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虚哮——固摄纳气汤加减(吕同杰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6

 

【组成】 熟地黄30g,枸杞子30g,附子15g,炮姜15g,鹅管石30g,玄参24g,麦冬18g,麻黄9g,杏仁9g,紫苏子15g,葶苈子15g,鹿角胶(烊)9g,阿胶(烊)9g,沉香粉(冲)3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效主治】 固摄定喘,扶正祛邪。适用于虚哮证日久不愈,肺虚不固,脾虚气弱,肾虚失纳,感冒则喘,遇劳则作之患者。症见:胸闷憋气,喘促痰鸣,呼多吸少,面色黧黑,口唇及皮肤发绀,咳痰不爽,体倦乏力,动则加重。伴肾阳虚者,畏寒肢冷或后背发凉,自汗,遇冷加剧。伴肾阴虚者,可有五心烦热、盗汗。舌质暗,苔白或厚腻,脉沉细弱。

【方解】 方中熟地黄、枸杞子、玄参、麦冬滋肾润肺;附子、炮姜、鹅管石、甘草温阳纳气;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紫苏子、葶苈子降气止逆;阿胶、鹿角胶滋肾固精,温补气血;沉香粉纳气归根。

【加减】 伴肺虚鼻渊者,加黄芪、知母;脾虚痰盛者,加桂枝、云茯苓;阳虚肢冷者,加细辛;阴虚盗汗者,加五味子;元气亏虚者,加人参。

【验案】 李某,男,30岁,1992年3月9日初诊。素体虚弱,患“肠炎,神经衰弱”10年余。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夜间憋喘,每因过劳时发作,并日趋严重,每应用激素等药可暂时缓解。近半年来,憋喘发作之后用西药已不敏感,呈持续状态,昼轻夜重,伴咳吐白黏痰,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夜寐不安,面色黧黑,口唇发绀,大便溏稀,舌质暗,苔白厚腻,脉细弦。双肺闻及哮鸣音。拟方固摄纳气汤加减:熟地黄30g,玄参24g,麦冬30g,麻黄9g,杏仁9g,甘草6g,紫苏子15g,葶苈子15g,枸杞子30g,芡实30g,金樱子15g,五味子9g,鹅管石30g,鹿角胶(烊)6g,阿胶(烊)10g,沉香粉(冲)3g。水煎服,日1剂。服6剂憋喘大减,睡眠好转。继服14剂,憋喘缓解,余证除。继服正气化痰丸1料,病情稳定。随访1年半未犯。

【方源】 《临证经验荟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