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物推荐】酷暑盛夏喝一物, 生津止渴,消食去火,除烦安神!

 为什么73 2017-07-27

中医经典 | 养生之道 | 膳食调理 | 国学文化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寒课程教材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讲座全集(视频)

 

炎炎夏日,国内多地已出现连续高温天气。酷暑难耐,如果在这个大热天来这么一杯,祛暑的酸爽饮料,岂不快哉;

  

冰凉的甘酸冲入口腔,夏天解渴,有些饮料越喝越渴,往往肚子饱了,嘴里还是干的。小编知道的一款酸梅汤却是通体舒泰,祛暑效果比碳酸饮料还好。它便是微中医商城出品的老北京酸梅汤;



古籍中的“酸梅汤”


能与大冬天的一场热闹火锅带来的愉悦相提并论的,大概就是大暑天的一杯冰镇酸梅汤。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夏天的解药——酸梅汤。我国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汤,古籍中所载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 现在我们喝到的酸梅汤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饮料,后来流传到民间。

 

最能吆喝的酸梅汤


清·徐珂《清稗类钞》

“酸梅汤,夏日所饮,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京师卖酸梅汤者,辄手二铜盏,颠倒簸弄之,声锵锵然,谓之敲冰盏,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


最讲究的酸梅汤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

 

最艰苦朴素的酸梅汤


清·郝懿行《证俗文》

“今人煮梅为汤,加白糖而饮之;京师以冰水和梅汤,尤甘凉。”


这些古籍中的酸梅汤今天是无缘再尝一口了。



 “鲜煮”酸梅汤,一夏清凉


《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神话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


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指出,针对夏季炎热,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饮食方面,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故可多食酸梅汤。



酸梅汤是老北京的饮料,民国雅客们对此多有描述。它以乌梅、甘草等为主料,冰块镇着,质地醇酽,口味清凉酸甜。大热天来这么一杯,冰凉的甘酸冲入口腔,咂咂嘴还有回味儿,兴奋中带着点陶陶然。夏天解渴,有些饮料越喝越渴,往往肚子饱了,嘴里还是干的。酸梅汤却是通体舒泰,去暑效果比碳酸饮料好多了。


不过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酸梅汤,要么是带点酸味儿的糖水,稍微喝一口嘴里就腻;要么土腥味儿重,大伤口感。至于有些饭店供应的酸梅汤,一喝就知道是酸梅精兑出来的,水和乌梅味是分开的,互不融合,更别说有什么剔透劲儿。超市里虽然也有卖酸梅汤,但那种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口味完全不对,还有化学添加剂。


要知道,酸梅汤是消夏用的,最重要的就是一股剔透的口感,如水银泻地,渗遍全身,方为上品。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