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之间,我们所忽视的?

 茂林之家 2017-07-26

本文摘自:《经济学帝国主义》

主编:高小勇


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在公元1405~1433年间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已为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同样地,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公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说法也已根深蒂固。


在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些人平时所忽视的东西?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说宋朝总体属于一个外向开放型的朝代,那么明朝则是一个内向封闭型的朝代。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政权,实行安内平党和海禁政策(包括严禁私商出泊),即关起门来巩固政权。他去世前,看到儿辈互相争权,便把权力交给了忠厚老实的惠帝,找了个借口,把最强干的朱棣远远发落。惠帝当政,一切都按太祖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办事。四年后,朱棣发难,取代了惠帝,登基当成祖。明成祖朱棣一上台就改变了朱元璋的平内和闭门锁国的方针,转而实行富国强兵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其代表就是打开海禁,鼓励私商,责令郑和组织了庞大的下西洋活动。

 


打开海禁和郑和航海,大大刺激了当时的科学技术、经济、国防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么搞了二十多年,中国自汉唐以后又一次出现了空前繁荣和对外称雄的局面,即历史上有名的永乐年,其文化事业发展的代表是《永乐大典》,国家综合实力的代表是郑和航海下西洋。


在公元1405~1433年这段短暂的时间,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欧洲的存在,但欧洲这个“远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在这30年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100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

 


成祖朱棣以后,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先后继位。他们听从了一班儒臣的建议,认为下西洋和开海禁有伤民族文化传统和儒家风范。于是,他们重新搞起海禁和尊崇儒家,实行“罢宝船弊政”,迫使郑和停止航海,限制私商和禁止私商出泊。郑和死谏要求再次出海。看在老臣的面子上,皇上准谏。这一次郑和出海,完成了他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活动,从此留下了“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历史佳谈,而中国则开始了近500年之久的闭门自守的漫长岁月。


在宝船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中国皇帝下令严禁出海航行,并停止了所有远洋帆船的建造与修缮工作,违反禁令的商人和水手都被处死。在100年里,举世无双的海军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反而使倭寇在中国沿海一带肆虐。中国在对外大扩张时代之后,紧接着的是闭关自守的时期。15世纪初,中国这个世界科技的领导者,很快地离开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就在同时,正在萌芽的国际贸易和刚开始的工业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现代。

 

公元1451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意大利诞生。虽出身卑微,哥伦布从小便立志要当一个航海家,作环球航行。19岁时,哥伦布随兄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定居。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达印度。然而从他1484年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同意这一计划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公元1492年8月,年已41岁的哥伦布终于获得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带领120人分乘三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1492年10月12日,经过三十多天的航行,他们终于登上了北美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哥伦布又先后三次航行到美洲沿岸,进行了实地考察。哥伦布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但他至死都把美洲错认作印度,西印度群岛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

 

在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事件中,各自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极为不同。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奉帝王之命,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境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无论军事、贸易、外交等等,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明朝既不求海外殖民地,更不求通过贸易而获利,不是不能,而是志不在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郑和的航海更多的只是一种仪式,一种符号象征罢了。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西方,殖民者之航海探险受到了王室的极大支持。1492年西班牙国王面对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此外,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1/10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的所有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同样,1519年麦哲伦航海探险计划开始实施时,西班牙国王也答应从新发现的领土中,拨出l/20赏给麦哲伦,并允许他们参与未来的土地开发。因此,远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这种赤裸裸的殖民和掠夺黄金财富的远征,使欧洲航海探险从一开始就注重每一次新发现的信息发布与记录,他们每发现一块新的陆地、一座新的岛屿,就为之命名,并划入本国的版图。

 


毫无疑问,明朝统治者潜意识里并不存在“互通有无”“开垦疆域”的宏大意识,思维深处积淀的以农为本的政策取向,不可能生发出近世欧洲的“重商主义”模式。而这种封闭自锁、农业为本的自然经济,根本不是以拓展贸易、攫取资源为重心的商品经济的对手。虽然郑和的船队,无论数量、质量、技术、吨位等各方面都是当时世界一流,但它并没有取得与世界一流相称的回报,扬威宣德的结果,是对经济利益的极端轻视,从某种意义上这也预示了明王朝的衰败与没落。政府行为与私人行为之间,其中一个重要差别,就是预算约束的严厉程度不同,


这在郑和与哥伦布的对照中就已有鲜明的体现。郑和的船队,仅第一次航海就有2.7万多人,大船62艘,加上中小船只共二百余艘。郑和的宝船更是庞大无比,长约132米,宽约54米,吃水深度8米。最大排水量约1.48万吨,载重量约在7000吨左右。宝船有“九道桅”,“能张十二帆”,真是舳舻相继,在“鲸波接天、浩浩天涯”的大洋上,“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而哥伦布的所谓船队,不过三艘船,最大的船不过25米长,船员九十多人。即使后来者麦哲伦1519年从西班牙西南起航的船队,总共也仅有五艘破旧的三桅船,吨位很小,船员共265人,根本没法和郑和的舰队相提并论。这样类似的对比,中国人往往容易陶醉于民族自豪感,震撼于郑和的壮举和船队的威武雄壮,但人们忽视了该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郑和的船队固然比哥伦布的大而且先进,但其付出的成本更高。哥伦布简陋的船队居然能够发现“新大陆”,进而殖民、开发巨大资源,而富丽堂皇的郑和船队仅是握手示好,挣了个脸面而已。这当中的距离,岂是船队大小可以比拟的!

 


造成如此差异的根源,是政府在航海中的角色定位不同。明成祖朱棣虽比太祖朱元璋开明,但其主导性思维仍没超越小农经济意识,而儒家规范又极大地泯灭了人的进攻性、冒险精神和成功欲望,使得郑和的航海成了另类的明朝宣传板。反观哥伦布的航行,从他开始提出航海建议到获得西班牙女王的支持和赞助,其间经过无数次争辩、修改计划,前后花了8年光阴,可见航海主张得到统治者支持之不易。西班牙统治者的赞助,是经过了风险—收益分析的考量,而中国皇帝一声令下,高兴了就航海,不高兴就闭关,丝毫没有关注航海的经济效应。

 

本文摘取自——

书名:《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大历史》

作者:高小勇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