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新老版本 深入教材分析——以“美无处不在”一课为例

 GXF360 2017-07-27


[摘 要] 从2001年《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行以来,我国共推出了11套小学美术实验教科书。经过10年左右的教学实践,各地依据《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开始对原有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新版教材在保留原有优秀内容的基础上,增删了部分内容,对教材中的教学课题、板块布局以及图片、文字等都进行了适当调整。这些调整绝不是随意的,每个变化都值得一线教师认真研究。以“美无处不在”一课为例,以新老教材对比为主要手段,分别从“对比课题,探寻价值;对比教参,理清思路;对比板块,架构课程;对比图例,寻找细节;对比作业,探究形式”五个方面,深入教材分析,为优化教学服务。

[关键词] 对比;新老版本;美术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于2002年获教育部立项,2005年全部教材通过审定并正式出版。2011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教材开始修订,并于2014年11月正式出版。[2]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果能认真对比新老版本教材中的异同,一定可以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为优化教学服务。

下面以浙美版“美无处不在”一课为例,通过2005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老教材)和2014年11月第1版(以下简称新教材)多重视角的对比,深入教材分析。

一、对比课题,探寻价值

美术教学的课题是整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寥寥数字却常常包含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作业方式等。对比新老版本教材,笔者发现对于同一教学内容,部分课题在文字表述上做出了一定调整。针对课题中这些细微的变化,应该逐字斟酌,用心比对(如表1)。

表1 新老教材同一教学内容的课题对比分析

老教材新教材对比分析有形的世界生活中的基本形新教材内容更为清晰,与学生更加亲近小闹钟时钟造型设计新教材突出了美术学科特色,学习领域明确,教学重点凸显美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课题未发生任何变化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美无处不在”这一课题在新老教材中未发生任何改变。这一信息暗示着,经过长达10年的教学实践,教材编写者对这节课的价值和课题文字的表述方式依然保持着肯定的态度。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推敲,深入理解这一课的价值所在。

美无处不在——“美”是什么?

美是娇艳欲滴的花朵,美是善良纯真的微笑;

美是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是姹紫嫣红的色彩;

美是重峦叠嶂的厚重,美是碧空如洗的清澈;

……

美本身是无限的、自由的。[3]用心感受,美无处不在。美以及美的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力量,能够在人们的内心产生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审美创造力,同时也可能深刻地塑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4]也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怎样才能更加幸福呢——提高审美能力就能更加幸福。有审美能力的人,他们把注意力从目标上转移到过程里。像今天这个茶很好啊、这个房间的布置很舒适啊,他随时随地都能有幸福感。所以,审美能力就是让人在经过的时候不会错过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经过而不会错过”的能力非常重要。本质上美就是那份敏感,就是那份对自然的观察。[5]教育原本应该是帮助我们去寻求这种境界,但是,却往往会令我们陷入泥沼,种种与审美毫无关系的附加值反而成为主体,从而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里受尽了阻挠与折磨。[6]

当前不少小学生,尤其是到了毕业阶段,由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放弃了许多与自然、生活和社会亲近的机会,常年面对“熟悉”的人、事、物,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他们获得丰富而愉悦的审美体验的机会,更使得一些学生逐渐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

在这一背景下,浙美版教材在小学毕业阶段设置了“美无处不在”这样一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从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开始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这种对比课题的教材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教材,把握课题所隐含的课程价值导向。

二、对比教参,理清思路

除教科书外,浙江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教学参考、教学笔记、教学光盘三合一的教师用书。对比此课教师用书教学参考部分,笔者发现新教材在保留了部分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在编写思路、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甚至是学习领域上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如表2)。

表2 “美无处不在”新老版本教师用书对比分析

内容老教材新教材对比分析学习领域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同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品评活动学生通过微距摄影的拍摄、欣赏、品评活动学习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教学宗旨认识到只有留心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才会发现美的存在,才会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教学宗旨相同编写思路从自然界中的美、艺术作品中的美两方面展现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通过对微距摄影作品的欣赏交流和微距摄影的实践尝试,感受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前者注重欣赏与体会,后者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教学建议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美、体验美,激发孩子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美用微距摄影的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后者作业方式更为明确,操作更为方便,体验更为深刻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艺术作品,亲临自然,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微距摄影,感受美无处不在后者通过亲历拍摄过程,获得更为直接而丰富的审美经验教学难点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美用一种特殊(简单易行)的方式表现出来微距摄影的方法及取景构图后者目标指向更为明确

从此次调整可以看出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教学宗旨与老教材相同,但是,本课的学习方式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种课题相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在12册教材中很少,如“图形联想”,老教材中把此课界定为造型表现,而新教材则界定为设计应用。面对这种变化,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时代发展、学生需求和教学实际,更为全面地进行对比分析,把握教材走向。

三、对比板块,架构课程

浙美版教科书由课题、教学目标、小知识、名家与学生作品、图示、学习建议等多项内容组成。整体来看,大致可以把教科书分成以下三大板块:A.作品欣赏和兴趣激发区;B.技法指导和步骤图示区;C.学习建议与学生作业展示区(图1和图2)。与老教材的板块分布相比,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新教材B区所占比重特别大,这说明新教材非常重视本课的实践操作环节,教学重点凸显。不过,也正因为其过于突出,可能会使得部分教师忽略了A区的重要功能与价值,把整堂课上成一节简单的摄影技能课。

图1 老教材板块分布

图2 新教材板块分布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假设把本课的课题换成“儿童微距摄影”,再对比“美无处不在”,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二者的差别是巨大的:前者是技术性学习为核心的课程,后者是审美意识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发现与体验,表现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审美意识与能力。因此,A区是本课的核心目标区,B区和C区是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展开的。当A区在教学中处理到位时,学生生活感觉方面的意识就会变得敏锐起来,并成为一种个性满足之源,此时的他们就处于一种称为“审美准备”的状态。它能使学生渴求更多经验,体验生活不同方面潜藏的奇妙感,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7]

运用板块分析与对比的方式研读教材,可以为清晰地架构课程提供更大的帮助。

四、对比图例,寻找细节

从教材所提供的图例来看,新教材把老教材中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国画《蜻蜓·莲蓬》去掉了。这种转变的目的之一在于这些作品是艺术家经过艺术处理后的形象,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这种美的发现过程难度较高。因为欣赏“别人发现”的美,并不等于“自己发现”的美;而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则难度更大。新课标解读中也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传统的经典美术作品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缺少了流行视觉图像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因此,中小学生感到没有多少兴趣,难以欣赏。这是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正面临的新挑战之一。[8]

同样是摄影作品,新教材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删去了《箭扣长城》《白桦林》(图3)等作品,增加了蚂蚁(图4)、青蛙、荷花等作品。整体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老教材的“美无处不在”范围非常宽泛,而新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则采用了“只取一瓢饮”的姿态,定位在微距摄影之中,从细微处发现美。这不但与本课的表现方式相适应,同时相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图片也更为亲切。

图3 老教材《白桦林》局部

图4 新教材《蚂蚁》

这种对比图例分析教材的方法,为教学图片的选择和教学示范的合理运用指明了方向——贴近生活,亲近学生,从身边寻找素材。如笔者在执教此课时,以本地农田中常见的玉米为拍摄对象,分别通过远距离和近距离拍摄两张照片(图5),引导学生对比照片,发现微距摄影的特征之一,即近距离拍摄。

图5 对比学习不同距离的拍摄

五、对比作业,探究形式

对比新老教材的学习建议,老教材是“让学生画一画蔬果的剖面或局部,谈谈自己的发现”。虽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发现不一样的美,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表现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积累,那些原本绘画技能不足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最后因为作业效果不好,反而影响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因此老教材教师用书把“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美用一种特殊(简单易行)的方式表现出来”设置为教学难点,而这正是新教材学习建议中顺利解决的一个亮点。

新教程学习建议为“用微距摄影拍摄校园中的景物”。用摄影作为作业表现方式,这是学生可以轻松做到的。新教材以当代最为普遍、快捷的方式——数字摄影——来让学生试一试、练一练,通过亲眼观察、亲手拍摄和亲身体验,逐步从一种被动地欣赏,到主动地发现,最终落实到生动地表现之上。经过这样一个转变,美,不再需要依附于他人的视角,不再需要依附于别人的感官,而是自己实实在在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象。

在新老教材作业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在组织学生作业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教室环境的布置,使学生在面对拍摄对象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图6)。

图6 教室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2.

[2] 管慧勇.浙美版美术教材修订说明与使用建议[J].中国美术教育,2014(1):15.

[3] 黑格尔.美学[M].寇鹏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5.

[4] 侯令.美育,渗透心灵的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14(3):18.

[5] 吉度·克里希那穆提.聆听万物之美[M].宋颜,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31.

[6] 蒋勋.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推荐序.

[7] 科汉,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尹少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118.

[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48.

[责任编辑:陈学涛]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7.03.007

[收稿日期] 2016-08-13

[作者简介] 柴青青(1979-),男,浙江余姚人,小学一级教师,校长助理,宁波市第八届“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余姚市学科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3-0023-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