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amasthiti,始终回到开始 - 山式站立在瑜伽练习中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

 LuLuYoga 2017-07-27
上图: Guruji Sri K Pattabhi Jois 的山式站立

Samasthiti!如果你进过mysore教室的话,很可能这是你听到老师进教室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包含着所有的瑜伽。也许大家已经知道阿斯汤加ashtanga的意思是八支瑜伽(你在梵文计数口令中听到ashtu就是8啊),8支瑜伽也是是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的瑜伽。《瑜伽经》的第一章第一节是“Atha, yoga anushasanam' -现在,我们来瑜伽。'Atha'(点击阅读:Atha - 当下的力量) ,现在/当下就是Samasthiti 就是瑜伽的出发点和瑜伽的终点。
于是在垫子前端我们站好,双脚大拇指相碰,呼吸,这样我们开始了瑜伽。听有的老师说:山式站立要找到根基,和大地连接,要稳定等等。但我自己的心得是:向下和根基这恰恰不是山式的意义。站稳当然重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包括我自己),“earth bound' - 向下向地的能量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比如物质欲望),我们要用瑜伽来提升知觉和意识(向上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根据印度古老的传统,冥想最好是坐在纤维材质(羊毛,丝绸之类的)上面,以隔绝地的能量流。

那么如果不是根扎大地,那么山式中我们寻找什么?找到中心/平衡?放松的感觉?这些都很好。但个人最喜欢的是Ananda yogi大师Swami Kriyannanda的说法,他说山式是关于 “I stand ready to obey Thy least command' - 我站立完全地准备好听您的命令。

Samasthiti山式在瑜伽的体式练习中有着一个非常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作为一个练习顺序的开始,它给了后面的练习定了个基调。作为一个“中立”的体式,我们在站立体式的练习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里。这就是瑜伽,这就是生活,不管你是第一次练习,还是练了5年,还是练了十年,甚至是好几十年,你都会在练习中丢掉你大脑中的专注、丢掉你呼吸的节奏。此时,你总是可以回到最初,再次完整地全身心地准备好接受“您”的指令。这个代词“您”对有的人是guru,对另外的人是神,对其他人是本来的自己...你生命中敬畏的您。同样在生活中,无论你经历怎样的风浪,你也总能找到你的“Samasthiti时刻”。
好,让我们回到山式站立Samasthiti

双脚大脚趾碰在一起,脚跟略为分开,感觉脚掌摊开在地板上,和垫子的接触面积最大,脚趾张开。检查一下身体的平衡,确保重量在脚上分布均匀,没有一只承重多于另一只脚,或者脚跟承重多于脚掌。

收紧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这样会带动膝盖骨上提,能帮助身体更好地稳定。

头顶向天花板方向延伸,拉长脊柱并保持脊柱的直立。这意味着脊柱的“中立”状态,但是所谓的中立状态又不等于“平常”状态,也就是说不是你平时站着什么样,山式就什么样。中立位置时脊柱的四个弧线相互平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是平常“站没有个站样”,所以山式站立时要刻意地去努力调整站姿,脊柱才能到中立。山式时我们要拉长脊柱,减小脊柱的各种弧度,增加脊椎之间的空间。你可以脑补一下你的脊柱是s形的但你要把它拉成一根棍子(当然事实上脊柱不可能成直的,否则就有麻烦了。但是我们可以在体式中这样去寻找这样的感觉)。我们的意图是要脊柱尽量延长,减小脊柱的几个弧度。

这个动作可以这样来分步骤实现:

  • 尝试调整骨盆(阅读:卷尾骨不卷尾骨,这是个问题 - 骨盆位置调整怎样做到?看那张骨盆上补脑出一个桶的图片:就是摇摇你的桶-往前倒水和往后倒水)找到你的最舒服:就是感觉脊柱被最好地支持的骨盆位置。

  • 把胸腔向前延展再向后-这样会帮助肩胛骨向后向两侧分开(而不用在背后把肩胛骨往一块挤)。小腹收紧启动bandha,胸腔下面的肋骨收进肚子。

  • 调整一下肩膀:可以向前抬起手臂,肩膀向前,然后抬起肩膀靠近耳朵,再向后移动肩膀,然后把手肘弯曲90度,用手肘向地板的方向压,再抬起胸分开肩膀。肩膀到位后手放下,在大腿的侧面自然下垂,但是手肘关节稍微弯曲一点,整个手臂的肌肉处于微微激活的状态。

  • 先低头看,下巴收回。感觉脖子后面有拉长,带着这个长度抬头,向前看。


当我们进入Samasthiti的状态,我们的主要关节都应该在一条线上。
来吧,站好Samasthiti, 你还能找到一个比用自己的双脚站好更重要的体式吗?

下图: 现代瑜伽的传承人 T Krishnamacharya (艾扬格和Pattabhi Jois的师傅)in samashtiti
-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