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萨达

 昵称34668224 2019-02-19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点击进入以色列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vi)
地理位置:N31 18 48.6 E35 21 09.9
遗产编号:1040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简介:

       马萨达(英语:Masada,字面意思为城堡)是犹太人的圣地,位于以色列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 Path)。
       “马萨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希腊文手抄本中,可能是亚拉姆语中“堡垒”的意思。关于它的历史,主要的了解途径是弗拉维斯·约瑟夫的记载。据约瑟夫《犹太战记》记载,马萨达最初由Jonathan所建,但他在《犹太战记》的另一章节中,又说马萨达是“古代的国王们”所建。公元前40年,希律王为躲避帕提亚人扶植的国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从耶路撒冷逃到马萨达避难。之后,从公元前37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马萨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并把它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所。有记载表明,希律王死后,从公元6年到公元66年,曾有罗马军团在此驻扎。

       公元66-70年爆发了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起义之初,Menahem Ben Jair率领奋锐党夺取了马萨达。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Menachem也已在耶路撒冷被杀。他的外甥Eleazar侥幸逃出耶路撒冷,在马萨达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此后,被罗马追捕的犹太人陆续来到这里,马萨达成为起义的最后据点。72年,罗马总督Flavius Silva率领罗马第十军团包围了马萨达,并开始在西侧修筑高台。在围困2-3个月后(对于具体围城时间,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公元73年,罗马军队完成筑台,并用攻城槌攻破马萨达的城墙,但他们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最后仅有两个大人和五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幸免,他也因此得知了罗马破城前发生的故事。

       希律王山顶宫殿如今唯余残垣断壁, 但凭借想象,我们依然能构筑出当年的奢华与坚固。宽大的屋舍,巨大的粮仓。土耳其浴室中,当年精美的装饰仍有残迹,烧火加热的痕迹也宛然。坍倒的地方,人 们也只是将原来的模样复原,并不修复成所谓的旅游景点。被黄沙淹没的三分之二城堡都被发掘出来:拱门、望塔、浴场,装饰着马赛克的宫殿,还有畅荡无阻,铜笛一般锐利干爽的风。古堡内遗迹有犹太希律王的宫殿城堡,也有古罗马浴池和蒸气室、储水库、墓碑、剧场、拜占庭时代基督教堂,以及犹太教徒祈祷经典残卷等,颇富宗教、建筑艺术之考古价值。

       马萨达古堡建筑技术颇为困难,三层防卫堡垒,既隐匿安全、又可监视堡下动 静。旷野干旱地形、供水系统工程更是艰巨。希律王时代,于西面山脚下河谷建造水库,以疏导泛滥洪水,再引水导至挖凿在峭壁上的12个洞穴,然后以吊桶和牲 口运水至山顶巨大贮水槽内,堡中罗马蒸气室和浴池水源得以不绝,工程之浩大难以想象。

        1963~1965年考古学家对整个山头进行发掘,结果与史料的叙述完全一致。殿堂、库藏、防御工事和罗马军营、进攻工事一应俱全。马萨达要塞已成为旅游圣地,也是犹太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的场所。在这一史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马萨达精神成为犹太民族英雄主义和自由品格的概括。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马萨达是一个地势险峻的天然堡垒,它威严肃穆地矗立在犹地亚沙漠中,俯瞰着死海。马萨达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象征:公元73年,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该城池遭到严重摧毁,它是犹太人爱国者在这片土地上陷落的最后一个据点。马萨达是由朱迪亚王国的希律王(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4年在位)修建的宫殿群,带有典型的早期罗马帝国的古典建筑风格。马萨达城堡外围的营地、堡垒以及进攻坡道保存至今,它们完整地再现了罗马人在著名的“罗马围攻”中的攻城工事。

       Masada is a rugged natural fortress, of majestic beauty, in the Judaean Desert overlooking the Dead Sea. It is a symbol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Israel, its violent destruction and the last stand of Jewish patriots in the face of the Roman army, in 73 A.D. It was built as a palace complex, in the classic style of the early Roman Empire, by Herod the Great, King of Judaea, (reigned 37 – 4 B.C.). The camps, fortifications and attack ramp that encircle the monument constitute the most complete Roman siege works surviving to the present day.

       Dressée sur un éperon rocheux, Masada est une forteresse naturelle d'une beauté majestueuse qui domine la mer Morte en plein désert de Judée. Symbole de l'ancien royaume d'Israël et de sa destruction brutale, elle fut la dernière poche de résistance des patriotes juifs face à l'armée romaine, en 73 de notre ère. Ce palais-forteresse fut construit dans le style classique du début de l'empire romain par Hérode le Grand, roi de Judée, qui régna de 37 à 4 av. J.-C. Les camps militaires, les fortifications et la rampe d'assaut qui entourent le monument sont l'exemple le plus complet de travaux de siège de l'époque romaine conservés jusqu'à ce jour.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马萨达—以色列(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09)图文介绍(656)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博客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