通技巧的,这样很有益于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作为一名业务人员,也很有必要学习一些沟通的知识,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这样很有益于提升自己的实力,进而丰富自己的业绩。我们每一个人何曾不需要学会沟通这门技巧呢?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有血有肉有思想,沟通无时无处不存在。在工作中,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我们谁又能离得开沟通呢?沟通的确就像是一种魔力,真的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自己,也决定着成败,以至于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如同作者所说:“沟通,打开心与心的魔结;沟通,疏通人与人的关系。沟通不是先天的本能,而是后天造就的素质。一个人只有充分重视沟通的力量,把握沟通的技巧,有效运用沟通的手段,才能借助沟通的魔力,成就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实现人生的辉煌。”
    个人还认为,沟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概念,学会沟通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操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很好地运用的一种本领。提升沟通能力,涉及一个人在知识、专业、阅历、性格、口才、政策水平与为人处世能力等很多方面,平日里善于夸夸其谈、能说会道不见得就会沟通,平日里不苟言笑、少言寡语也未必不会沟通,沟通自然离不开语言,但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真正会沟通的有心人、文明人和善良人。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很多时候反应出一种实力,有时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说给为官者的。一个领导的口碑是需要求真务实的实际行动和时刻懂得怎么样与群众沟通换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时刻牢记宗旨,甘当公仆,珍惜拥有,恪尽职守;目前在我们金融企业的领导就应该多掌握和运用沟通技巧,更多地去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体察基层情况,针对人才流失、工资分配、员工晋升和职工维权等热点问题,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所反思,有所作为,努力让员工都能够真正体会出一种和谐与温暖,真正活的有尊严,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一个普通人的口碑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成长,这是他以往凭借无数个做人做事、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与人相处换来的;聪明的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不但能够时刻总结自己,在不断的完善与纠正中日渐提高,而且还能够通过别人的失误来时刻警醒自己;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较比别人更多于付出、更多于思考、更多于把握机会,而且更善于运用沟通技巧,让更多的有利属于自己;我不赞成“神马都是浮云”似的人生观,既不应盲目淡定,也不应过于消极,凡事当以阳光心态向前看,不要把一些本来很正常的沟通处理得很可笑、很无奈或很低俗。不能忽视的是,有时人的语言也会苍白无力,很多时候默默的付出,无声的行动,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样会起到沟通的效果,甚至要比多少华丽的语言更具感召力。所以,沟通,学问真的很大。需要指出的是,这本书不是关于“沟通”的学术专著,则不可能对“沟通”在理论范畴阐述得更为全面和到位,个别章节其观点也属于一家之言,值得商榷;但是,仅凭作者对此研究的努力程度和他提出的诸多观点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还是很值得读一读的。所以,我才本着“好书推荐,资源共享”这一想法,向各位同仁推荐此书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企业文化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员工队伍素质也会在今后的锻炼中不断提高,我们会在集中精力建设自己、壮大自己的历练中,更好地掌握并提高沟通的能力,使我们日趋走向强大。
(原文地址:点击可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