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觉察能力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cocosyl 2017-07-27
个人成长必须有自我觉察能力,随着自己的成长,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深……
    我可能是一个比较自负的人,比如,很容易找到自信,甚至很容易自我陶醉。特别在听到了别人的赞美的时候,我通常不会怀疑它的客观性、准确性。比如,在上了几次电视后,有人会说,王老师,你现在都是名人了。我可能也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名人了。同学们说,王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咨询师,我也可能真的就觉得自己是大名鼎鼎的咨询师了。但是,在遇到更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之后——我好像有这种辨识能力,我也随即一次次的冷静了下来,不再那麽狂妄,自负,重新找到了北。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后怕。也只有到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自我觉察能力还不够,还不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贵”人,需要继续磨练。成为百名学员后,这种感觉更深。
    比如,在做觉察力作业时,自己想,一定能把作业做到最好,一定能让老师给我加“精”,结果一次次落空,也就是在这一次次挫败中,我的自我觉察能力也在一步步提升……
    作业:将你的咨询过程进行转录,逐句回顾在你说每句话时以及在你听来访者讲每句话时,你当时的自己身体感觉、认知想法、情绪感受及行为表现。仔细思考,在这段咨询过程中你的认知想法、情绪感受、行为表现是否与你过去的经历、信念、需要等相联系。
        姓名:*** 年龄:20 性别:女 学历:初中 求助问题:人际交往
       咨询师:您好!欢迎光临!这是对我的信任。谢谢您!我能帮您做点甚麽麽?(我注意到,我挺高兴。也挺自然的。我喜欢人,愿意和人打交道。这可能和我从小受到的母爱、父爱较充分有关吧?)
         求助者:……(沉默,目光闪烁。约一分钟左右。我注意到自己的腿抖动了几下,眉头也皱了起来。身体有点前倾。头有点涨。胸有点闷。内部语言是,她怎麽还不说话呀?心里有点着急。后来,意识到她是在思考,就不再着急。开始耐心地等待。)
         咨询师:没关系,说甚麽都可以。(我打破了沉默,胸有成竹地说。)
         求助者:……(又沉默了一会儿)我实在不知道该说甚麽。
         咨询师:随便,想到了甚麽说出来就可以了。(我似乎有点不耐烦了。不知道这是否和我从小带点焦虑倾向的人格有关。)
求助者:我从小不敢和异性打交道,马上就要“相亲”了。再这样肯定不行。

周司丽老师看到作业后,只冷冷地(可能只是我个人感觉)说了一句:
“你细致的记录了咨询开始的一小段,不知这样的觉察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帮助”
(这话有明显的质疑的意味,太意外了!我怕老师再懒得看我的作业,赶紧回复了老师的贴子)我的回复:
    学生不敏,有问题希望老师明言
    说实在的,这样的作业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说只是试探性的做了做。我进入百名,就是为了再好好做一次小学生的。有问题,老师千万不要客气!我的心理活动强度良好,再严厉的批评,我也受得了。肺腑之言!(这话现在看来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当时自己并未觉察到)
    周司丽老师的回复:
    很高兴你能说出你对作业的感受。在我们的学习中不存在批评,只存在探讨。对于这个作业,你的问题是不知道要怎么做,还是在咨询中如何运用?你可以把你的问题描述的更清楚些,然后我再来说我的想法。
    我的回复:
    谢谢司丽老师!(这不是一般的礼貌用语。老师及时回复我的帖子,似乎是我最期盼的,说什么好像并不那麽重要。看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更需要老师的陪伴、尊重。正是由于老师的陪伴、尊重,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作业的理解)
    看了老师的第一个帖子,我似乎有种担心,认知想法是:坏了!老师可能嫌我不认真,以后不再看我的帖子了。那我将失去很多宝贵的学习机会。情绪体验是:有点紧张焦虑。我的身体感觉是:心头一揪,心跳加快。行为表现是眉头皱了起来,身体前倾,离电脑更近。
        看到老师的第二个帖子,我的身体感觉是,一直提着的心,落了下来。行为表现是,紧绷绷的四肢松弛了下来。我的情绪感觉是轻松愉快。我的认知想法是,老师还会看我的帖子。我还会继续得到老师的帮助。是我自己的非理性思维,造成了自己的紧张焦虑。
        以上是我试着再做的觉察力作业,也反应了我对觉察力的理解。不知然否?
       我觉着,我知道在咨询中如何运用,只是不知道这个作业应该怎麽做。另外,那个作业也反应了我对作业的理解。或许我是“浅尝辄止”了。望老师批评指正。嗷,对了,是“探讨”。
    周司丽老师的回复:
    哈哈,你学习运用的非常好~
    在课程中,我们讲过觉察力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体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感受(身体、情绪)、表现的;(这样的提示,可以帮我整合已经学过的书本知识,让我的知识更清晰,更条例)
    第二层面是意识到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你的第二份作业非常好的体现了你第一层面的自我觉察!第二层面的自我觉察是要思考你为什么会这么在乎老师对你的评价,是什么让你会因为老师一点“否定”的意思,就变得很紧张,好像觉得“坏了”!如果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在进行第二层面的自我觉察。(这个提示太好了。尽管我已经学过自我觉察,也已经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但是,在这里,我却并没有自觉去觉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所以然”。由此可见,知道“觉察”这个概念是一回事,在实践中会用“觉察”是一回事。能适时地敏锐地觉察,并且觉察的准确,又是一回事。)
    不知这样的分析能不能帮你更好的理解觉察力的两个方面。
    我的回复:
    以下是我第二层面自我觉察的作业:
    “第二层面的自我觉察是要思考你为什么会这么在乎老师对你的评价,是什么让你会因为老师一点“否定”的意思,就变得很紧张,好像觉得‘坏了’!”
    产生这样的反应,可能和我从小比较受宠,喜欢争宠有关。不允许自己有瑕疵,就怕人家说个“不”字。不管做甚麽,总想做到“第一”。有高社会行为倾向。也可能和我早年已经形成的人格特征有关。比如,我有完美型人格倾向,焦虑型人格倾向。易受暗示,情绪稳定性不够。
“咱们的作业没有可以或不可以的问题,只是希望大家在讨论、分享中有收获,能提高”,老师这样说,我感到很轻松,也很愉快。谢谢!
    后来,这个作业被加了“精”,但是,是在我的自我觉察能力,经历了一个孕育、成长的过程后,成为精品的。可见,个人成长必须有自我觉察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