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张氏心衰方(张国伦方) 【组成】 黄芪、党参、丹参、益母草各30g,白术、茯苓各15g,桂枝9g。 【功效主治】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用于心力衰竭。 【方解】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心气心阳虚衰、血瘀水阻病机,张国伦教授对其治疗予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为基本治则。以人参、黄芪、桂枝益气通阳,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茯苓、白术健脾利水,且益母草既活血又利水,切中心衰病机。 【加减】 阳虚甚者,加附片15~30g(先煎30分钟),以加强温阳散寒之力。阴虚加玉竹、麦冬以养阴,玉竹为阴中之阳药,用之最当。瘀甚加桃仁9g,红花6g。慢性心律失常加麻黄9g,细辛6g。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散寒之意,快速心律失常加龙骨、牡蛎各30g以镇惊安神潜阳,呼吸困难加葶苈子15~20g泻肺平喘逆,对心衰咳喘逆者尤宜。 【验案】 颜某,女,63岁。反复心慌心悸、胸闷气促,不能平卧40余年,加重1+月伴少尿、下肢水肿。2004年2月25日就诊,心电图提示:①房颤心律;②心室率90次/分。查体:双肺湿啰音,心律绝对不齐,二尖瓣区闻及双期杂音。肝下界于右肋下3横指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西医诊断:风心病并房颤(心衰Ⅲ度)。中医症见:精神萎靡,气短喘促,动则尤甚,四肢不温,小便短少,唇甲青紫,舌淡暗、苔白滑,脉散涩细弱。诊断:心悸。证属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水阻血瘀。治则:益气活血,温阳利水。黄芪、党参、丹参、附子(先煎)、益母草各30g,白术、茯苓各15g,葶苈子20g,桂枝、桃仁、大枣各9g,红花、炙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有效,守方治疗4周病情明显好转,气短喘促明显减轻,能平卧,腹平软肝脾未扪及,水肿消失,心衰基本纠正而停药。本案在基本方上加炙甘草6g,大枣9g补心气不足,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效。 【方源】 王佳涛,王丹.张国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经验 .陕西中医,2005,26(2):146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