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金银之色,照影红妆(一)

 RK588 2017-07-27


 

图文|傅子莫


“首饰”一词起初是男子首服之义,如《后汉书·舆服志》中曰:“秦加武将首饰为绛帻,以表贵贱。”后又扩展为男女头上的装饰,如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二十五:“刘熙《释名》有首饰篇,按冠冕弁帻簪缨笄瑱之属,刘总列于此篇,则凡加于首者,不论男妇,古通谓之首饰也。”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彩色绢画《金刚界五佛》

供养女子佩带金银首饰


首饰之中,金银首饰是一大类,本是奢华之物。佩戴金银的盛装女子在先秦的作品中常作为讽谏之用,如《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大篇幅描写了卫宣公夫人宣姜的服饰、仪容之美,后人多认为有讽谏之意。

 

电影《梁祝》剧照


而至宋代,挽起乌云,披上红衣,携来金银首饰,已普遍成为女子的红妆打扮。


扬之水老师在《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一书中将宋代首饰分为簪与钗、梳篦、耳环及其他、及三金等类别。较前代,制作工艺上有尺寸偏小,锤鍱工艺为主,装饰方面多丰满华丽、名称方面多通名,专名较少等特征。


此次展览中涉及宋代金银首饰种类十分丰富,且做以下分类:


一、簪、钗之类


簪的出现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骨簪,男女均用作固发,又称“笄”,如《慧琳音义》卷八十八“簪绂”,注引《仓颉篇》曰:“簪,笄也。男子以固冠,妇人为首饰。”早期使用可见上文引《诗·君子偕老》篇中的“副笄”(横簪)、和“象之揥也”(象牙做的搔首簪)。


宋人的簪的样式常见有桥梁簪(并头式)、搔头式簪(由唐式搔头簪演变而来,簪头宽圆,簪脚狭窄,形若织布梭)、如意簪、花筒簪(镂空花筒簪属于新创宋式簪)


展品:龙头宝瓶簪首金簪 南宋

长14.1厘米重8.07克


展品:凤凰穿花纹筒形金簪 南宋

每支长19.8厘米 重18.17克


展品:鎏金单龙戏珠搔头式银簪 宋 

(上饰单龙戏珠纹饰,簪脚戳记“张六郎”。)

长16.7厘米 宽2.2厘米


展品:鎏金凤首银簪 南宋

长18.3厘米 


钗,因脚部的分叉,故名。如《释名·释首饰》:“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宋元时期的基础样式,为折股钗(图1.1 宋墓中的样式)。

图1.1 江西安义石鼻李硕人墓出土 金钗

(图片取自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至南宋,其典型样式又是在钗梁上做花卉纹和竹叶纹、竹节纹的装饰(图1.2宋墓中的样式),另外还有装饰复杂的螭虎钗和花筒钗,此次展览中出现较多“花筒钗”,为宋代十分流行的样式,在故宫本《碎金》中列于首饰之部的“南”下,故推测应多流行于南方。




图1.2 湖南临湘陆城南宋墓出土 金竹节钗 

(图片取自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展品:双股并头花筒形金钗南宋

(脚部有”十分赤金“四字戳记)

长19.2厘米,重26.46克


步摇,为簪钗之属,其得名应是钗首悬挂坠饰,如《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较早的步摇可见武威出土的一件汉代金步摇。(图1.3)


图1.3:甘肃考古所藏武威出土的汉代金步摇

(图片取自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扬之水先生考据,步摇是受中亚阿拉伯首饰的影响的汉化之物。至魏晋南北朝,步摇的样式逐渐明晰,如《玉台新咏》卷五所载南朝沈满愿《咏步摇花诗》中:“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可知步摇已为剪金箔为花和叶缀于枝条,仿真花样式,女子佩戴的形象可见《女史箴图》中的造型。(图1.4)


图1.4:《女史箴图》局部,步摇的佩戴


至宋,步摇的造型延续南北朝的古式以及唐人的系坠之簪钗(图1.5),装饰方面以花树、草虫、飞鸟为主。(图1.6宋墓壁画样式)



图1.5:石椁线刻画(摹本)陕西乾陵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唐人样式)

(图片取自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图1.6:郑州登封城南庄宋壁画墓室壁画(宋人样式


云凤纹簪首金步摇  南宋 (锤鍱工艺)

长38.3厘米 高7厘米 重38克


 

二、梳背之类



插梳这一风气,在宋时十分风行。稍微有身份的年轻女子均头戴冠或插梳,且插戴位置前后均可。(图2.1,图2.2)


扬之水书中对宋人梳背的特点总结为:与唐代相比,在形制上的不同时装饰带由半月形易作虹桥形,并且多半是梳背与梳栉质地不同而分别制作,然后套合在一处。常见的类型为虹桥式装饰带,装饰方面以金银片作包镶为主。

 

图2.1:宋人《瑶台步月图》局部(女子插梳于后部)


此外除了金银梳子,还有一种时髦风气即插戴五色象牙梳子,且价格不菲。如《清异录》“装饰”中“绿牙五色梳”条:“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资,喜游冶,尝为倡女玉润子造绿象牙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


图2.2:元人绘《杜秋娘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女子插梳于前段)


展品:镂空双凤花卉纹金梳背 南宋

(1)长 9.9厘米 宽0.9厘米 厚0.3厘米 重3.5克

(2)长9.7厘米 宽0.9厘米 厚0.3厘米  重3.03克

五朵花卉纹、绣球纹、席纹、蔓草纹

 

展品:镂空缠枝莲纹 金梳背 南宋

长 8.8厘米 宽1厘米 厚 0.4厘米 重5.02克

 

展品:折枝菊花纹金梳背 南宋

长10.7厘米 宽1.1厘米 重2.8克

 

展品:珍珠纹金梳背  宋

长12.5厘米,宽1.8厘米 重2.4克厘米

 

展品:鎏金楼空折枝牡丹花纹银梳背 南宋

(1)长 9.5厘米 宽2厘米

(2) 长9.2厘米 宽 2厘米


梳帘,应是梳背的变形,故宫本《碎金·服饰篇》”首饰·南”之部列有“帘梳”一则。金帘梳的出现没有细考,在扬之水的《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一书中,可见宋墓出土的许多金帘梳。


史料方面,仅在元诗中出现过“金络锁”应于此相合,“金丝络索双凤头,小叶尖眉未著愁。”(《元诗纪事》。



图2.3:《五道转轮王》局部和《佛涅槃图》局部 

东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取自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扬之水先生认为《明史》卷六七《舆服三》“品官命妇冠服”所列的“珠帘梳”、“小珠帘梳”即是宋式梳的延续。梳帘的插戴以额头上方和鬓角为主,具体可见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宋陆信忠《五道转轮王》和《佛涅槃图》中的女子发型。(图2.3)


展品:镂空双龙戏珠金梳帘 南宋

长8.7厘米 宽 5厘米 重7克


因首饰名目较多,故做两次介绍,未完待续~~





展览:雅趣·匠意——中成堂藏宋代器物

地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7年4月28日-2017年7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