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屈的马萨达古城

 汐钰文艺范 2017-07-27



以色列

游记之一


 


作者: 吴玉莲




不屈的马萨达古城

Masada

 

以色列拥有众多的千年古城,其中,被称为世界古城之最的阿克城有长达5000年的历史。大多数旅行者十分熟悉的著名古城凯萨利亚年代相比较短些,距今也2000多年了。后者特别吸引人目光,因为它座落在绿松石般闪闪发亮的地中海海岸上,有一望无垠飘渺着薄云的蔚蓝天空,更因为它曾是古代地中海最大的港口,水晶一样透明的海水中曾经矗立着雄伟的罗马式宫殿。


20多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年希律王耗时12年建造起来的城池,只留下那时规模最大、设计最奢华的歌剧院、竞技场。游人透过残存的庞大基石、悬架在断壁间的拱形楦口、巨石雕凿的罗马柱和精琢的诸神塑像,可以找寻昔日的繁昌盛与古城遗韵。站在可容纳万人的圆形角斗场中,可以冥想为奴隶的角斗士与猛兽激烈搏斗的惨烈情景。

最能彰显着那个时代工匠精神和智慧才能的当属修缮保存完好的古城罗马剧院。它的建造者在4000多个座席排列与角度的设计上与今日采取的方式无二,观众不论坐在环形看台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清晰地聆听和观看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现在的古城剧场仍时常为国内外的顶级大师举办露天音乐会,许多民间艺人也会活跃在没有演出的空当期,通过表演一些民俗音乐节目赚取小费。

与建在地中海岸边的凯萨利亚古城一样,建在山顶之上的马萨达古城也是希律王修建的城邦。许多去过以色列的朋友都为没有到过代表犹太精神的“不屈的马萨达城”而遗憾,我与旅友们因早有准备,所以在行程中极其幸运的获得安排。


马萨达古城遗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是古犹太王国最后的堡垒,也是犹太人的圣地。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如果徒步登顶,两个多小时也未必能到达。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先乘缆车上到山腰,跨过一座木桥,再正式踏上主要通道——弯弯曲曲的蛇形路,走向古城。

山顶的地面平缓,呈扁长的菱形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的城墙有1400多米长。山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直落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下面是干涸的护城河。


遗址中的北宫因位于峭壁的北端而得名,它融合了希腊和罗马风格的建筑元素,30多米高的圆柱和石壁印证着当年宫殿的高大雄伟。希律王的寝宫和瞭望露台都在北宫,从露台上远眺,当年罗马人围攻马萨达的军事系统和通往山外的道路尽收眼底,足见北宫战略地势的重要。


走在古城的遗址上,到处可看到古时的军队营房、物资储备库、武器装备库、以及供人祷告的拜占庭教堂、犹太会堂的残垣断壁。色彩明丽的壁画、图案精美的马赛克镶拼地面历历在目。最有意思的是马萨达遗址中留有超大的洗浴区域,独立的冷水室、热水室除了有完好的冷热水循环系统,还有彩色壁画和浮雕装饰,可见洗浴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成为犹太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马萨达古城中的水利系统设计令世人惊叹。这个水利系统包括一个堤坝,堤坝将水从水道分流入12个蓄水池,蓄水池的水流通过另一水道流入陡峭的山坡,再由专人用牲畜将水驮入山顶可容纳40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中。水是万物之源,是整个城堡休养生息的命脉。


据历史记载,入侵的罗马军队对马萨达古城进行了近三年的围困,仍久攻不下,最终切断了水坝源头,才使马萨达陷入灭顶之灾。面对绝望,犹太人宁可选择死亡,也不忍辱苟活。“他们抓阄选出十名勇士将其他人分开,所有人都自行躺在地上,与妻儿紧紧相拥,等待着悲壮的执行者一剑刺喉。十名勇士在坚决地杀死所有人后对自己施行了同样的规则:一名勇士将其他几位杀死后再自杀。他们抱着灵魂不能被罗马俘虏的信念死去;而罗马军队攻势继续……侵略者攻入马萨达后没有遇到一个抵抗者,四周荒凉得令人生畏,烟火四起,毫无声息。面对遍野尸首,罗马军队对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他们并没有充满战胜敌人的喜悦,而是对这些毅然赴死的英雄们所展现出的威武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充满敬意。”这是曾经参加过屠城的军人记下的文字。

壮美的马萨达城堡终于被攻破了。但,迎接战胜者的只是一座死城…..所有的犹太人都自杀了,侵略者获得的不过是一场伟大的失败。这种以生命捍卫尊严的悲剧是犹太人的灾难史,更是人类自古以来捍卫自由、反抗侵略的不朽精神。


今天的马萨达古城是每年犹太成年礼仪和新军誓师大典的举行之地。“永不陷落的马萨达精神”不仅是以色列的国之瑰宝,它还让全世界都清醒地认识到,入侵者可以占领一个国家,却不可以征服一个民族。2001年马萨达城遗址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读好书   看未来


本文版权归未来作家读书会所有

转载请注明:转自未来作家读书会

(wlzj2015@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